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老对手!
【敌导弹!敌导弹!】
“小心!附近有隐身战机!”
j15t雷达捕获到靠近aim120的瞬间,金币在通信频道内大声提醒道。
人类的战机,每一代的设计指标都是为了碾压上一代的,哪怕j15t是四代半,在面对五代机的时候也会吃亏。
“能确定它的位置么?”
哪怕是五代机,在不同角度的隐身能力也不一样,机头朝向他们的时候,隐身效果是最好的。
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这架隐身战机很可能通过被动锁定的方式,数据链在雷达没开机的时候,a射b导.不过,就算这样,在发射导弹的时候,打开弹仓时破坏机体的雷达隐身,会被雷达锁定。
“目标信息已截获,批次确认,距离90000,方位十一点钟方向,面对面数量2还击!”
唰!唰!
j15t携带的pl15向着导弹来袭的方向发射,在j15d的引导下,向着叛军的五代机飞去。
发射pl15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对方击落,而是对对方进行压制,逼迫对方“走位”进行规避,从而弥补一些损失的角度优势,不然如果对方继续发射导弹,会进一步让他们失去角度。
pl15导弹发射出去后,迅速远离,向着五代机发射导弹方位飞去,在飞行过程中,由数据链进行航向修正。
在j15d确认目标时,五代机发射的aim120迅速靠近千岛群岛上空的wz7,在爆炸中无人机机翼被弹片炸断,失去控制的无人机向着下方坠落。
“wz7洞幺、洞两失联,剩余导弹数量4,正在靠近,干扰压制”
j15d像是干扰爱国者导弹一样,干扰来袭的aim120。
“各机,导弹逼近,规避!”
“明白!”
不需要多说,j15t迅速改变航向,进行躲避导弹的标准机动,“39线”线飞行。
通过进入导弹导引头来袭方向的垂直航线,减少与导弹的接近速度,当进入“速度门”后,导弹导引头将其当成地面从而“过滤”掉。
进入39线后,进行规避的j15t不断向后方泼洒箔条,辅助干扰导弹导引头,让其快速脱离锁定,只要j15t在这个过程中脱离导引头的视场,就能安全规避导弹。
噗!噗!噗!
大量的箔条播撒到空中,来袭aim120导弹的导引头主瓣出现大量回波,而旁瓣则在j15d的干扰下,也同样出现大量回波,主瓣和旁瓣一同受到干扰下,几枚aim120导引头脱锁。
向前飞行十多公里,没有发现其他回波后,导弹进入惯性飞行,向着远处飞去,待导弹内电池耗干后,自毁。
轰!轰!轰!
数个火球在空中爆起。
“各机,报告情况”
“银币,正常。”
“铜币,正常。”
听着报告,长机金币心里点了下头,整个躲避aim120的过程无惊无险,有电子战机的掩护下,对于雷达弹就是这么好躲避,难怪美空军在行动的时候都喜欢带上一架战机。
这种感觉,真是太爽了。
“等等,长空呢?”
就在金币询问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一架参加任务的战机没有回复。
“不会被击落了吧?”铜币不确定的说道。
“没,他还在数据链中,他在.什么时候跑到那个位置了?!”
和他们比起来,长空驾驶的j15t挂载的几乎全是“近程”导弹,对付外星人还好说,可是对付五代机,就相当于拿一个匕首去和一个拿长枪的对冲,处处受到压制,而现在这个拿匕首的想要去捅了这两架五代机。
金币通过数据链,找到了长空的位置,而他正在高速接近之前发射导弹的区域。
j15t机舱内,刘骏扫视着数据链发送的数据,之前他所在的位置是j15t编队侧后方僚机位,在确定第一波来袭的导弹并没有锁定他后,爬升高度后,引擎推力全力,向着两架五代机所在的方位飞去。
通过手不离杆系统不断调整irst的搜索范围,集中在前半球方向,根据现代战斗机空战机动来说,五代机进入发射阵位,发射完导弹后,立刻就会进入脱离航线,也就是说他目前处于对方的雷达盲区内。
这架j15t没有雷达,不会让对方的rwr响起,只要无线电静默,就能在进入对方eodas系统搜索范围前,优先捕获到对方,当然如果对方是那种没有eodas系统的“猴版”那就另算了,毕竟eodas也不是路边的大白菜,可不便宜。
通过观察友军发射的pl15攻击包线,刘骏根据经验,在pl15的威慑下,两架五代机想要规避攻击,必须向着一侧进行规避,心中大致估算了一下对方相控阵雷达的搜索范围后,保持高速在雷达盲区内接近对方。
如果对方发射导弹后,进行规避,速度势必会降下来,想要再提上去需要一段时间,而如果是f35这种五代机,超音速巡航都做不到,而他一直保持直线飞行,想要拉近距离并不难。
他机翼上可是挂载着两枚pl15a中距红外弹,这东西虽然不如pl15那么好用,但红外锁定可是无声无息的,只要对方没有“紫外线逼近告警”系统,是无法察觉导弹来袭的,而等到最后发现导弹的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在继续向前飞行一段距离后,刘骏的eodas系统突然有了反应,捕捉到两个热源,不过因为距离过远,irst无法稳定跟踪目标。
追上了.看到irst捕获目标热源信号,这个距离上信号跟踪不稳定,立刻让刘骏意识到对方的尾喷口应该不是常见的圆形,而是方型的尾喷口。
这种形状的尾喷口更适合将高温燃气的热量扩散,而在所有五代机中,叛军最容易搞到,而尾喷口又是方形的战机,只有——f22,猛禽!
f-22“猛禽”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国空军开发的单座、双引擎、全天候战术隐形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服役的五代战机,如果这些叛军和美国内部的某些势力有关系的话,想搞两架f22并不困难。
飞行员的话,只要足够的时间进行培养,也同样不是问题。
(本章完)
【敌导弹!敌导弹!】
“小心!附近有隐身战机!”
j15t雷达捕获到靠近aim120的瞬间,金币在通信频道内大声提醒道。
人类的战机,每一代的设计指标都是为了碾压上一代的,哪怕j15t是四代半,在面对五代机的时候也会吃亏。
“能确定它的位置么?”
哪怕是五代机,在不同角度的隐身能力也不一样,机头朝向他们的时候,隐身效果是最好的。
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这架隐身战机很可能通过被动锁定的方式,数据链在雷达没开机的时候,a射b导.不过,就算这样,在发射导弹的时候,打开弹仓时破坏机体的雷达隐身,会被雷达锁定。
“目标信息已截获,批次确认,距离90000,方位十一点钟方向,面对面数量2还击!”
唰!唰!
j15t携带的pl15向着导弹来袭的方向发射,在j15d的引导下,向着叛军的五代机飞去。
发射pl15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对方击落,而是对对方进行压制,逼迫对方“走位”进行规避,从而弥补一些损失的角度优势,不然如果对方继续发射导弹,会进一步让他们失去角度。
pl15导弹发射出去后,迅速远离,向着五代机发射导弹方位飞去,在飞行过程中,由数据链进行航向修正。
在j15d确认目标时,五代机发射的aim120迅速靠近千岛群岛上空的wz7,在爆炸中无人机机翼被弹片炸断,失去控制的无人机向着下方坠落。
“wz7洞幺、洞两失联,剩余导弹数量4,正在靠近,干扰压制”
j15d像是干扰爱国者导弹一样,干扰来袭的aim120。
“各机,导弹逼近,规避!”
“明白!”
不需要多说,j15t迅速改变航向,进行躲避导弹的标准机动,“39线”线飞行。
通过进入导弹导引头来袭方向的垂直航线,减少与导弹的接近速度,当进入“速度门”后,导弹导引头将其当成地面从而“过滤”掉。
进入39线后,进行规避的j15t不断向后方泼洒箔条,辅助干扰导弹导引头,让其快速脱离锁定,只要j15t在这个过程中脱离导引头的视场,就能安全规避导弹。
噗!噗!噗!
大量的箔条播撒到空中,来袭aim120导弹的导引头主瓣出现大量回波,而旁瓣则在j15d的干扰下,也同样出现大量回波,主瓣和旁瓣一同受到干扰下,几枚aim120导引头脱锁。
向前飞行十多公里,没有发现其他回波后,导弹进入惯性飞行,向着远处飞去,待导弹内电池耗干后,自毁。
轰!轰!轰!
数个火球在空中爆起。
“各机,报告情况”
“银币,正常。”
“铜币,正常。”
听着报告,长机金币心里点了下头,整个躲避aim120的过程无惊无险,有电子战机的掩护下,对于雷达弹就是这么好躲避,难怪美空军在行动的时候都喜欢带上一架战机。
这种感觉,真是太爽了。
“等等,长空呢?”
就在金币询问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一架参加任务的战机没有回复。
“不会被击落了吧?”铜币不确定的说道。
“没,他还在数据链中,他在.什么时候跑到那个位置了?!”
和他们比起来,长空驾驶的j15t挂载的几乎全是“近程”导弹,对付外星人还好说,可是对付五代机,就相当于拿一个匕首去和一个拿长枪的对冲,处处受到压制,而现在这个拿匕首的想要去捅了这两架五代机。
金币通过数据链,找到了长空的位置,而他正在高速接近之前发射导弹的区域。
j15t机舱内,刘骏扫视着数据链发送的数据,之前他所在的位置是j15t编队侧后方僚机位,在确定第一波来袭的导弹并没有锁定他后,爬升高度后,引擎推力全力,向着两架五代机所在的方位飞去。
通过手不离杆系统不断调整irst的搜索范围,集中在前半球方向,根据现代战斗机空战机动来说,五代机进入发射阵位,发射完导弹后,立刻就会进入脱离航线,也就是说他目前处于对方的雷达盲区内。
这架j15t没有雷达,不会让对方的rwr响起,只要无线电静默,就能在进入对方eodas系统搜索范围前,优先捕获到对方,当然如果对方是那种没有eodas系统的“猴版”那就另算了,毕竟eodas也不是路边的大白菜,可不便宜。
通过观察友军发射的pl15攻击包线,刘骏根据经验,在pl15的威慑下,两架五代机想要规避攻击,必须向着一侧进行规避,心中大致估算了一下对方相控阵雷达的搜索范围后,保持高速在雷达盲区内接近对方。
如果对方发射导弹后,进行规避,速度势必会降下来,想要再提上去需要一段时间,而如果是f35这种五代机,超音速巡航都做不到,而他一直保持直线飞行,想要拉近距离并不难。
他机翼上可是挂载着两枚pl15a中距红外弹,这东西虽然不如pl15那么好用,但红外锁定可是无声无息的,只要对方没有“紫外线逼近告警”系统,是无法察觉导弹来袭的,而等到最后发现导弹的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在继续向前飞行一段距离后,刘骏的eodas系统突然有了反应,捕捉到两个热源,不过因为距离过远,irst无法稳定跟踪目标。
追上了.看到irst捕获目标热源信号,这个距离上信号跟踪不稳定,立刻让刘骏意识到对方的尾喷口应该不是常见的圆形,而是方型的尾喷口。
这种形状的尾喷口更适合将高温燃气的热量扩散,而在所有五代机中,叛军最容易搞到,而尾喷口又是方形的战机,只有——f22,猛禽!
f-22“猛禽”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国空军开发的单座、双引擎、全天候战术隐形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服役的五代战机,如果这些叛军和美国内部的某些势力有关系的话,想搞两架f22并不困难。
飞行员的话,只要足够的时间进行培养,也同样不是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