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好爭气的老祖宗
天如蓝纱,白日炽亮。
这个季节,这个时辰,虽在山水之间,湿气也不重。
河上凉风又频频而至,正是最舒適的气候。
所有骑手听到楚天舒那句话的时候,却都浑身一麻。
好像自己的心臟两肺,一下子被攥住,又猛的放开,汗出如浆,眼前发黑。
数十名弓马嫻熟的骑手,就因为这一句话,摇摇晃晃,隨后通通跌下马去。
坠马之声不绝於耳,包括那个所谓的王子。
等他挣扎之间,不顾雪白狐裘上的脏污,想要起身时,刚好对上楚天舒的眼神。
王子只觉,脑子又是一痛,浑身酥麻,双手撑地,爬不起来。
果真是变成了跪在那里的模样。
“啊!有妖术,快来救我!来救我!”
王子嘶声大叫,扭头去看自己的文先生。
却见那个文士,也滚落在自己身边不远处,同样是跪著的模样,一手撑地,一手捂胸。
楚天舒也没使什么高明招数,只是放出自己的威压,顺便给那个文士,加了一点针对性的念力。
所有人马中,只有那两个没骑马的巨人还站著。
“何方妖人,胆敢冒犯大天长国十九王子!”
两个巨人同声大吼,血管暴突在手臂表面,皮肤发红髮烫,顶著威压,冲向楚天舒。
虽然是四米多高的巨人,换算成大唐这里的高度,也算有一丈来高。
但他们並不笨重,手拖大锤,身形前冲时,陡然一俯,脚下再发劲蹬地。
咚!!!
地面一颤,那样壮硕的身体,竟似是贴地暴射而去。
带起的劲风之强,直接把大量草叶拔断。
跪著的十九王子,被这股劲风一压,差点趴在地上。
从正面看,这二人几乎像是两台小卡车,爆发出最大动力时,突兀装上翅膀,滑翔衝撞过来。
楚天舒站立不动。
那两个巨人靠近他的时候,倏然间,像是变得只剩一个。
这是视觉的误差。
实际上,是其中一个巨人,主动挤占视野。
另一个巨人,陡然向侧面扑出,一脚深深踏入草地之中,腰身扭转过来,挥锤击向楚天舒后背。
这一锤,跟正面那个巨人捣出一锤的动作,几乎是同步的。
楚天舒的身影凭空拔高,正好躲开锤子的攻击范围。
眼看两个锤子,就要在他脚下碰撞。
两名披甲巨人,脸上居然没有惊慌,反而闪过一抹狰狞的笑意,不约而同,拧腕发劲。
两个形如铁瓜的硕大锤头,剎那间都旋转起来。
因为发力角度的差异,旋转方向的不同。
巨响声中,火光一闪,两个锤头一触即分,全都改变了方向。
从正面打过来的那一锤,竟然向正上方加速。
锤头瞬间挤破上方的空气,形成音爆,以一种冲天上抬之势,撞向楚天舒的脚底板。
“死啊!!”
两个巨人心中同时大吼。
这正是两个披甲巨人的合击绝杀之法,屡试不爽!
总有人看到他们长得这么高壮时,就会觉得他们蛮憨。
实则他们不但行动时,比普通人迅猛太多倍,心思也同样敏捷。
面对这种绝杀之法,就算是实力明显比他们高出一等的人物,也可能被当场打死。
面对这一锤,楚天舒的身影却只往上一浮,隨即加速下坠。
他下坠的速度,近乎跟锤子上抬的速度一样快。
而他的脚,比锤子更硬。
锤头如一团烂泥,剧烈变形,强悍的力量波动,顺著长杆传给正面的巨人,撕裂性的条条伤口,瞬间出现在他双臂之上。
而楚天舒的脚,已经压著铁泥残屑,坠压到了第二个锤头上。
相似的场景,也在后方的巨人身上浮现。
他们都感觉到,自己手里的长杆,如湿麵条一般,大幅度抖动起来,隨后彻底崩断成许多截。
轰!!!!
爆炸性的气浪,把大片草皮和两个巨人,都掀翻出去。
楚天舒站在土坑中,缓缓抬头。
后方的巨人砸进了河水,洇出了大片鲜血。
前方的巨人,差点压在王子身上,爬起来时,双臂更喷出一条条血箭。
他努力抬手,似乎想要运劲闭合伤口。
然而,这些撕裂性的伤口,正好斜切了他的肌肉,血水喷涌的速度太快,劲力却传达不到位。
转眼之间,这个巨人就因为失血过多,脸色苍白的瘫坐在地上,身子逐渐歪倒下去。
“果然不是靠血脉,而是靠自己练出来的,战斗时的力量爆发,才拿捏的那么准。”
楚天舒的天眼波动,早把他们的筋骨强度,探得一清二楚。
特意留他们两个出手,不过是看看,他们两个的招数,有没有可取之处。
“招,还行。人,为虎作倀,该死。”
楚天舒没有再理会那两个巨人,走到了十九王子面前。
十九王子脸上还溅著几滴血,面色惊惶,忽然想到什么,连忙道:“法师,这些奴才冒犯了你,死不足惜。”
“我愿向法师赔礼,我乃大天长王最……”
楚天舒一脚高抬,踩在他的后脑,把他的脸踩进了泥里。
这十九王子好似一条蚂蝗,在地面挣扎起来。
楚天舒的目光则投向了那个文士。
这十九王子,体內药性杂质颇多,筋骨却也没能养得多强,分明是个不学无术的紈絝之辈。
倒是这个文士,被他念力一击,竟然未曾昏倒,也未被迷魂。
同样是打熬筋骨的路子,这个文士,却已经练得气血壮脑,真打起来,实力绝不逊於单独一个巨人。
其意志之强,恐怕还颇有超过。
“大天长国是什么地方?你们分明用的是唐人官话,此处离大唐远吗?”
文士见那王子已经快被闷死,连忙道:“我大天长国,与大唐乃是邻国,王族郑氏,还受过大唐皇帝的册封。”
“邻国、郑氏?”
楚天舒眼神一闪,“你听说过郑回吗?”
文士一惊:“莫非是说昔年南詔国清平官之首,那位郑回郑祖,那正是我王的先人……”
楚天舒脸色微动,心中有了猜测。
“那你听说过当年大唐第一高手海东来,与南詔第一高手段忠约战之事吗?那是哪一年的事情?”
当初楚天舒在这个世界,借用海东来的身份,约战段忠。
这是一件轰动南詔的大事,必然有人记录。
那文士立刻就算了出来。
那件事情,距今已是……
一百零七年!
楚天舒虽有猜测,真正確定之后,心中还是大感奇妙。
他借用令牌所去的世界,时间流速与老家相比,大致都是二比一。
而且,他曾经第二次回到民国,时间流速,依然可以如此换算。
怎么大唐这边,头一回来的时候二比一,这一回来,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
他唤出令牌屏幕,用意念把所有图標都点了一遍,没能触发什么新的功能、解释。
罢了,世界与世界之间的事情,以我现在的水平,还是弄不太懂。
楚天舒继续向文士盘问起这边的情况。
那文士显然很怕楚天舒真把十九王子踩死。
见了楚天舒如今作態,他自觉可能仍有斡旋的余地,於是有问必答。
原来,就在楚天舒约战段忠之后的第二年。
大唐联合南詔攻打吐蕃,已经是捷报频传,不但彻底收復失土,更有进击的胜绩。
吐蕃以举国之力,与之抗衡,战事惨烈之至。
也就在那场大战的战场上,双方军中的高手们,都察觉到了夜空的变化。
他们以隨意的心態,去看夜空时,天上夜色依旧,平平无奇。
可当他们运劲於双目,聚精会神,就可能看见另一层夜空。
浓郁的红光,瀰漫长天,如血般鲜红,却又如晴日晚霞般明灿。
万万千千,斗大的星芒,就高悬在这样炽红的夜空之中。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没过两年,五湖四海,天下各国,但凡实力不俗的人,不管身处在哪里,只要聚精会神,就都能看到那一层灿红的星空。
大唐钦天监等高人,后来揣摩推敲。
认为这层血色星空,非是实有,也非虚有。
那正是上古兵魂的棲身之处,玄之又玄,不可言尽,因为乾坤归位,而重回人间。
但是,上古兵魂失去主人太久,在这样漫长的岁月中,终究也被天地之道,光阴流转,而消磨解体。
只剩下最顽固的那些精粹,宛如星芒,悬掛在血色的星空之上。
这些精粹,除了顽固之外,几乎已经一无是处。
然而,就像泥沙河石的状態,能够反推水脉的运转之態。
这些星芒本质奇异,是被天地之道运转而消磨。
它们如今所构成的星象,所运转的状態,本身就代表了天地之道运转的轨跡,有无穷奥妙在其中。
正常的天地星空,虽然也蕴含奥妙,但其太过繁琐,牵连太广,难以理清头绪。
而这些上古兵魂所化的星芒,就要直白得多。
兵魂是以人之精血餵养,又由一段人心情志,升华而成。
所以,这些兵魂精粹所揭示的天地奥妙,正是与气血、情志密切相关。
百余年来,天下各国,无数人观天研道,开创出诸般全新的武艺秘法,普天之下的武人,一年胜似一年。
又因大唐、吐蕃、南詔、大食、昭武、汗国、西极大秦等,诸强国並立,大爭之世,高歌猛进。
打熬气力的武学,牢牢占据了最大的主流。
大唐论述武学,赞其可以称之为道。
血色星空,是上古先贤的心血遗赠,开示天下,俱受其恩。
又因习武之人,必以深妙拳法心境,方可掌控暴涨之气血,化出万千妙用。
因此,市井百姓,常常將如今武道,称之为心血武道。
把自己练成巨人,就是这心血武道的一个分支。
正常练武之人,气血暴涨的同时,也要不断精炼,掌控力越来越高,超然渐至非人之境。
而另有一部分武人,则认为又要增长气血,又要不断精炼,太过繁琐。
他们决定专心一致,只顾增长气血便好。
反正,气血本就是人之本源生机,增长再多,也会让肉身同步增进,不可能出现气血多到肉身承受不了的情况。
在他们的研究下,终於有了突破体型限制,越长越高的一种武道。
胡人称之为巨人,亦有唐人,称此为“力士秘法”。
修炼此法的人,其实同等时长下,很难战胜那些精炼武道的人物。
但巨人力士的消化虽强,吸收运用却不够细致,不能单以寻常饭菜为食,否则吃喝所耗时间太多,排泄次数也太多。
这反而成为很多公卿贵戚眼中的优点。
只有他们,能调製药膳,精心养炼得起这样的巨人力士,並给这些力士提供上好的兵器甲冑。
精炼武道虽好,但高手太难控制,而巨人力士的依赖性更大,就好拿捏得多。
寻常百姓,一知半解,只知道这些巨人看著格外威武,又能得贵人重用。
因此,对他们儿孙最大的寄望,也不过就是能修成巨人。
那渔民歌谣,正是由此而来。
不过,当今世间,能修到一丈以上的巨人已属上乘。
若真能修到三丈高,那绝对是凤毛麟角的大高手,倒確实没有什么势力敢小看了。
“巨人,还只是一个分支。”
楚天舒听得心中惊奇又欣喜,不禁抬头,看了看天空。
可惜,这白天,是看不到血色星空的。
他心中不禁想起了那个南北朝世界。
这两个世界,类似灵界復甦的標誌性事件,都是天象异变,也都是异变后,过了一百多年。
但是,南北朝世界的皓月污染,让不知道多少人走了弯路,艰难前进。
而这大唐世界的星空,上古先民的馈赠,却为所有人平等地提供指引。
“还得是祖宗爭气啊。”
“但是,老郑当年,既心怀故土,又心怀南詔国民,那么爭气的一个人,现在就剩这种子孙吗?”
楚天舒看著脚下的十九王子。
郑回的重孙子,篡了南詔国王位之后,自立了这个“大天长”国。
头几年他还励精图治,最近这些年已经是个笑话了,昏庸无道,刚愎自用,奢侈无度。
这十九王子,还是如今国主最宠爱的儿子,就教导成了这么个德性,已可见一斑。
(本章完)
天如蓝纱,白日炽亮。
这个季节,这个时辰,虽在山水之间,湿气也不重。
河上凉风又频频而至,正是最舒適的气候。
所有骑手听到楚天舒那句话的时候,却都浑身一麻。
好像自己的心臟两肺,一下子被攥住,又猛的放开,汗出如浆,眼前发黑。
数十名弓马嫻熟的骑手,就因为这一句话,摇摇晃晃,隨后通通跌下马去。
坠马之声不绝於耳,包括那个所谓的王子。
等他挣扎之间,不顾雪白狐裘上的脏污,想要起身时,刚好对上楚天舒的眼神。
王子只觉,脑子又是一痛,浑身酥麻,双手撑地,爬不起来。
果真是变成了跪在那里的模样。
“啊!有妖术,快来救我!来救我!”
王子嘶声大叫,扭头去看自己的文先生。
却见那个文士,也滚落在自己身边不远处,同样是跪著的模样,一手撑地,一手捂胸。
楚天舒也没使什么高明招数,只是放出自己的威压,顺便给那个文士,加了一点针对性的念力。
所有人马中,只有那两个没骑马的巨人还站著。
“何方妖人,胆敢冒犯大天长国十九王子!”
两个巨人同声大吼,血管暴突在手臂表面,皮肤发红髮烫,顶著威压,冲向楚天舒。
虽然是四米多高的巨人,换算成大唐这里的高度,也算有一丈来高。
但他们並不笨重,手拖大锤,身形前冲时,陡然一俯,脚下再发劲蹬地。
咚!!!
地面一颤,那样壮硕的身体,竟似是贴地暴射而去。
带起的劲风之强,直接把大量草叶拔断。
跪著的十九王子,被这股劲风一压,差点趴在地上。
从正面看,这二人几乎像是两台小卡车,爆发出最大动力时,突兀装上翅膀,滑翔衝撞过来。
楚天舒站立不动。
那两个巨人靠近他的时候,倏然间,像是变得只剩一个。
这是视觉的误差。
实际上,是其中一个巨人,主动挤占视野。
另一个巨人,陡然向侧面扑出,一脚深深踏入草地之中,腰身扭转过来,挥锤击向楚天舒后背。
这一锤,跟正面那个巨人捣出一锤的动作,几乎是同步的。
楚天舒的身影凭空拔高,正好躲开锤子的攻击范围。
眼看两个锤子,就要在他脚下碰撞。
两名披甲巨人,脸上居然没有惊慌,反而闪过一抹狰狞的笑意,不约而同,拧腕发劲。
两个形如铁瓜的硕大锤头,剎那间都旋转起来。
因为发力角度的差异,旋转方向的不同。
巨响声中,火光一闪,两个锤头一触即分,全都改变了方向。
从正面打过来的那一锤,竟然向正上方加速。
锤头瞬间挤破上方的空气,形成音爆,以一种冲天上抬之势,撞向楚天舒的脚底板。
“死啊!!”
两个巨人心中同时大吼。
这正是两个披甲巨人的合击绝杀之法,屡试不爽!
总有人看到他们长得这么高壮时,就会觉得他们蛮憨。
实则他们不但行动时,比普通人迅猛太多倍,心思也同样敏捷。
面对这种绝杀之法,就算是实力明显比他们高出一等的人物,也可能被当场打死。
面对这一锤,楚天舒的身影却只往上一浮,隨即加速下坠。
他下坠的速度,近乎跟锤子上抬的速度一样快。
而他的脚,比锤子更硬。
锤头如一团烂泥,剧烈变形,强悍的力量波动,顺著长杆传给正面的巨人,撕裂性的条条伤口,瞬间出现在他双臂之上。
而楚天舒的脚,已经压著铁泥残屑,坠压到了第二个锤头上。
相似的场景,也在后方的巨人身上浮现。
他们都感觉到,自己手里的长杆,如湿麵条一般,大幅度抖动起来,隨后彻底崩断成许多截。
轰!!!!
爆炸性的气浪,把大片草皮和两个巨人,都掀翻出去。
楚天舒站在土坑中,缓缓抬头。
后方的巨人砸进了河水,洇出了大片鲜血。
前方的巨人,差点压在王子身上,爬起来时,双臂更喷出一条条血箭。
他努力抬手,似乎想要运劲闭合伤口。
然而,这些撕裂性的伤口,正好斜切了他的肌肉,血水喷涌的速度太快,劲力却传达不到位。
转眼之间,这个巨人就因为失血过多,脸色苍白的瘫坐在地上,身子逐渐歪倒下去。
“果然不是靠血脉,而是靠自己练出来的,战斗时的力量爆发,才拿捏的那么准。”
楚天舒的天眼波动,早把他们的筋骨强度,探得一清二楚。
特意留他们两个出手,不过是看看,他们两个的招数,有没有可取之处。
“招,还行。人,为虎作倀,该死。”
楚天舒没有再理会那两个巨人,走到了十九王子面前。
十九王子脸上还溅著几滴血,面色惊惶,忽然想到什么,连忙道:“法师,这些奴才冒犯了你,死不足惜。”
“我愿向法师赔礼,我乃大天长王最……”
楚天舒一脚高抬,踩在他的后脑,把他的脸踩进了泥里。
这十九王子好似一条蚂蝗,在地面挣扎起来。
楚天舒的目光则投向了那个文士。
这十九王子,体內药性杂质颇多,筋骨却也没能养得多强,分明是个不学无术的紈絝之辈。
倒是这个文士,被他念力一击,竟然未曾昏倒,也未被迷魂。
同样是打熬筋骨的路子,这个文士,却已经练得气血壮脑,真打起来,实力绝不逊於单独一个巨人。
其意志之强,恐怕还颇有超过。
“大天长国是什么地方?你们分明用的是唐人官话,此处离大唐远吗?”
文士见那王子已经快被闷死,连忙道:“我大天长国,与大唐乃是邻国,王族郑氏,还受过大唐皇帝的册封。”
“邻国、郑氏?”
楚天舒眼神一闪,“你听说过郑回吗?”
文士一惊:“莫非是说昔年南詔国清平官之首,那位郑回郑祖,那正是我王的先人……”
楚天舒脸色微动,心中有了猜测。
“那你听说过当年大唐第一高手海东来,与南詔第一高手段忠约战之事吗?那是哪一年的事情?”
当初楚天舒在这个世界,借用海东来的身份,约战段忠。
这是一件轰动南詔的大事,必然有人记录。
那文士立刻就算了出来。
那件事情,距今已是……
一百零七年!
楚天舒虽有猜测,真正確定之后,心中还是大感奇妙。
他借用令牌所去的世界,时间流速与老家相比,大致都是二比一。
而且,他曾经第二次回到民国,时间流速,依然可以如此换算。
怎么大唐这边,头一回来的时候二比一,这一回来,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
他唤出令牌屏幕,用意念把所有图標都点了一遍,没能触发什么新的功能、解释。
罢了,世界与世界之间的事情,以我现在的水平,还是弄不太懂。
楚天舒继续向文士盘问起这边的情况。
那文士显然很怕楚天舒真把十九王子踩死。
见了楚天舒如今作態,他自觉可能仍有斡旋的余地,於是有问必答。
原来,就在楚天舒约战段忠之后的第二年。
大唐联合南詔攻打吐蕃,已经是捷报频传,不但彻底收復失土,更有进击的胜绩。
吐蕃以举国之力,与之抗衡,战事惨烈之至。
也就在那场大战的战场上,双方军中的高手们,都察觉到了夜空的变化。
他们以隨意的心態,去看夜空时,天上夜色依旧,平平无奇。
可当他们运劲於双目,聚精会神,就可能看见另一层夜空。
浓郁的红光,瀰漫长天,如血般鲜红,却又如晴日晚霞般明灿。
万万千千,斗大的星芒,就高悬在这样炽红的夜空之中。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没过两年,五湖四海,天下各国,但凡实力不俗的人,不管身处在哪里,只要聚精会神,就都能看到那一层灿红的星空。
大唐钦天监等高人,后来揣摩推敲。
认为这层血色星空,非是实有,也非虚有。
那正是上古兵魂的棲身之处,玄之又玄,不可言尽,因为乾坤归位,而重回人间。
但是,上古兵魂失去主人太久,在这样漫长的岁月中,终究也被天地之道,光阴流转,而消磨解体。
只剩下最顽固的那些精粹,宛如星芒,悬掛在血色的星空之上。
这些精粹,除了顽固之外,几乎已经一无是处。
然而,就像泥沙河石的状態,能够反推水脉的运转之態。
这些星芒本质奇异,是被天地之道运转而消磨。
它们如今所构成的星象,所运转的状態,本身就代表了天地之道运转的轨跡,有无穷奥妙在其中。
正常的天地星空,虽然也蕴含奥妙,但其太过繁琐,牵连太广,难以理清头绪。
而这些上古兵魂所化的星芒,就要直白得多。
兵魂是以人之精血餵养,又由一段人心情志,升华而成。
所以,这些兵魂精粹所揭示的天地奥妙,正是与气血、情志密切相关。
百余年来,天下各国,无数人观天研道,开创出诸般全新的武艺秘法,普天之下的武人,一年胜似一年。
又因大唐、吐蕃、南詔、大食、昭武、汗国、西极大秦等,诸强国並立,大爭之世,高歌猛进。
打熬气力的武学,牢牢占据了最大的主流。
大唐论述武学,赞其可以称之为道。
血色星空,是上古先贤的心血遗赠,开示天下,俱受其恩。
又因习武之人,必以深妙拳法心境,方可掌控暴涨之气血,化出万千妙用。
因此,市井百姓,常常將如今武道,称之为心血武道。
把自己练成巨人,就是这心血武道的一个分支。
正常练武之人,气血暴涨的同时,也要不断精炼,掌控力越来越高,超然渐至非人之境。
而另有一部分武人,则认为又要增长气血,又要不断精炼,太过繁琐。
他们决定专心一致,只顾增长气血便好。
反正,气血本就是人之本源生机,增长再多,也会让肉身同步增进,不可能出现气血多到肉身承受不了的情况。
在他们的研究下,终於有了突破体型限制,越长越高的一种武道。
胡人称之为巨人,亦有唐人,称此为“力士秘法”。
修炼此法的人,其实同等时长下,很难战胜那些精炼武道的人物。
但巨人力士的消化虽强,吸收运用却不够细致,不能单以寻常饭菜为食,否则吃喝所耗时间太多,排泄次数也太多。
这反而成为很多公卿贵戚眼中的优点。
只有他们,能调製药膳,精心养炼得起这样的巨人力士,並给这些力士提供上好的兵器甲冑。
精炼武道虽好,但高手太难控制,而巨人力士的依赖性更大,就好拿捏得多。
寻常百姓,一知半解,只知道这些巨人看著格外威武,又能得贵人重用。
因此,对他们儿孙最大的寄望,也不过就是能修成巨人。
那渔民歌谣,正是由此而来。
不过,当今世间,能修到一丈以上的巨人已属上乘。
若真能修到三丈高,那绝对是凤毛麟角的大高手,倒確实没有什么势力敢小看了。
“巨人,还只是一个分支。”
楚天舒听得心中惊奇又欣喜,不禁抬头,看了看天空。
可惜,这白天,是看不到血色星空的。
他心中不禁想起了那个南北朝世界。
这两个世界,类似灵界復甦的標誌性事件,都是天象异变,也都是异变后,过了一百多年。
但是,南北朝世界的皓月污染,让不知道多少人走了弯路,艰难前进。
而这大唐世界的星空,上古先民的馈赠,却为所有人平等地提供指引。
“还得是祖宗爭气啊。”
“但是,老郑当年,既心怀故土,又心怀南詔国民,那么爭气的一个人,现在就剩这种子孙吗?”
楚天舒看著脚下的十九王子。
郑回的重孙子,篡了南詔国王位之后,自立了这个“大天长”国。
头几年他还励精图治,最近这些年已经是个笑话了,昏庸无道,刚愎自用,奢侈无度。
这十九王子,还是如今国主最宠爱的儿子,就教导成了这么个德性,已可见一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