“大牛、二狗、三蛋,你们今天在私塾怎样?”于氏一脸兴奋的看着三个儿子。
    她的脸上满是自豪的神色。
    “是不是先生夸你们聪慧啊?”
    大牛、二狗、三蛋脸上难得露出羞囧的神色。
    先生夸个屁哟!
    先生差点没打死他们!
    三人一想起,看着文文弱弱的先生,力气却大得惊人。
    收拾他们跟提溜鸡崽似的。
    “娘,我们明天不想去私塾了。”二狗最先出声。
    他们以为只要去私塾玩玩,过几年就可以当大官。
    哪里知道去了,还要被先生打?
    于氏一听到,三个天下无敌聪明,未来准官老爷的三个儿子,竟不愿上私塾?
    三个儿子不当官,她怎么当尊贵的老夫人?
    于氏不接受的板起脸,气得扬起手挨个拍。
    “你们要气死老娘是不是?看老娘不打死你们这些兔崽子!”
    大牛、二狗、三蛋一看巴掌要下来了,赶紧闪躲。
    推挤中三兄弟忘了手中,沈先生用戒尺打肿的手掌。
    “嘶——呼呼呼!”
    “哇啊啊啊——娘别打啦!”
    “打的就是你!”
    ……
    一时间,三兄弟疼得吱哇乱叫。
    谢家人皆不由自主皱起了眉头。
    现在谢家遭逢大劫,背上了三千多两的巨债。
    于氏和她那三个孩子,却一点都没有顾忌的吵闹。
    这是什么态度?
    他们丝毫没有将谢家,放在心上啊!
    谢大娘和谢显容,心底膈应得慌。
    于氏母子四人来谢家,不带礼物不说,还在谢家好吃好喝这么多天!
    再说,从季婈所描述的,事情经过。
    所有人都觉得,这事与于氏的三个孩子,脱不了关系。
    可于氏却一副无事人的模样……
    这也太没良心了!
    包氏心底,也有些不得劲。
    她干巴巴的跟谢大娘解释。
    “我娘家嫂子的性子腼腆,不会表达吧。”
    这话说出来,没一人接腔。
    于氏这样厚脸皮的人,能和腼腆沾边吗?
    包氏委屈的红了眼。
    季婈的思绪,被于氏母子三人打断。
    她蹙了蹙眉,叹息一声,将大壮和虎头,推到乔氏和包氏面前,温声道。
    “你们俩人回去洗洗,别想太多,有小婶呢,办法总比困难多。”
    俩人红着眼眶,沉默的点点头,才随着自家娘亲离开。
    乔氏和包氏离开后,季婈又劝着,谢显容扶着谢大娘回去。
    这段时间,季婈隐隐已经成了谢家的主心骨。
    她们看季婈面上一点也不慌,慌乱的心,也逐渐安定了下来。
    等人都走后,谢显华忍不住问季婈。
    “真有办法?”
    季婈抿唇,眼底漾出笑意。
    “我还以为你会一直忍着不问。”
    她清清嗓音,稍微带着疑虑。
    “我是有些想法,只是以前没做过,不知道能不能成。”
    “比如?”谢显华有些好奇。
    他自诩聪明,可他每次见到,季婈解决问题时的方法。
    总能令他眼前一亮!
    季婈看了谢显华一眼:“我们现在去邱大河家吧。”
    邱大河是村里烧陶器的。
    谢显华想不出,书册与烧陶器,有什么关系?
    不过既然是季婈说的,谢显华自然无条件支持。
    重新又跳上牛车,与季婈一起,往邱大河家赶去。
    邱大河正在家里用麻绳,绑陶罐。
    院子里已经堆着满满的陶罐,只留下一条狭窄的通道过人。
    这些陶罐都是季婈上回,在邱大河家定制的。
    季婈一下子付了高额定金,解了邱大河一家解了燃眉之急。
    之后邱大河听季婈说还需要很多,这种规格的陶罐。
    他二话不说,没收季婈定金,就直接烧了许多。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也不见季婈上门来拉陶罐,邱大河不好意思去催人。
    结果只能将成山的陶罐,摞在院子里。
    在一旁摘菜的邱大河媳妇黄氏,忍不住嘀咕。
    “大河,你说季婈不会做那什么酱,亏大钱了吧?”
    邱大河脸上的愁容,深了些。
    “哎!”
    黄氏叹气:“亏我们还这么信她,烧了这么多陶罐。”
    这不是砸在自己手里了吗?
    黄氏一想到,这些陶罐可是他们用银子,去跟人家买的黏土。
    心顿时抽疼抽疼的。
    邱大河直起腰来,拍拍手。
    “哎,估计她也有难处。”
    黄氏脸上发愁,可咱家明天,就没米下锅了!
    “笃笃笃。”
    突然,一阵敲门声响起。
    黄氏放下手中的菜篮子,疑惑的看天:“这时候谁会来?”
    门一打开,骤然看到季婈。
    黄氏怔了一下,马上惊喜的问:“季婈,你是来拉陶罐的?”
    季婈闻言,刚要否认。
    骤然,她看到黄氏身后,堆了满院的陶罐。
    她当即愣了一下。
    季婈没想到,邱家会这么实诚。
    她还没给定金呢,就这么着急,烧出这么多陶罐了!
    这段日子,她一直忙得脚不沾地。
    哪有时间,做番茄酱和辣椒酱啊?
    看着黄氏期盼惊喜到眼神,季婈倏然一笑,改口。
    “我是来拉陶罐的,另外还有一个单子,想让大河叔帮忙。”
    黄氏一听,来拉陶罐!!!
    她瞬间精神了。
    一边热情的迎季婈和谢显华进门,一边高兴地朝院内喊。
    “大河,大河,你看谁来啦!”
    邱大河看到季婈,憨厚的脸上,愁容去了大半。
    他刚想问是来拉陶罐的吧?
    骤然,他的目光落在大门外的车牛上。
    板车后,放着一摞摞纸。
    这哪里是来拉陶罐的?
    装这么多纸,陶罐可没地方放。
    “你是来?”邱大河迟疑的问。
    “拉陶罐,外加请大河叔帮忙烧个东西。”季婈笑着答。
    邱大河不接拉陶罐的事,直接问:“你要烧什么,有样品吗?”
    季婈闻言,从袖兜中,拿出一本《鉴略》,递给邱大河。
    “我想烧这里面的字。”
    除了季婈,所有人皆一头雾水。
    烧字?
    字怎么烧?
    季婈打开书页,指着其中的字,与邱大河道。
    我要在陶泥上刻下页面上的字,然后刷上墨,印在纸张上。
    这样可以省去人们撰抄的时间。
    邱大河一听,顿时眼睛一亮。
    他双手一拍:“妙啊!”
    季婈可惜的叹息。
    “若是时间充裕的话,我们弄个活字印刷出来,那才是赚钱。”
    谢显华听到季婈的话。
    他骤然心中一跳。
    现在书肆中,卖的书,便宜的三五两,贵得几十两。
    贫民家里,一年可能也花销不到五两。
    这也就是穷人为什么,读不起书的原因!
    可这种活字印刷术出现。
    书册就可以大量的印册。
    书籍肯定会降价。
    到时候,会惠于多少寒门人?
    谢显华惊叹的看着季婈。
    同样是脑袋瓜子,她这小脑袋瓜子,怎么能想到,这么绝妙的办法?
    邱大河并没有谢显华想得那么远。
    他只听到季婈说,这种印刷赚钱!
    穷的铃铛响,连闺女嫁妆都没凑齐的邱大河,心中一动。
    现在书肆里抄书的人,一本书最少能赚两吊钱。
    两吊钱啊。
    假如季婈的方法凑效,那得赚多少银子!!!
    他想赚银子!
    很多银子!
    激动的邱大河,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可我不会写字。”
    季婈沉吟。
    “字我来写,我只有五天的时间,大河叔要是没事的话,咱们开始吧?”
    邱大河知道印刷这事,做好得话,肯定会赚个金满钵满。
    顿时无比上心!
    一听季婈着急,当即毫不含糊,甩膀子活泥摔起泥来。
    泥摔好,季婈用一把削尖的竹片,开始在泥上刻字。
    她的字,笔势雄奇、姿态横生、笔走龙蛇、铁划银钩。
    竟比原书上的字迹,还要好看许多倍。
    季婈写了一板泥后,邱大河赶紧捧走,放进早已烧热的土窑炉中煅烧。
    当第一版拓印的字泥出窑,季婈站在旁边仔细看过。
    看到泥板上的字已成型,泥板坚硬。
    她当即拿上纸张和墨汁,准备拓印。
    在泥板上刷一层墨汁,在轻轻将纸按压在墨汁上。
    待她揭开纸,她傻眼了。
    纸张上全是晕染的墨汁。
    不行!
    季婈倏然想到。
    若是不想字迹边沿,也沾染墨汁,得让字体凸出来才行啊!
    “邱大叔,您再帮我烧一版吧。”季婈蹙着眉。
    黄氏和邱大河皆在心底叹息。
    看来是失败了……
    也是,书册这么金贵的东西,怎么说弄就能弄出来呢!
    邱大河不忍季婈难过,咬咬牙再次摔起泥。
    第二版,有了经验的季婈,已经胸有成竹。
    这一次需要让每个字体凸出,用比较泥稍硬。
    她仔细雕琢着每个字。
    不然只有指甲盖,那么小的字,只要刻断一笔,这一版就废了。
    原本季婈半刻钟,才能刻好一个字。
    渐渐的,她速度越来越快……
    等她收起刻刀时,已经能在一炷香内,刻好三百字。
    邱大河看季婈这么郑重其事的对待,也渐渐生出些期盼来。
    没准能成功呢?
    邱大河接过季婈刻好字的模板,小心放进温度极高的土窑炉中。
    寸步都不愿离开,并默默计算着出窑的时间。
    计时的香灰,燃尽的一瞬。
    邱大河心头一跳,大喊出声。
    “开窑了。”
    一版版,带有凸字的拓印泥版,从土窑中拿出来。
    谢显华等字版冷却,郑重在凸字上,刷上一层墨汁。
    季婈轻轻将纸张覆上去。
    小心揭下后……
    她看着手中,页面干净,字迹规整的纸。
    一直提着的心,终于安安稳稳的落到实处。
    “这……成了?”
    邱大河声音颤抖,难以置信的问。
    季婈扬起大大的笑容,重重点头:“成了!”
    “好好好。”邱大河眼睛有些红,笑容挤出满脸皱纹。
    觉得季婈会失败的黄氏,听到他们的议论声,匆匆跑来。
    看到字迹工整的纸张,半晌说不出话。
    ……
    一张又一张鉴略印好。
    直到谢显华,如玉石相击的嗓音响起。
    “已经凑够一本了。”
    季婈脸露惊喜,她赶紧从谢显华手里,接过还没线装的鉴略,递给黄氏。
    “烦请婶婶帮我缝一下。”

章节目录

农门福妻医倾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酒心汤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酒心汤圆并收藏农门福妻医倾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