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国考压轴
    这个二十天的假期,罗顿还真就完全投入到了备考之中。
    他没有去找莉莎,也没有去找伊塔丝。
    女人会影响他考试做题时下笔的速度。
    主试的九门考试中,有一门是大论文考试,要求字数1000-1200字,针对题目给出的一些材料和要求论述,或许可以对应华夏考公的策论之类的吧。
    另外八门考试一般都有20道题目,都是主观题,每一题的字数一般要求在150到200字内。
    所以答题的时候答案必须精炼简洁,言简意赅。
    由于每一门考试的时间是3小时,因此这20道题目,每一道题分到的时间就是九分钟。
    扣去阅读题目,理解,思考,构思答案等时间,真正给考生留下写字答题的时间就很紧张了,可能就只有五六分钟,这个时间想要写一百多字还是有些难度的。
    正常人一分钟写英文单词大概20-30个左右吧,当然根据单词长短和大家的熟练度可能有所不同。
    像来国考的考生一般都是在书写方面特地强化训练过的,一般能够保证四五十个一分钟的单词书写能力。
    可这是正常的情况,像国考的时候,你还得考虑书写的规范整洁,又得想着回答的内容,速度肯定会受到影响。
    一旦在审题上稍微多思考一些时间,恐怕都来不及写完答案。
    因此主试过程中,必须做到用脑迅速,下笔神速。
    因此在单词书写方面,罗顿也是专门练过的。
    在将单词写得清晰的同时,还得保证速度和准确率。
    整洁的卷面肯定是加分项,能够给阅卷的老师留下好印象。
    当然,就算是他现在想去找两个女人,这个时候两女也会不见他的,这点罗顿倒是很清楚。
    在国考面前,哪个重要,两女还是拎得清的。
    甚至为了能够让罗顿安心备考,两女好似非常有默契的断了和罗顿的联系。
    平时每天都会有电话煲粥的时间,现在怕影响罗顿,这些全都取消了。
    于是罗顿过起了苦行僧的日子。
    不过为了将来的幸福,坚持20天怎么了?
    国考过来,将来有美好的生活等着自己,什么都能弥补回来了。
    还是和上次一样,罗顿在孟买汇合代乌之后,提前了三天,两人在9月7日抵达了德里。
    早点过来不用赶时间,也好熟悉熟悉考场及周边的环境。
    住处什么的早就预定了,酒店不能说最好最奢华的,但也是星级酒店,环境绝对是舒适的。
    接下来可是要考九门,每一门对考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必须保证好的休息,才能保证每门考试有充足的精力。
    毕竟那八门考试,每一门都得写3000-4000字,八门那就是2.4-3.2万字。
    在短短几天内完成考试,绝对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还有那大论文,虽说总字数比那八门少,但大论文的构思,文章结构方面就更费心思了,总之没有一门考试是容易的。
    这才铸就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地狱难度。
    这不仅仅是体现在考生人数巨大,竞争激烈,而是考题本身的难度就非常大。
    凡是通过国考的,自然是精英中的精英,才高八斗,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学贯印西……
    可惜,当这些精英成为国家公务员之后,他们不会想着为国家做事,而是为自己做事。
    因为他们成了国家极少数的精英,掌握着国家巨大的权力。
    辛辛苦苦考试挤进来为了什么?
    不就是享受成为官老爷,拥有无数特权的这一刻吗?
    从此踏上了各种腐朽的生活,羡慕死人啊。
    罗顿的考场在德里大学,代乌和他不在一个考点,在另外的一家大学。
    考试持续四天半,前面四天上午下午各一场,第五天早上举行第九门考试,也就是国考压轴的大论文考试。
    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考试,绝对让人煎熬。
    “兄弟,加油。”考试第一天的早上,在酒店门面,代乌对罗顿说道。
    “加油,我们一起通过。”罗顿和代乌碰了一下拳头相互鼓励了一下,然后就分头离开了。
    前面四天的考试中,题目涉及的范围和初试一样,同样非常广,根本无迹可寻。
    国际关系,国内外社会问题,政府治理,经济金融,文化法律等等,这些类型的题目都有在考题上体现。
    国外的比如题目会给出一位西方名人说得话,古代的,现代的都有,让你对其言论进行论述,是什么意思,或者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或者对某个外国人的看法,比如有一道题目,如何看待达芬奇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贡献。
    国内的,涉及到印度被英国殖民事情的一些事,比如印度起义反抗之类的,英国在殖民印度期间对印度发展的利弊,夺取了印度多少财富等等。
    还有印度的历史,各时期的王朝相关等等。
    或者是国内名人的事迹或者他们说得话,比如甘地,尼赫鲁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热门的人物,考生肯定会各种准备复习。
    题目中不少都是一些冷门的人物和知识,总之想要全都知道,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仗着自己强大的记忆能力和唤醒的前世庞大记忆内容,大部分题目罗顿还都能写出个所以然。
    当然,也有个别题目,他的确是完全不知情,那只能胡乱写了,能不能蒙对就看运气了。
    主观题毕竟不像客观题有答案可以给你选,所以靠蒙的话,这题基本上是得不到分数。
    第五天早上开考前,坐到座位上的罗顿不由深深吸了一口气。
    前面四天连续考试还真是有点难熬啊,脑力和体力的双重折磨。
    他的手因为书写感觉都有些发麻发痛。
    平时练习的时候,字数写得比考试还多,似乎没什么问题。
    可罗顿心中清楚,一切都是压力带来的。
    考试过程中每一个字都是比平时写字的负担要重上好几倍。
    最后一门大论文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
    看到上面的题目材料,罗顿双眼一亮。
    是关于去年孟买恐怖袭击的描述,要考生论述警方和政府在此过程中的失误之处,以及将来如何预防这些恐怖袭击,请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出这样的题,恐怕很多考生都有想过。
    因为考题中很多都是国内外近期发生的时事。
    所以说,考生备考的时候由于需要专心投入复习之后,所以他们的父母,亲人会帮忙将每天报纸上重要的新闻大事给剪下来,没报纸的,电视上看到的,也会记录下来。
    然后他们将这些整理好给自己备考的儿女在一个时间统一阅读。
    这都是为了应对国考中的一些关于时事的考题。
    去年发生的恐怖袭击,影响如此巨大,大家都认为考试中会被考到。
    当然,大家大部分就是认为应该是作为一道小题。
    却没想到直接当做了最后大论文的题目,这点让人意外。
    恐怖袭击发生之后,国内国外,各种专家学者已经发表了无数的对策,还有政府及警方,反恐部队的一些问题也都有一些描述。
    可以说,这道题有送分的嫌疑。
    因为这样大的事,考生们不可能不关注。
    罗顿第一个念头也是这么认为的,想要将看到的新闻,各种专家学者的观点整合一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不过,他很快就否决了自己这个念头。这题目真要这么简单,如何压轴?
    罗顿意识到,真要这么写,差不多就是随大流,完全没新意,哪怕你写得再好,得分肯定不会太高。
    琢磨了一下,罗顿有了另外的想法。
    现在市面上那些专家学者给出的建议其实都大差不差,比如给地方警察增配火力,不管是枪支还是车辆等等,都要加强。
    总之,孟买恐怖袭击中很明显看出警方这边的火力不足,还有就是加强各部门协调等等。
    关于这些,罗顿会写,不过会一笔带过。
    他真正要写的是,如何执行。
    罗顿记得两年后,也就是2011年,孟买再次遭到了一次重大的恐怖袭击。
    11分钟内连续发生3起炸弹爆炸袭击,造成数百人伤亡。
    距离2008年的恐怖袭击才过去三年,孟买的各种反恐依旧是那么的拉胯。
    自从2008年之后,孟买的确是加强了警方这边的火力。
    甚至也让反恐精英部队部署在了孟买等一些重要的城市。
    要知道,之前这些反恐精英部队只有德里有。
    有什么反恐任务才会从德里调集。
    现在在重要城市驻守一批反恐精英部队,可以更快做出反应,不至于像黑猫突击队那样从德里来到孟买时,中间发生了太多的奇葩事件,拖延了太久的时间。
    各种火力加强了,反恐部队也有了,可最终的结果依旧是一塌糊涂。
    问题出在哪里?
    自然是出在执行力上。
    警察什么的武器好了,可这个系统运行并没发生改变,在执行方面依旧是低效的。
    2008年恐袭之后,曾有计划提出,要在孟买这样的重要城市增加摄像头布置数量,这样可以有效监视一些不法分子的行动。
    哪怕无法阻止也能通过这些摄像头的画面更快更准确锁定犯人或者在事后查找线索。
    直到2011年恐怖袭击再次发生,这项计划都未被执行。
    后来调查,才发现这份增加摄像头的计划文件躺在马邦内政部的柜子里吃灰,根本就没有执行。
    计划都是好的,不是没有聪明人,可下面是否按照执行那就又是另外一码事了。
    于是,罗顿就从这点出发,论述。
    他很清楚,就算将自己这些个想法让上面的大佬们知道,其实也没用,就印度的情况,想要真正执行到位,绝不可能。
    不过实际操作会如何,那不是罗顿需要关心的。
    现在他是在考试,只是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建议,那么这么写肯定是没问题的。
    考试结束之后,走出考场的罗顿不由伸了一个懒腰。
    四天半的考试,人都要麻了。
    现在总算是彻底解放了。
    罗顿感觉非常不错,主试方面虽说有少数题目不曾见过,也没听过,但大部分他还是做出来了。
    相比罗顿这种乐观的,感觉良好的,大部分出考场的考生都是一脸的沉重。
    没办法,大部分考生肯定考得不如意,难度太大了。
    能像罗顿这般感觉还行的考生绝对不多。
    就算有些考生觉得自己很有把握了,那也不会将开心显露出来了。
    毕竟还得成绩出来才做准。
    自己预估的总是有水分。
    再说了,这只是笔试主试,就算过了,后面还有面试。
    考公的路才走了三分之二而已。
    当然,对罗顿而言,他的国考之路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等待主试成绩出来的时候了,会在一个月内公布。
    决定罗顿命运的,就在这一个月内了。
    当然,真要倒霉的话,这次没过,罗顿只能明年再考了。
    他机会还是有的,毕竟可以考几次。
    而对罗顿而言,要是能一次就过当然是最好的。
    谁也不能保证下次就能过啊。
    罗顿立即给自己亲近的人打去了电话,报个平安什么的。
    尤其是伊塔丝和莉莎两女,自然聊得更久了一些。
    罗顿一边打电话一边朝着德里大学校门口走去,这个时候他在和代乌通话,谈了一下考试的感受。
    听着代乌那轻松的语气,罗顿便知道他考得不错。
    通过询问这场考试,代乌将自己论文的一些角度和罗顿讲了一下。
    听了代乌的话后,罗顿心中感叹,代乌的想法和自己差不多。
    不能直接照搬市面上那些报道和措施,这次考试考官们需要看到的肯定是一些考生们新颖的想法,所以代乌增加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作为区别。
    在罗顿看来,代乌没有自己这边的完全,可也算是有了一些新意,相信得分方面应该不会太差。
    再加上前面四天的考试,代乌也都表示考得不错,相信代乌通过的可能性就大了许多。
    当然,这里面还是有意外。
    那就是大论文的用意并不是自己两人想的这般,说不定就是希望提炼那些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的话呢?
    那么罗顿和代乌这场考试的成绩肯定很难看,有跑题的嫌疑。
    难道你们还能比那些专家学者更厉害?
    不管是什么,考试都结束了,答案也写下了无法更改,一切都看将来公布的成绩了。
    两人约好回酒店的餐厅好好吃一顿,犒劳一下自己。
    他们住的酒店是星级酒店,里面餐厅的食物还是高级的,有印度传统的菜肴,也有西式的。
    这时,罗顿身后忽然传来了一声清脆的惊疑声:“是你?”
    罗顿不知道身后的人再喊谁,感觉是在喊自己。
    他停下了脚步,回头一看,愣了一下,:“咦?你是?”
    “是我,是我!”女子急忙说道。
    罗顿也笑了,对着手机道:“我这边有点事,等下再聊。”
    说完不等代乌‘喂喂喂’的声音,直接按下了挂断键。
    罗顿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熟人。
    其实也不算是,毕竟只是一面之缘,只能算是见过面,熟人谈不上。
    出现在罗顿面前的女子就是弗里斯未过门的那个美丽小儿媳妇苏薇·帕尔玛。
    (本章完)

章节目录

重生印度当警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理理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理理看并收藏重生印度当警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