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们小组经过筛选,终于培育出了性状良好的冬小麦品种。不过,新品种的性状还不是很稳定,需要我们继续进行培育。”
    方涛小组终于在杂交冬小麦的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
    选育出基本合格的冬小麦,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一步,不出意外的话,这个项目已经见到了胜利的曙光。
    “很好!我看你们的选育过程很科学,继续培育,争取到明年彻底攻克这个难题。”
    方唯不禁大喜,耐盐碱冬小麦的研究工作一直都不是很顺利,中间还推倒重来,走到这一步真的不容易。
    根据他的经验,这个品种很有可能会带来惊喜。
    方涛这边的研究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冯小江小组已经开始研究新的项目,也就是耐盐碱和耐盐碱玉米的培育。
    新项目可以暂时不管,方唯需要帮方涛小组一把。
    他发现方涛小组培育出来的冬小麦,遗传稳定性差了一点,所以在后续的培育过程中,他有意识的调高了这方面的属性值。
    研究工作走到这一步,正是方唯大显身手的时候。
    接下来他哪儿都不想去,大部分时候都是和冯小江、方涛他们呆在一起,共同研究新品种作物的培育。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溜走,转眼就到了新年。
    耐盐碱冬小麦的长势良好,没有出现任何的性状不稳定的迹象,而且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抗性。
    在一个品种上同时表现出来抗寒、耐盐碱、高产等特性,那么这个品种就成功了八成。
    方唯感到很开心,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很快就要过年了。
    “三哥,咱们过年回去吗?”
    说实话,盘莲并不是很想回去。
    她和方唯之前去了羊城但没有回村里,就知道自家男人的心还在遥远的大西北。
    鉴于有关部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聚力农业的先进经验,各种耐盐碱作物的培育工作迫在眉睫。
    因此,方唯不是太想回老家过年,但又要照顾婆娘的心情,便说道:“这事儿看你和阿姐,你们想要回去就回去,不回就不回。”
    盘莲没有吱声,回头和阿姐一商量,决定就在夏楚县过年。
    方唯自无不可,他还想抓紧时间把耐盐碱冬小麦搞出来,到时候就可以实现综合改良盐碱地的方案多元化。
    这一点很重要,可谓是关系到聚力农业未来的发展。
    斌斌得知爸妈准备在夏楚县过年,也不好说什么。因为过年期间,他岳父岳母要来羊城,哪都去不了,还有啥好说的。
    两边一沟通,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这天下午。
    方唯还在研发中心忙活,马教授和林教授突然来到了公司。
    “两位,咱可不能搞突然袭击啊,提前说一声我也好派车去接你们啊。”
    方唯不明白这两人为何一声不响就来了。
    “不用接,我俩之前在金州参加一个会议,临时起意过来看看,就没想着给你打电话。我说,方支书,你这是不打算回家过年了吧?”
    马教授笑呵呵的解释了原因,他和林教授这次就是去参加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研讨会。
    在会上,两人介绍了聚力农业综合改良盐碱地的成果,以及目前拥有的耐盐碱作物的品种数量。
    听说聚力农业主要是从事育种,很多地方和企业对此都很那兴趣。
    方唯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今年不会了,接下来公司可能会很忙,我得趁此机会多推出一些耐盐碱作物才行。”
    马教授不禁莞尔,指着对方道:“方支书,你可不能掉进钱眼里啊。”
    林教授见随即接过了话茬:“方支书,上面已经决定在西北五省进行试点,尝试在盐碱地大面积种植大豆。这对于我们来说可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得抓住才行。”
    方唯这才搞清楚了二人来意。
    两位教授的消息很灵通,看来从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重视增加大豆产量的问题。
    只不过国内的耕地数量有限,首先要保证主粮的种植,其次才是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
    因此,在基本农田之外的盐碱地要是能够大批量产出大豆,对于大豆的高价会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自然能拿回来部份的定价权。
    所以农业部门才会大力推进这项工作。
    “公司已经做好了准备了,像这种天降横财可不容有失,所以今年我打算在这边过年,随时可以应对突发事件。”
    三个公司的股东坐在一起,聊得很投机。
    方唯表了态,马教授和林教授自然没什么意见。
    “对了,方支书,罗总他们那些人的底细搞清楚了。他们的背后站着国际上的主要粮油供应商,所以才会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马教授交际广阔,还真让他打听到了罗总那些人的底细。
    姓罗的本身不重要,但其背后代表着几大巨头,这意味着什么明眼人都知道。
    方唯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国际巨头恐怕不是专门针对他个人,而是不想聚力农业在改良盐碱地上取得成功。
    他们担心国内会平白多出来一块大豆的产能,阻碍他们的发财大计。
    之前瑶岭农业搞出来的高产大豆就让他们吃了点小亏,这要是再搞出来可以在盐碱地里种植的大豆,这还不要了他们的老命?
    所以他们一直在用各种手段阻止这件事,只可惜效果不明显,所以才会让姓罗的过来给聚力农业挖坑。
    只要聚力农业垮了,一切都好说。
    没成想方唯根本不上当,而且还顺利的渡过了缺少资金的难关。
    “方支书,现在咱们的耐盐碱大豆,可靠吗?”
    都是自己人,所以林教授就问的比较直白。
    “基本可靠!从春播开始就可以大批量生产【盐豆001】的种子了,但这个必须和改良盐碱地相结合,所以有条件的地区最好还是实行稻油轮作。”
    方唯想了想,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那就好!特么的,进口大豆的合约据说又要涨价,再这么搞下去,影响可就大了。”
    马教授很罕见的爆了一句粗口,他对于几大国际巨头的做派很反感,也知道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豆争夺战,即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虽然耐盐碱地大豆想要初见成效,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有了这个,或许和供应商的谈判或许就会轻松一些。
    紧接着几人又探讨了今年生产【盐豆001】种子,具体数量的问题。
    “要不这样,二位旅途劳累,今儿先休息一下。等明天公司开个会,二位也列席会议,到时候再详细研究一下春播的生产计划。”
    方唯见时间不早了,就和两人一起去吃了饭。
    马教授和林教授还想继续和他探讨,他摇了摇头,说明天开会的时候再讲。
    翌日。
    方唯召开了公司高层会议,马教授和林教授也一并列席。
    “现在【盐豆001】出现了良好的销售势头,所以春播的时候应该加大【盐豆001】的育种力度。而目前的育种中心土地面积有点小了,可以从改良较好的盐碱地里划拨一部分用于育种。”
    方唯决定扩大育种面积,这并非是总量扩大,而是内部调剂。
    减少耐盐碱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育种面积。
    “我赞同。”
    “我也赞同。”
    杨峰等人纷纷表示了赞同,最终决定再给育种中心划拨10万亩的土地。
    未来,耐盐碱大豆的育种排在首位,接下来才是海水稻。
    马教授和林教授不参与公司的经营,所以他们在会上没有发言权。不过方唯知道他们关心什么,会议结果正好符合他们的心思。
    会议结束之后,马教授和林教授来到了方唯的办公室。
    “方支书,我们吃过午饭就走,趁着还没有放假,我们可以想办法说服一些地区引进【盐豆001】。”
    “来都来了,不多呆几天似乎说不过去哦。”
    方唯客气了一句,马教授和林教授都纷纷摇头。
    中午吃完饭,两人便告辞离去,方唯派车把他俩直接送去了省城。
    临近春节,方唯提前给公司员工放了假。毕竟公司有很多外地人,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需要回老家过年,提前放假能让他们的时间更宽裕。
    虽然今年是关键的一年,但也不在乎这点时间。
    早上。
    方唯和盘莲还有阿姐开车去了省城,他们准备这一趟就把年货备齐,夏楚县的商品种类还是少了不少。
    到了除夕。
    家里就他们三个人,再加上涛涛两口子和孩子,大家在一起吃了顿团年饭。
    方唯还没到正月初五就一头钻进了研发中心,涛涛也一样,小雅带着孩子万里迢迢来看他,结果他也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家人。
    不过小雅能理解,自从涛涛到了这边上班,家里的经济状况就大为改善。
    方涛的工资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何止一倍,加上项目奖的话,他一个收入是以前的好几倍。
    趁着春播还有段时间,他频繁的和马教授和林教授通电话,商议设立虚拟股票的事情。(本章完)

章节目录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华山弃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华山弃徒.并收藏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