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暗香自来
    腊月二十二,长安城飘起了细雪。
    东宫的书房里,李治放下手中的奏章,看着案头堆着的三份请柬,分别是裴府的赏梅诗会、崔府的雪景宴、韦家的暖炉会。
    老张裹着一身风雪进来,随手将那已经潮呼呼的狐皮大氅扔给侍从。
    “大侄儿,今日去哪家?”他瞥了眼案头,嗤笑一声:“这裴家倒是心急,昨日才赏过雪,今日又办诗会。他咋不直接晚上用毯子把家里女儿一裹扔到你床上去呢。”
    李治抬起头来略微沉思:“也不是不行……”
    老张随手翻了翻,抽出崔家那份:“去这家,崔司徒近来与长孙无忌走得近,去探探虚实。记住,尤其莫要轻易应承什么。对了,今日小武不要去了,这帮小妹妹就跟蛐蛐一般,忒好斗了一些。”
    “哈哈哈……伯父说的是,那裴家那边?”
    “晾着。”老张端起热茶抿了一口:“越是上赶着,越要沉住气。你且看着,今日你不去裴家,明日她准能想出别的法子来,看看他们还有什么骚招。”
    李治会意,吩咐内侍备车,稍作安排就启程出发了。
    崔府的雪景宴设在城郊别院,崔琳今日打扮得格外精心,一身鹅黄锦袄,领口围着一圈雪白狐围颈,见李治到来,眼中闪过喜色,快步迎上。
    “太子殿下!”崔琳兴冲冲的来到李治面前,活力满满的绕着李治转了两圈:“殿下怎么会生得如此好看……琳儿之前未细看过,整个长安城可都没人比殿下还要好看呢。”
    一个活力四射的美少女绕着自己转圈,香风环绕。虽然李治纯情,但狗男人就是狗男人,这狗男人是可以把性与爱分开的,虽然心中挂念着师姐,但遇到这么样的小妹儿,他其实也没什么太多的罪恶感。
    “琳妹妹莫要晃了,带孤去暖房吧,这里冷的很。”
    “好呢。”崔琳嬉笑一声,然后竟主动的去拉李治的手,李治本还想躲避,但转念一想,却还是任由她攥住了自己的手将自己带去了宴席之上。
    宴席设在水榭,四面通透,挂着厚厚的锦帘挡风。席间除了崔家族人,还有几位与崔家交好的官员。只是酒过三巡,话题渐渐从风雪月转向其他地方。
    一位崔氏门生举杯道:“殿下年少英睿,实乃社稷之福。只是东宫空虚,终非长久之计。若能早日定下太子妃,安定人心,则天下幸甚。”
    崔琳适时垂下头,面染红霞。
    其实相比较而言,昨天那个红彤彤的裴婉的颜值更高一些,但崔琳却生得个好身段,小小的年纪却生得玲珑凹凸,再加上她们之间的颜值高低也只是她二人之间的比较,换成跟其他人比起来,不管是裴婉还是崔琳那都是天家之颜色,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垂涎的。
    李治把玩着酒杯,想起老张的嘱咐,淡淡道:“孤年岁尚小,母皇尚未下旨,此事不急。”
    另一人接口:“陛下远在西域,朝中大事皆由长孙相公与诸位大臣商议。太子妃人选关乎国本,臣等以为,当早日定夺为宜。”
    这话已是相当露骨,暗示即便女皇不在,长安朝臣也能决定太子婚事。
    李治眸光微沉,正要开口,忽听水榭外传来一阵喧哗。
    帘子掀起,韦家小姐韦彤一身骑装,大步走了进来。她手中拎着一条新鲜的鹿腿,朗声笑道:“听说崔姐姐设宴,我特地带了些野味来助兴。殿下也在?正好尝尝这鹿肉,是我今早亲手猎的。”
    她行事爽利,与崔琳的娇柔截然不同,一时间将方才凝重的气氛冲散不少。
    崔琳脸色微变,很快又堆起笑容:“妹妹来得正好,快请坐。”
    韦彤也不客气,在李治下首坐下,自顾自倒了杯酒:“殿下莫怪臣女唐突,我们韦家世代将门,不懂那些弯弯绕绕。只是听说近日总有人往东宫塞人,臣女想着,殿下若是要选妃,也该选个能文能武的。”
    她这话直指崔琳,席间顿时安静下来。
    崔琳勉强笑道:“妹妹说的是,只是太子妃终究要端庄贤淑……”
    “贤淑不等于无趣。”韦彤挑眉:“我韦家女儿,上马能射猎,下马能理家,难道就比不上那些只会绣的?”
    上下打量了一圈这个姑娘,隐约记得小时候到时候与她认识,只是多年不见,当年那个小鼻噶如今竟也成了个长腿运动系黑皮体育生了。
    哎呀,这三个姐姐妹妹的,每一个都各具特色,要么是美貌温婉,要么是活泼外向,要么是元气满满,真叫人开心。
    李治看着二人针锋相对,心中倒是暗觉有趣。这韦彤的出现,倒是打破了崔家一手营造的局面。
    宴席上的其他人自是不好跟一个小姑娘计较,全场的主角自然就从李治转到了这两个小妹妹的交锋之中。
    宴席在不甚融洽的气氛中结束。回宫之后李治闭目沉思,今日崔家的试探,韦彤的横插一脚,都让他更清楚地看到关陇集团内部的裂痕。
    小武递过一杯醒酒茶,轻声道:“韦家小姐的出现,未免太过巧合。”
    李治睁开眼:“伯父让我去崔家,或许早就料到韦家会有所行动。”
    他恍然明白,老张这是要让他亲眼看看关陇各家并非铁板一块。只要有分歧,就有可乘之机。
    “师伯叫我这几日回家探亲。”小武突然笑着开口道:“说是要叫那些姑娘把视线从我身上挪到彼此身上。”
    “嗯?这倒也是……不过你回家不会被欺负吧?”
    小武斜身依在李治的身旁:“那就看殿下怎么帮我不受欺负咯。”
    腊月二十四,小武以回乡探亲为由,暂离东宫返回并州,李治以东宫长妃仪仗送行,行二十七车,护卫一千二。
    消息传出,各府反应不一。
    裴婉在府中听闻此事,轻轻拨弄着琴弦,唇角微扬:“算她识相。”
    崔琳则对镜梳妆,冷笑道:“一个民女,也配与我等相争?”
    韦彤在练武场挽着长弓,闻言挑眉:“走了?真是无趣。”
    小武离宫的次日,裴婉便递帖子请太子过府,说是得了前朝名画,请殿下共赏。李治以政务繁忙推拒。
    第三日,崔琳亲自炖了补汤送到东宫,被内侍拦在宫门外。
    第四日,韦彤直接骑马到玄武门外,说要与太子切磋骑射。
    李治一律不见,只让内侍传话:年关将至,政务繁忙,无暇他顾。
    这般油盐不进的态度,终于让有些人坐不住了。
    腊月二十八,裴婉竟亲自来到东宫求见,说是替卧病的祖母向太子求一味宫中秘药。
    李治在偏殿见她,裴婉今日素衣淡妆,完全就是按小武的姿态仿的,眉眼间带着几分忧色,更显楚楚动人,倒是叫人眼前一亮……
    “祖母旧疾复发,听闻太医院有雪蛤灵芝最是对症。婉儿冒昧,恳请殿下恩准,赐药一剂。”她说着,眼圈微红,竟是真要落下泪来。
    李治看着她精湛的演技,心中冷笑。裴家老夫人卧病是真,但为此亲自来东宫求药,未免小题大做,他裴家的东西可不比东宫差在哪里呢。
    他正要开口,忽见一个小太监匆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李治神色不变,对裴婉道:
    “裴小姐孝心可嘉,孤这就命人去取药。只是孤还有要事,就不多陪了。”
    裴婉接过药,勉强行礼告退。临走前,她深深看了李治一眼,目光复杂。
    待她走后,李治才问那小太监:“张相让你传什么话?”
    小太监低声道:“张相说,裴家这是狗急跳墙了。让殿下小心,接下来恐怕还有后手。”
    李治皱眉沉思。果然,当晚就传来消息:长孙无忌在府中设宴,请了多位宗室长辈,商议在年节时请太上皇下旨为太子选妃。
    “他们这是要绕过娘亲?”李治猛地站起身。
    老张不知何时出现在书房门口,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大侄儿,看来有人是等不及了。太上皇久居深宫,向来不理政事,但这道旨意若是下了,就是逼着你表态。”
    “伯父觉得该如何应对?”
    “等。”老张悠悠道,“你着什么急啊,这几日你什么都不用管,跟姐妹们快活就是,我看……你找个时间独约崔琳去钟南山赏景。”
    “然后呢?”
    “然后?然后还要我教你?孤男寡女,深山老林,风寒料峭,当然是摩擦生热啊,不然呢?读春秋啊?”
    “这不好吧~~~~伯父~~~~”
    “滚到一边骚去。”老张面带不屑:“跟我还装什么装。”
    腊月二十九,长安城年味渐浓。各府都在准备祭灶事宜,东宫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河间郡王妃匆匆来访,神色凝重:“殿下,老身刚得到消息,长孙无忌联络了宗正寺,要在祭灶大典后向太上皇请旨。”
    李治正在批阅奏章,闻言笔锋一顿:“这么快?”
    “他们这是要打殿下一个措手不及。”河间郡王妃低声道:“祭灶大典,宗室齐聚,正是最好的时机。”
    老张从屏风后转出,抚须笑道:“好个长孙无忌,倒是会挑时候。大侄儿,这可是你立威的好机会。”
    李治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既然他们要逼孤,孤也不能坐以待毙。”
    祭灶大典设在太极宫。文武百官、宗室亲贵齐聚一堂,气氛庄重。李治身着太子朝服,立在御阶之下,神色平静。
    典礼进行到一半,按例该由太子宣读祭文。李治缓步上前,从内侍手中接过祭文,却并未立即宣读。
    他环视在场众人,声音清朗:“今日祭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则,孤近日听闻朝中有人议论东宫之事,以为国本不安。”
    此言一出,满场皆静。长孙无忌微微蹙眉,似要开口。
    李治不给他机会,继续道:“孤年未弱冠,母皇尚在壮年,此时议论太子妃人选,未免为时过早。且婚姻大事,当由父母之命,岂是臣子可以妄议?”
    他目光扫过长孙无忌,语气转冷:“莫非有人觉得,陛下远在西域,便可越俎代庖?”
    这话说得极重,几个原本准备附议的宗室顿时噤声。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躬身道:“殿下误会了。老臣等也是一片忠心,为社稷着想。”
    “好一个为社稷着想。”李治微微一笑:“既然如此,孤倒要问问,如今多地水患未平,山西一道饥荒待赈,这些关乎民生的大事,怎么不见诸位如此上心?”
    他转向户部尚书:“王尚书,今年水患,赈灾银两、粥饭粮食可都发到灾民手中了?”
    又看向工部尚书:“李尚书,黄河堤防修缮,进展如何?”
    一连串问题,问得几位尚书冷汗涔涔。他们没想到,这位平日看似不问政事的太子,对朝中事务竟如此了解。
    老张站在人群后,眼中满是赞许。这一手围魏救赵,用得恰到好处。
    祭灶大典在微妙的气氛中结束。李治这番举动,既表明了态度,又展示了能力,让许多原本观望的朝臣刮目相看。
    回宫的路上,老张与李治同乘一车。
    “今日做得不错。”老张难得正经地夸奖:“不过长孙无忌不会就此罢休。接下来,他们恐怕会从别处着手。”
    李治望向车窗外飘落的雪,轻声道:“他们是要强顶裴家女儿来东宫了,难怪伯父叫我去约那崔琳。”
    “我没这个意思,我就是觉得崔琳比较好得手,裴婉那人一看就是心眼子多的,你约她的话,不好得手。”
    “啊?是这样的么?”
    “是啊,不然呢?”老张手一摊:“至于那个小黑皮,这么说吧……我觉得你约她你得吃大亏。”
    “为何?孩儿不解……”
    “这有啥解不解,你见过哪家的小姑娘生抗一头百多斤的鹿啊?你这小胳膊小腿,她能给你生掰咯。再说了……”老张凑到他耳边小声说:“你现在嫩的很,这种紧凑的小黑皮,你顶不住几个呼吸的,到时候反倒叫人笑话。男人是得要点面子的,你说是这个意思吧。”
    “啊?”李治心头一紧:“伯父……孩儿没有这么不堪。”
    “你懂个屁,她武将家出身,而且因你母亲的缘故,各家都把女儿往正路上引,她每日操练,体质极好,力道又大。只要暗暗这么一夹,你小子八成就要崩了。别犟,你伯可是过来人,就崔琳了。其他的不考虑,因为都没有崔琳好看,咱们出来玩呢,就不要有那么多负担,懂我意思吧?”
    李治沉默,但眼神中却带着几分跃跃欲试……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伴读小牧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伴读小牧童并收藏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