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你与虎谋皮,我请君入瓮
观音山,就在苏州城西。
通往山中的道路,被几队禁军将士隔断,也隔绝了外人窥探山中的目光。
山中谷地,已经平整出了大片的空地,而空地之中,又额外修建和挖掘了许多的工事。
当薄薄的晨雾还未被阳光彻底驱散,已经有三十六名赤膊的汉子,在空地的一头站定。
汪直,也就是汪铁棒,也站在其中。
随着一声哨响,汪直脚掌在地上猛地一蹬,蹬起的尘埃还未落地,他已一马当先地急速前冲。
足尖一点,整个人腾空而起,飞过壕沟,不见停顿地从一道矮墙上轻巧越过。
在如灵猴一般从一根本该让人摇摇欲坠的圆木上一踏而过后,他望着面前的高墙,速度不减,顺势膝盖微屈弹起,整个人便一冲而起,伸手扣住了高墙的顶,手臂上肌肉瞬间一紧,压榨出这些日子充足油水下所储存的体力,将整个人拉上了墙头,而后灵巧跃下。
倒抓在撑开的麻绳网上,下方便是浑浊的泥浆,他手脚并用,飞快地爬了过去.
汗水顺着发梢悄然滴落,但汪直的眼神,就和他的名字一样,直勾勾地盯着前方的每一处障碍。
就在他一路向前时,在他的右手边,一个少年也已经追了上来。
汪直扭头看了一眼,嘿嘿一笑,脚底猛地发力,身形如神箭手射出的利剑,精准地从土墙上一个圆形孔洞中穿过,而后顺势在地上一滚,几乎不带减速地飞奔向目的地,一把夺下了象征着优胜者的旗杆。
而方才那个少年,几乎就在他拔走小旗的下一瞬,将手抓向了插旗处。
汪直朝着他得意地挑了挑眉,少年也不颓丧,和汪直一起走到旁边,瘫在一旁的草地上,“下一次,我就能超过你了。”
汪直听了,没有嘲讽,因为他知道,这小子没说大话。
刚来的时候,虽然大家都不懂这些技巧,但像他这种人,多少有点蛮力在身上,虽然笨拙点,但也不难。
但身边这小子,比他们晚来两三天,细皮嫩肉的,一开始什么都不成,教头甚至直接让他回去,不行就去炊事班烧火做饭去。
结果,这小子是真狠得下心,没日没夜地练,那狠劲儿看得众人都嘴角抽抽。
也自然地,进步飞快,在把一身白肉生生练成麦色的同时,实力也已经出类拔萃,基本能跟汪直旗鼓相当了。
但都是年轻人,心头认可,嘴上却绝对不可能服输。
汪直哼了一声,“就你会变厉害?我就不知道练?等着吧,下次还是你输!”
少年笑了笑,正要说什么,忽然一声尖厉的铜哨响起。
二人面色一变,立刻一个鲤鱼打挺从地上弹起,匆匆来到集合点列队。
山谷各处,也纷纷有人出现,如一条条小溪,汇入中央。
凌岳站在一处木台之上,看着眼前横平竖直的队伍,心头忍不住生出一种震撼与满足。
他真的很难想象,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自己居然就真的将一群流民练成了这般模样。
从响应、到阵列、再到那一张张精神完足眼神坚定的面容,任谁看了,不得说一句好兵?
虽然还没经历实战的检验,但是凌岳已经有了十足的信心,用这一支兵,打出一场震铄江南的仗!
“你们在这儿,已经练了四十多日!这些日子里,肉食管够,吃饱穿暖,银钱兑现,本将,可有亏待过你们?”
“没有!”
整齐而严肃的呼喊,在山谷中回荡。
“你们练了这么久,日头晒过,大雨淋过,在泥浆里打过滚,在草丛里藏过身,被教头踹过,被同伴笑过,终于练就了一身本事,你们想不想看看你们的本事到底他娘的有多强?”
“想!”
“你们都是无权无势的普通人,你们的父辈,甚至有些连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资格都没有!你们自小便仰望着那些高门子弟,看他们作威作福,大鱼大肉,而你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你们,还想你们的子女,今后还过这样的日子吗?”
“不想!”
“眼下,就有一场恶战,在前方等着,你们可以不去,本将会将你们安全放走,你们继续去过你们以前的日子,你们也可以选择跟本将走!去建功立业,去成为大梁最精锐的刀,劈开大梁最深邃的黑暗!而后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你们去还是不去?”
“去!去!去!”
喊声夹带着如草芥破土向阳的冲劲,震耳欲聋。
声音在山谷中激荡,热血在心头澎湃。
“一炷香的时间,收拾东西,交给军需官登记,而后在此列队,本将,带你们.”
凌岳的目光扫过众人的脸,缓缓吐出两个铿锵有力的字。
“杀人!”
解散之后,汪直和身旁的少年,一起朝着营房走去。
每一次瞧见营地中这些灰白色的屋子时,汪直都觉得震撼。
这屋子,是他亲眼见到,就了三五天时间便盖好了的,一排排整齐划一,就像田里的垄沟一样。
而且坚如磐石,不怕水火,实在是太神奇了。
若是自己家里,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那可真是做梦都能笑醒。
二人一路来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排营房,找到了十八号房间。
一间一丈见方的房子,搭起两张大通铺,一共住了八个人。
按说这条件足够差了,但就如方才汪直的所言,不怕风雨侵袭,不怕水火之灾,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就已经是极其好的了。
“嘿嘿,宋徽,你没机会了。”
汪直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得意地朝一旁的少年扬了扬下巴。
和他同住一屋的少年哼了一声,“那咱们就比比接下来谁杀的人多。”
汪直嘴角扯了扯,不知道这狗东西对杀人这事儿怎么这么执着,动不动就挂在嘴边。
“怕了?”宋徽像是瞧出了汪直的心思,挑眉鄙夷道。
“我怎么可能怕!”汪直胸脯一挺,“练了这么久,为的不就是上阵杀敌嘛!老子是要像将军说的那样,封.封.”
“封妻荫子,封侯拜相。”宋徽开口提醒。
汪直连忙点头,“对对对!封妻荫子,封侯拜相!宋徽,到时候咱们一起,封妻荫子,封侯拜相!”
宋徽愣了一下,轻轻嗯了一声,“好。”
他看着手中的包裹,心头却没想过任何封侯拜相的画面,而是浮现出林满那张让他“日夜思念”的脸。
中条三郎,是一个倭寇头子。
手底下近千人的他,是南京省最大的倭寇势力,也是当初镇海卫那场倭乱的罪魁祸首。
此刻的他,已经来到了太湖畔的一处水泊之中,和手下一起望向远方繁华的城池,等待着进攻的时间。
一旁的心腹手下目光贪婪地望向那片锦绣之地,忍不住开口感慨,“将军,没想到,咱们居然有机会打进苏州城。”
特意让手下以将军称呼自己的中条三郎闻言轻笑,“只要咱们越来越强,还会有更多机会的。”
“苏州可算是深入腹地了,这一次,那帮人不把钱给够,咱们可不答应。”
“那是自然,既然要让本将军帮忙办事,不出点血怎么行。更何况,只收他们的钱哪够。”
中条三郎眼中闪过一丝残忍,“咱们好不容易进一趟苏州城,空着手走岂不是太对不起他们的美意了!”
手下眉头一挑,瞬间明白了中条三郎的意思,登时连连点头,“不错,听说苏州这些士绅豪商,个顶个的有钱着呢,那些娘们儿也是又白又软,嘿嘿”
看着手下的脸上荡起猥琐的笑,中条三郎望着苏州城,心头的火悄然烧了起来。
时间一晃,便来到了五月三十日。
白天,洪成的使者再一次面见了中条三郎,再度确认了晚上的目标以及双方之间如何配合的细节。
当夜幕降临,中条三郎带着人,悄悄钻出了水泊,直奔苏州而去。
(本章完)
观音山,就在苏州城西。
通往山中的道路,被几队禁军将士隔断,也隔绝了外人窥探山中的目光。
山中谷地,已经平整出了大片的空地,而空地之中,又额外修建和挖掘了许多的工事。
当薄薄的晨雾还未被阳光彻底驱散,已经有三十六名赤膊的汉子,在空地的一头站定。
汪直,也就是汪铁棒,也站在其中。
随着一声哨响,汪直脚掌在地上猛地一蹬,蹬起的尘埃还未落地,他已一马当先地急速前冲。
足尖一点,整个人腾空而起,飞过壕沟,不见停顿地从一道矮墙上轻巧越过。
在如灵猴一般从一根本该让人摇摇欲坠的圆木上一踏而过后,他望着面前的高墙,速度不减,顺势膝盖微屈弹起,整个人便一冲而起,伸手扣住了高墙的顶,手臂上肌肉瞬间一紧,压榨出这些日子充足油水下所储存的体力,将整个人拉上了墙头,而后灵巧跃下。
倒抓在撑开的麻绳网上,下方便是浑浊的泥浆,他手脚并用,飞快地爬了过去.
汗水顺着发梢悄然滴落,但汪直的眼神,就和他的名字一样,直勾勾地盯着前方的每一处障碍。
就在他一路向前时,在他的右手边,一个少年也已经追了上来。
汪直扭头看了一眼,嘿嘿一笑,脚底猛地发力,身形如神箭手射出的利剑,精准地从土墙上一个圆形孔洞中穿过,而后顺势在地上一滚,几乎不带减速地飞奔向目的地,一把夺下了象征着优胜者的旗杆。
而方才那个少年,几乎就在他拔走小旗的下一瞬,将手抓向了插旗处。
汪直朝着他得意地挑了挑眉,少年也不颓丧,和汪直一起走到旁边,瘫在一旁的草地上,“下一次,我就能超过你了。”
汪直听了,没有嘲讽,因为他知道,这小子没说大话。
刚来的时候,虽然大家都不懂这些技巧,但像他这种人,多少有点蛮力在身上,虽然笨拙点,但也不难。
但身边这小子,比他们晚来两三天,细皮嫩肉的,一开始什么都不成,教头甚至直接让他回去,不行就去炊事班烧火做饭去。
结果,这小子是真狠得下心,没日没夜地练,那狠劲儿看得众人都嘴角抽抽。
也自然地,进步飞快,在把一身白肉生生练成麦色的同时,实力也已经出类拔萃,基本能跟汪直旗鼓相当了。
但都是年轻人,心头认可,嘴上却绝对不可能服输。
汪直哼了一声,“就你会变厉害?我就不知道练?等着吧,下次还是你输!”
少年笑了笑,正要说什么,忽然一声尖厉的铜哨响起。
二人面色一变,立刻一个鲤鱼打挺从地上弹起,匆匆来到集合点列队。
山谷各处,也纷纷有人出现,如一条条小溪,汇入中央。
凌岳站在一处木台之上,看着眼前横平竖直的队伍,心头忍不住生出一种震撼与满足。
他真的很难想象,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自己居然就真的将一群流民练成了这般模样。
从响应、到阵列、再到那一张张精神完足眼神坚定的面容,任谁看了,不得说一句好兵?
虽然还没经历实战的检验,但是凌岳已经有了十足的信心,用这一支兵,打出一场震铄江南的仗!
“你们在这儿,已经练了四十多日!这些日子里,肉食管够,吃饱穿暖,银钱兑现,本将,可有亏待过你们?”
“没有!”
整齐而严肃的呼喊,在山谷中回荡。
“你们练了这么久,日头晒过,大雨淋过,在泥浆里打过滚,在草丛里藏过身,被教头踹过,被同伴笑过,终于练就了一身本事,你们想不想看看你们的本事到底他娘的有多强?”
“想!”
“你们都是无权无势的普通人,你们的父辈,甚至有些连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资格都没有!你们自小便仰望着那些高门子弟,看他们作威作福,大鱼大肉,而你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你们,还想你们的子女,今后还过这样的日子吗?”
“不想!”
“眼下,就有一场恶战,在前方等着,你们可以不去,本将会将你们安全放走,你们继续去过你们以前的日子,你们也可以选择跟本将走!去建功立业,去成为大梁最精锐的刀,劈开大梁最深邃的黑暗!而后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你们去还是不去?”
“去!去!去!”
喊声夹带着如草芥破土向阳的冲劲,震耳欲聋。
声音在山谷中激荡,热血在心头澎湃。
“一炷香的时间,收拾东西,交给军需官登记,而后在此列队,本将,带你们.”
凌岳的目光扫过众人的脸,缓缓吐出两个铿锵有力的字。
“杀人!”
解散之后,汪直和身旁的少年,一起朝着营房走去。
每一次瞧见营地中这些灰白色的屋子时,汪直都觉得震撼。
这屋子,是他亲眼见到,就了三五天时间便盖好了的,一排排整齐划一,就像田里的垄沟一样。
而且坚如磐石,不怕水火,实在是太神奇了。
若是自己家里,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那可真是做梦都能笑醒。
二人一路来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排营房,找到了十八号房间。
一间一丈见方的房子,搭起两张大通铺,一共住了八个人。
按说这条件足够差了,但就如方才汪直的所言,不怕风雨侵袭,不怕水火之灾,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就已经是极其好的了。
“嘿嘿,宋徽,你没机会了。”
汪直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得意地朝一旁的少年扬了扬下巴。
和他同住一屋的少年哼了一声,“那咱们就比比接下来谁杀的人多。”
汪直嘴角扯了扯,不知道这狗东西对杀人这事儿怎么这么执着,动不动就挂在嘴边。
“怕了?”宋徽像是瞧出了汪直的心思,挑眉鄙夷道。
“我怎么可能怕!”汪直胸脯一挺,“练了这么久,为的不就是上阵杀敌嘛!老子是要像将军说的那样,封.封.”
“封妻荫子,封侯拜相。”宋徽开口提醒。
汪直连忙点头,“对对对!封妻荫子,封侯拜相!宋徽,到时候咱们一起,封妻荫子,封侯拜相!”
宋徽愣了一下,轻轻嗯了一声,“好。”
他看着手中的包裹,心头却没想过任何封侯拜相的画面,而是浮现出林满那张让他“日夜思念”的脸。
中条三郎,是一个倭寇头子。
手底下近千人的他,是南京省最大的倭寇势力,也是当初镇海卫那场倭乱的罪魁祸首。
此刻的他,已经来到了太湖畔的一处水泊之中,和手下一起望向远方繁华的城池,等待着进攻的时间。
一旁的心腹手下目光贪婪地望向那片锦绣之地,忍不住开口感慨,“将军,没想到,咱们居然有机会打进苏州城。”
特意让手下以将军称呼自己的中条三郎闻言轻笑,“只要咱们越来越强,还会有更多机会的。”
“苏州可算是深入腹地了,这一次,那帮人不把钱给够,咱们可不答应。”
“那是自然,既然要让本将军帮忙办事,不出点血怎么行。更何况,只收他们的钱哪够。”
中条三郎眼中闪过一丝残忍,“咱们好不容易进一趟苏州城,空着手走岂不是太对不起他们的美意了!”
手下眉头一挑,瞬间明白了中条三郎的意思,登时连连点头,“不错,听说苏州这些士绅豪商,个顶个的有钱着呢,那些娘们儿也是又白又软,嘿嘿”
看着手下的脸上荡起猥琐的笑,中条三郎望着苏州城,心头的火悄然烧了起来。
时间一晃,便来到了五月三十日。
白天,洪成的使者再一次面见了中条三郎,再度确认了晚上的目标以及双方之间如何配合的细节。
当夜幕降临,中条三郎带着人,悄悄钻出了水泊,直奔苏州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