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当选院士,出乎意料的选择
    “方支书,你当选绝对是实至名归。”
在育种领域,方唯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所以这次的评选一点波折都没有。
王林很有感慨,別看自己好像很风光,但绝对比不上院士的含金量。
吃饱喝足之后,大家便各自散去。
第二天。
方唯和盘莲就乘飞机去了夏楚县。
他是五月初离开夏楚县的,这会儿已经到了盛夏时节。
一万亩苜蓿鬱鬱葱葱,马上就要收割第一茬苜蓿草了。苜蓿是很好的饲料,营养价值高,是牛羊的最爱。
“支书,你来的真巧,明天就可以收割苜蓿了。”
王木齐陪著方唯和盘莲在地里转了一圈,然后就带著二人去了住宅区。
住宅区已经变了样子,最引人瞩目的就是20座大院子,每个院子的规格不同,最大的自然是属於方唯的院子。
別的不说,光是院子空地就占了一亩多地,砖混结构的房屋多达八间,卫生间、厨房、上下水等一应俱全。
院子里有搭建好的葡萄架,葡萄的枝蔓已经爬满了整个架子,一串串的葡萄即將成熟。房后有沙枣树,道路两边布满了高大的杨树。
盘莲一看就喜欢上了这里。
屋里屋外都收拾乾净了,隨后二人去县城买了一些必备的东西回来,当晚就住在了新房这边。
就是看起来条件有些简陋,连家具都没有几样。
第二天。
公司的两个女眷陪同盘莲去了省城,倒不用专门派司机,盘莲的驾驶技术就很不错。
方唯则看著王木齐带人收割苜蓿,公司已经初步实现了机械化生產,收割效率很高。新鲜苜蓿可以出售,也可以晒成乾草或者製作青储饲料。
公司出產的苜蓿是直接销售的,所以在收割的时候就直接打成了草垛,很快就被客户拉走。
苜蓿的草根还在,依然可以长出枝叶。
“方总,去歇一会?”
齐成陪著方唯转了一上午,当地的气候属於乾热型的,同样很难受。
如今公司的总体工作都在王木齐和齐成的领导下进行的,两人都是聚力农业的副总,王木齐的职权范围稍大一些。
“好吧,回办公室歇一会。”
方唯点点头,然后去了办公室和齐成聊了聊。
齐成对於管理方面很精通,言之有物,也提了不少有益的建议。
隨后,两人一起去了食堂吃午饭,王木齐看到两人也走了过来。
“支书,我估计全年的苜蓿乾草產量在0.8吨到1.0吨,每亩產值在2000元左右。”
苜蓿计算產量一般都会折合成乾草,价格不高,產值不算大。
这是因为在盐硷地种植苜蓿產量较低,要是能改良种子和土壤品质,每亩盐硷地的產值可以轻鬆提高到3000元到5000元。
苜蓿草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种可以收穫好几年。
不过方唯的主要目的是改良盐硷地,所以到明年开春后就会进行翻地,然后继续种植海水稻。
等以后耐盐硷大豆研发成功之后,公司就会减少苜蓿草的种植频率,或者乾脆终止种植。
吃过饭。
方唯回家休息了一会,下午去了研发中心和育种中心。
研发中心目前的重要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改良耐盐硷苜蓿品种,二是进行耐盐硷大豆的培育。
耐盐硷苜蓿的改良工作进行的很顺利,一种新型的紫苜蓿品种已经诞生。接下来需要继续培育,增加產量、增加抗性尤其是耐寒、耐旱以及耐盐硷的临界值。
耐盐硷大豆在大西北的生长依然良好,再经过几轮培育-验证的过程,就可以定型。
育种中心这边正在进行【海稻012】的育种工作,聚力农业已经初步走上了正轨。
第二天。
盘莲等人材从省城回来,专门雇了一辆大卡车运输购买的东西。
屋里的家具和家电算是配全了,所有的生活用品也都样样不缺。
“莲,你是打算在这里常年定居啊?”
方唯觉得好笑,就打趣了一句。
“以后说不定年年都得来,家里的东西配置齐了住著也舒服不是?”
盘莲笑著回应了一句,她这人不喜欢凑活。
接下来,方唯就经常泡在了研发中心和育种中心。在实验室、试验田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不光是研发新品种和育种,他还在研究盐硷地轮作的问题。比如像最早的一万亩盐硷地,就实现了海水稻和苜蓿的轮作,也就是“稻饲轮作”。
这种轮作方式又可以称之为“水旱轮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节土壤的湿度,避免土壤避免返盐硷等。
其他还有很多轮作方式,以后或许都能用得著。
“支书,销售公司已经把尾款打过来了。”
这天上午,方启明到研发中心找到了方唯,向他匯报了公司的收入情况。
之前通过瑶岭销售公司卖出的海水稻,对方结清了所有的货款。这是公司今年最大的一笔收入,另外还有卖苜蓿草的收入,总营收大概在6000多万元的样子。
“这就好!加上之前到帐的1亿元扶持贷款,公司在短期內应该不缺钱了。”
方唯点点头,公司终於摆脱了资金紧张的局面。
聊了几句之后,方启明便告辞离去。论辈分,方唯是他的叔叔辈,他在这位叔叔面前浑身都不自在。
方唯隨即去了试验田,这一块试验田有一亩大小,田里种植的都是耐盐硷大豆。
他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过来,通过调节属性值来增强植株的耐盐性能。这片地的土壤含盐量在0.6%左右,几乎达到了这种大豆的耐盐临界值。
目前看起来这片大豆的生长基本正常,植株生命力旺盛,丝毫没有异常。
“再有一个多月就可以收割了。”
大豆的生长周期不算长,而且在生长加速的属性加持下,收穫期短一些也很正常。
按照他的估计,这种耐盐硷杂交大豆的產量不会低,耐盐硷的抗性很出色,非常適合在盐硷地种植。
这天早上。
方唯来到了育种中心。
目前育种中心有2000亩的盐硷地,如果有需要隨时都可以扩大面积。
【海稻012】的育种工作进展顺利,这一季海水稻种子產量大约在200万斤到300万斤之间。能满足20万亩到30万亩盐硷地(滩涂)的种植需求。
而聚力农业目前只有农田3万亩,也意味著到了年底公司就可以出售【海稻012】的种子了。
夏楚县这边的自然条件很不错,在大西北属於不怎么缺水的地方,这就为农业生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当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方唯当初也不会和夏楚县方面合作。
周末。
王木齐从牧民的手里借了几匹马,说让方唯和盘莲出去玩玩。
在夏楚县的西南部有牧场,距离不是很远,骑马过去也就一个多小时。
“我哪里会骑马?算了,你把马匹还给人家吧,我还是开车过去玩玩。”
方唯不禁翻了个白眼,觉得王木齐是在和自己开玩笑。
王木齐嘿嘿一笑,然后派了几个会骑马的员工把马匹送到了牧场。公司招聘的农工不少,有一些就是就是从牧区出来的。
时间匆匆。
瑶岭农业开启了夏收夏种工作,方唯和盘莲才回到了村里。
两人在夏楚县待了不短的时间,那边的气候、自然条件和生活习惯与南方截然不同。
刚回来还有点不適应。
“董事长,这是最近重要的文件。”
回来后的第二天,方唯便去了办公室。
杨峰拿著不多的文件走了进来,脸上的神情有些不自然。
以前他经常忙得脚不沾地,而现在由於方唯把手里的大部分权力都移交给了蔡桐,他这个助理已经没多少事情需要处理了。
“杨助理,现在我的工作量大减,要不等下个月你就去集团公司报到吧。”
方唯从的眼睛里看出来了一些东西,便笑著说道。
“董事长,我想好了,还是希望跟著你。我不想去瑶岭集团,你就让我去聚力农业吧。”
这些日子以来,杨峰想了很多。
他之前一直跟在方唯的身边,虽然在公司有一些话语权,但基本上都属於方唯的权力外溢。
杨峰很清楚,自己既不属於合作社的人,也不是像胡林伟这样的公司元老,在瑶岭集团的发展终究有限。
关键是他很看好聚力农业,他可是从创业阶段就参与了聚力农业的筹建,绝对属於元老级的人物。
“嗯?你是这么想的?我可是打算好好培养一下你,你进了瑶岭集团董事会,一定能慢慢在公司打开局面的。
而我这边仅仅是一个小公司,未来从事的大都和耐盐硷有关。你確定要跟著我做事,而不是去年营收几百亿元的瑶岭集团?”
杨峰的请求大大出乎了方唯的意料。
他一直认为杨峰是一个聪明人,瑶岭农业和聚力农业的明显差距不会看不到,所以他又追问了一句。
“是的,董事长,我想去聚力农业。”
杨峰早已下定了决心,不会改变的。
方唯见对方的態度很坚决,忍不住揉了揉头太阳穴,足足有五分钟都没说话。
“”(本章完)
在育种领域,方唯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所以这次的评选一点波折都没有。
王林很有感慨,別看自己好像很风光,但绝对比不上院士的含金量。
吃饱喝足之后,大家便各自散去。
第二天。
方唯和盘莲就乘飞机去了夏楚县。
他是五月初离开夏楚县的,这会儿已经到了盛夏时节。
一万亩苜蓿鬱鬱葱葱,马上就要收割第一茬苜蓿草了。苜蓿是很好的饲料,营养价值高,是牛羊的最爱。
“支书,你来的真巧,明天就可以收割苜蓿了。”
王木齐陪著方唯和盘莲在地里转了一圈,然后就带著二人去了住宅区。
住宅区已经变了样子,最引人瞩目的就是20座大院子,每个院子的规格不同,最大的自然是属於方唯的院子。
別的不说,光是院子空地就占了一亩多地,砖混结构的房屋多达八间,卫生间、厨房、上下水等一应俱全。
院子里有搭建好的葡萄架,葡萄的枝蔓已经爬满了整个架子,一串串的葡萄即將成熟。房后有沙枣树,道路两边布满了高大的杨树。
盘莲一看就喜欢上了这里。
屋里屋外都收拾乾净了,隨后二人去县城买了一些必备的东西回来,当晚就住在了新房这边。
就是看起来条件有些简陋,连家具都没有几样。
第二天。
公司的两个女眷陪同盘莲去了省城,倒不用专门派司机,盘莲的驾驶技术就很不错。
方唯则看著王木齐带人收割苜蓿,公司已经初步实现了机械化生產,收割效率很高。新鲜苜蓿可以出售,也可以晒成乾草或者製作青储饲料。
公司出產的苜蓿是直接销售的,所以在收割的时候就直接打成了草垛,很快就被客户拉走。
苜蓿的草根还在,依然可以长出枝叶。
“方总,去歇一会?”
齐成陪著方唯转了一上午,当地的气候属於乾热型的,同样很难受。
如今公司的总体工作都在王木齐和齐成的领导下进行的,两人都是聚力农业的副总,王木齐的职权范围稍大一些。
“好吧,回办公室歇一会。”
方唯点点头,然后去了办公室和齐成聊了聊。
齐成对於管理方面很精通,言之有物,也提了不少有益的建议。
隨后,两人一起去了食堂吃午饭,王木齐看到两人也走了过来。
“支书,我估计全年的苜蓿乾草產量在0.8吨到1.0吨,每亩產值在2000元左右。”
苜蓿计算產量一般都会折合成乾草,价格不高,產值不算大。
这是因为在盐硷地种植苜蓿產量较低,要是能改良种子和土壤品质,每亩盐硷地的產值可以轻鬆提高到3000元到5000元。
苜蓿草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种可以收穫好几年。
不过方唯的主要目的是改良盐硷地,所以到明年开春后就会进行翻地,然后继续种植海水稻。
等以后耐盐硷大豆研发成功之后,公司就会减少苜蓿草的种植频率,或者乾脆终止种植。
吃过饭。
方唯回家休息了一会,下午去了研发中心和育种中心。
研发中心目前的重要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改良耐盐硷苜蓿品种,二是进行耐盐硷大豆的培育。
耐盐硷苜蓿的改良工作进行的很顺利,一种新型的紫苜蓿品种已经诞生。接下来需要继续培育,增加產量、增加抗性尤其是耐寒、耐旱以及耐盐硷的临界值。
耐盐硷大豆在大西北的生长依然良好,再经过几轮培育-验证的过程,就可以定型。
育种中心这边正在进行【海稻012】的育种工作,聚力农业已经初步走上了正轨。
第二天。
盘莲等人材从省城回来,专门雇了一辆大卡车运输购买的东西。
屋里的家具和家电算是配全了,所有的生活用品也都样样不缺。
“莲,你是打算在这里常年定居啊?”
方唯觉得好笑,就打趣了一句。
“以后说不定年年都得来,家里的东西配置齐了住著也舒服不是?”
盘莲笑著回应了一句,她这人不喜欢凑活。
接下来,方唯就经常泡在了研发中心和育种中心。在实验室、试验田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不光是研发新品种和育种,他还在研究盐硷地轮作的问题。比如像最早的一万亩盐硷地,就实现了海水稻和苜蓿的轮作,也就是“稻饲轮作”。
这种轮作方式又可以称之为“水旱轮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节土壤的湿度,避免土壤避免返盐硷等。
其他还有很多轮作方式,以后或许都能用得著。
“支书,销售公司已经把尾款打过来了。”
这天上午,方启明到研发中心找到了方唯,向他匯报了公司的收入情况。
之前通过瑶岭销售公司卖出的海水稻,对方结清了所有的货款。这是公司今年最大的一笔收入,另外还有卖苜蓿草的收入,总营收大概在6000多万元的样子。
“这就好!加上之前到帐的1亿元扶持贷款,公司在短期內应该不缺钱了。”
方唯点点头,公司终於摆脱了资金紧张的局面。
聊了几句之后,方启明便告辞离去。论辈分,方唯是他的叔叔辈,他在这位叔叔面前浑身都不自在。
方唯隨即去了试验田,这一块试验田有一亩大小,田里种植的都是耐盐硷大豆。
他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过来,通过调节属性值来增强植株的耐盐性能。这片地的土壤含盐量在0.6%左右,几乎达到了这种大豆的耐盐临界值。
目前看起来这片大豆的生长基本正常,植株生命力旺盛,丝毫没有异常。
“再有一个多月就可以收割了。”
大豆的生长周期不算长,而且在生长加速的属性加持下,收穫期短一些也很正常。
按照他的估计,这种耐盐硷杂交大豆的產量不会低,耐盐硷的抗性很出色,非常適合在盐硷地种植。
这天早上。
方唯来到了育种中心。
目前育种中心有2000亩的盐硷地,如果有需要隨时都可以扩大面积。
【海稻012】的育种工作进展顺利,这一季海水稻种子產量大约在200万斤到300万斤之间。能满足20万亩到30万亩盐硷地(滩涂)的种植需求。
而聚力农业目前只有农田3万亩,也意味著到了年底公司就可以出售【海稻012】的种子了。
夏楚县这边的自然条件很不错,在大西北属於不怎么缺水的地方,这就为农业生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当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方唯当初也不会和夏楚县方面合作。
周末。
王木齐从牧民的手里借了几匹马,说让方唯和盘莲出去玩玩。
在夏楚县的西南部有牧场,距离不是很远,骑马过去也就一个多小时。
“我哪里会骑马?算了,你把马匹还给人家吧,我还是开车过去玩玩。”
方唯不禁翻了个白眼,觉得王木齐是在和自己开玩笑。
王木齐嘿嘿一笑,然后派了几个会骑马的员工把马匹送到了牧场。公司招聘的农工不少,有一些就是就是从牧区出来的。
时间匆匆。
瑶岭农业开启了夏收夏种工作,方唯和盘莲才回到了村里。
两人在夏楚县待了不短的时间,那边的气候、自然条件和生活习惯与南方截然不同。
刚回来还有点不適应。
“董事长,这是最近重要的文件。”
回来后的第二天,方唯便去了办公室。
杨峰拿著不多的文件走了进来,脸上的神情有些不自然。
以前他经常忙得脚不沾地,而现在由於方唯把手里的大部分权力都移交给了蔡桐,他这个助理已经没多少事情需要处理了。
“杨助理,现在我的工作量大减,要不等下个月你就去集团公司报到吧。”
方唯从的眼睛里看出来了一些东西,便笑著说道。
“董事长,我想好了,还是希望跟著你。我不想去瑶岭集团,你就让我去聚力农业吧。”
这些日子以来,杨峰想了很多。
他之前一直跟在方唯的身边,虽然在公司有一些话语权,但基本上都属於方唯的权力外溢。
杨峰很清楚,自己既不属於合作社的人,也不是像胡林伟这样的公司元老,在瑶岭集团的发展终究有限。
关键是他很看好聚力农业,他可是从创业阶段就参与了聚力农业的筹建,绝对属於元老级的人物。
“嗯?你是这么想的?我可是打算好好培养一下你,你进了瑶岭集团董事会,一定能慢慢在公司打开局面的。
而我这边仅仅是一个小公司,未来从事的大都和耐盐硷有关。你確定要跟著我做事,而不是去年营收几百亿元的瑶岭集团?”
杨峰的请求大大出乎了方唯的意料。
他一直认为杨峰是一个聪明人,瑶岭农业和聚力农业的明显差距不会看不到,所以他又追问了一句。
“是的,董事长,我想去聚力农业。”
杨峰早已下定了决心,不会改变的。
方唯见对方的態度很坚决,忍不住揉了揉头太阳穴,足足有五分钟都没说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