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西域初体验
    鄯善城下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但战斗已然结束。
    肃清残敌、打扫战场、清点缴获、安抚民眾等等一系列繁琐却必要的战后工作,在卓恆等人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著。
    夏林站在曾经属於阿史那贺鲁的狼头大纛前,这面象徵其权威的旗帜如今被隨意地丟在地上,沾满了泥土和血污。他用脚踢了踢那狰狞的狼头刺绣,撇了撇嘴:“绣工还行,就是审美太原始,就是个普通部落图腾,缺乏点文化內涵。你说他要是把这狼头换成狼头大奈的妹妹,是不是更好点?”
    旁边的佘文將军努力绷著脸,不敢接话。毕竟这位大帅的思维,总是如此的天马行空,让人难以捉摸。
    “伤亡统计出来了吗?”夏林转向匆匆走来的王卓恆。
    “初步统计,我军阵亡一百四十七人,都为西北军士兵,伤三百余,多为轻伤。歼敌约一万八千,俘获六千余人,余者溃散。”卓恆口中一丝不苟的匯报,语气中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惜,即便是一场大胜,己方袍泽的逝去依然令人沉重。
    夏林沉默了片刻,脸上的戏謔收敛,他望向远处正在被集中看管的俘虏以及更远处忙碌的收殮队伍。
    “把阵亡弟兄的名字都记下来,好好安葬,立碑。抚恤金按最高標准发,浮梁那边会负责到底,有残疾的要做好承诺,新军养他一辈子。”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至於俘虏……甄別一下,军官和死硬分子单独关押。普通士卒的话,愿意改编的打散充入辅兵或工程营,不愿意的,劳役一段时间,修路筑城,等局势稳定再酌情释放。”
    他深知在西域这片土地上,过度的杀戮只会埋下更深的仇恨种子。恩威並施,分化瓦解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当然,前提是拥有绝对的武力威慑和一个长期的发展计划。
    “贺鲁的尸体呢?”夏林又问。
    “已收敛,其首级……按惯例,是否?”卓恆做了个示眾的手势。
    “算了吧。”夏林摆摆手:“人都死了,脑袋砍下来掛城楼上,没啥实际作用。找个地方埋了,不留標记。他活著的时候没给西域带来安寧,死了也別占地方了,让他悄无声息地回归这片他覬覦的土地,尘归尘土归土吧。”
    处理完这些,夏林这才有暇仔细打量这座刚刚经歷战火洗礼的城池。鄯善城,作为西域东端的门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城墙高大厚实,虽经战火,主体结构依然完好。
    “城墙可以留著,但周围防御体系的设计得参照新型作战標准改一改,让它应对火炮攻击更有效。城內的水源、粮仓、武库位置也要调整优化……”夏林一边巡视,一边对卓恆和几位將领说著,他职业病又犯了,开始从城市规划和防御工事的角度挑起毛病:“还有这卫生条件也太烂了,现在仗打完了,得赶紧组织人手清理,防止瘟疫。告诉军需官,生石灰有多少撒多少,別捨不得,这时候省钱,后面治病的钱更多,还不一定救得回来。”
    他的话语务实且带著几分幽默,让原本因大战刚过而有些压抑的眾將领不觉心安了不少。
    当夏林走到城內市集区域时,看到一些胆大的商户已经开始重新摆摊,只是眼神中还带著惊惧和观望。
    他停下脚步,在一个卖陶器的小摊前,拿起一个绘製著西域特色纹路的陶罐,对那嚇得浑身发抖的摊主用儘量温和的语气说道:“这罐子不错,盛水应该不漏吧?多少钱?我买了。”
    他掏出几枚大钱放在摊上,又对隨行的书记官吩咐:“传令下去,即日起,鄯善城免除三个月商税,鼓励商户开业,公平交易,严禁任何形式的强买强卖和欺行霸市。咱们是王师,不是土匪,秩序和信誉比金子还重要。”
    消息很快传开,市集上的骚动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小心翼翼的期盼。在这些普通人的眼中这位新来的、说话有点奇怪但似乎讲道理的夏大人或许真的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时间过得很快,夕阳將鄯善城染上一层金红色。
    夏林登上城楼,远眺著苍茫的西域大地。贺鲁这个內部最大的钉子被拔除了,但北汉刘旻的五万精锐还在东北方向虎视眈眈,李唐的阴影也从未远离。
    西域之路,才刚走完第一步。
    “通知下去,今晚加餐,羊肉管够。让弟兄们好好休息,但岗哨巡逻不能鬆懈。”夏林对身后的传令兵说道:“告诉各营主官,仗有得打,別刚贏一场就鬆懈,刘旻那条老狗,指不定正琢磨著怎么咬我们一口呢。”
    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连续的精神紧绷和战后处理事务,让他也感到了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同盘旋在天山之上的鹰隼,准备著下一次俯衝。
    西域的长夜,才刚刚开始。而属於夏林的西域故事,也翻开了新的一页。这第一页用血与火写成,但未来他希望可以用繁荣与秩序来书写。当然,前提是先把所有不服的、想搞事的,都说服到位。
    在战后的大概二十天,一切逐渐归於平静,鄯善城的秩序逐渐恢復,夏林的统治方式也开始显露出其独特的味道。
    他不仅减免税赋,还迅速组织了一支由军中工匠和本地匠人组成的“市容市貌整治小组”,首要任务就是改善城內的卫生状况。
    “看看这街面,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这要是在浮梁,城管大队早就开著水龙车来冲洗八遍了。”夏林指著一条散发著异味的巷口,对负责此事的校尉说道:“挖排水沟,建公共厕所,垃圾定点堆放,每日清理。告诉当地人,谁家门口卫生不合格,罚款!罚来的钱用来给负责清扫的人发工钱。”
    他还特意去视察了刚刚掛牌成立的鄯善军民服务站,这里由部分愿意留下的胡姬和军中家属组成,负责洗衣、缝补、製作军粮和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夏林拿起一块新烤的、掺了本地香料和葡萄乾的饢饼,咬了一口,点点头:“嗯,这个创新不错,算是西域特色风味压缩乾粮,比光啃硬邦邦的行军饼强。可以推广,以后商队出行也带这个,不过我觉得可以多放一点。”
    面对前来匯报工作的各族头人,夏林的风格更是直接:“我知道你们心里还在打鼓,想著我这魏朝来的官儿能待多久,是不是捞一票就走。”他扫视著下面神色各异的脸:“我把话放这儿,我夏道生来了,就没打算轻易走。西域这地方,我看上了,要把它建成塞上江南。你们可以不配合我,但到时候可看著人家红红火火之后又眼红。”
    “以后这里没有魏人、突厥人、于闐人之分,只有我的人。想跟著我发財、过好日子的我欢迎。还想抱著部落斗爭那点小心思,搞风搞雨的……”他皮笑肉不笑地咧咧嘴:“贺鲁的坟头草……哦,他没坟头,反正下场你们都看到了。我这个人,崇尚多元文化,但也讲究核心价值观统一。谁挑战我的底线,我就把他物理超度到核心价值观里去。”
    而为了更快地融入和改造,夏林之后还打起了人才引进的主意。他让孙九真派人去搜罗西域各地的学者、工匠、医师,甚至是一些不得志的小官吏。
    “尤其是懂水利、会种地、能治沙的,有一个算一个,高薪聘请过来。”夏林对卓恆解释,“打仗我们在行,但搞建设,得靠专业人才。你看这地方,光照足,温差大,要是能把节水灌溉搞起来,种葡萄、种哈密瓜、种长绒,都是钱啊!到时候,咱们西域特產直销江南,赚那帮土豪的钱,不比抢来得舒坦?”
    卓恆忍不住提醒:“大帅,北汉刘旻尚在虎视眈眈,此时大兴土木,是否……”
    “怕什么?”夏林浑不在意:“他刘旻要是有种,早就打过来了。他现在按兵不动,一是忌惮我们的火力,二是在等机会找外援。我们越是从容不迫地搞建设,他就越心里没底。这叫战略定力,也叫心理战。让他看著我们把他的潜在地盘经营得风生水起,比直接揍他一顿还让他难受。”
    而除了这些最基本的工作安排,大战结束之后最大的一条命令也在第一次多部族的碰头会上被提了出来。
    “现在我提议將西北军改制为西域建设兵团,其职能涵盖屯垦戍边、维稳综治、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生態建设等全方面。其核心是通过政军商一体化,承担维稳戍边职责,调遣人员参与处置边境突发事件,保障边疆安全。在沙漠、戈壁等自然环境恶劣地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形成多面绿洲生態经济区,筑起全面防线。”夏林放下稿子抬起头说道:“第一任军团长我提议是王博恆王將军,谁支持谁反对?”
    下头乌泱泱的一堆人,不管是各部族的头人还是各大营的长官全都没有开口,要知道夏林这跟他们说话的姿態可一点都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不是提议而是变相的命令。
    “好,既然如此。博恆,你作为第一任军团长,上来给大家讲几句。”夏林抬了抬手:“大家欢迎。”
    在激烈的掌声中,博恆迈著坚定的脚步走了上前,他清了清嗓子:“谢谢诸位的支持,那么下面就由我来讲几句。”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伴读小牧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伴读小牧童并收藏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