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还有惊喜?
卫王和朱俊达的谈话,并没有持续很久。
对朱俊达来说,虽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但终究是一次屈辱的求和,不可能像盐帮的代表那样,没心没肺地跟卫王畅饮长谈,喝得五迷三倒的。
对卫王也一样,他同样没心思跟一个注定不可能投靠他的人多说什么。
多说多错不谈,他还迫不及待地想要跟齐政分享这个喜悦。
所以,等将朱俊达送走,他便迫不及待地让人叫来了齐政。
哦,不对,是请!早就是请了!
当齐政的身影出现在卫王的房间,迎接他的就是一团冲来的黑影。
也就是田七当即沉声提醒了一句【是殿下】,齐政才忍住了踹向对方后半生幸福起点的脚。
卫王一个超乎当前礼节范畴的熊抱,拍了拍齐政的后背,又捶了捶齐政的胸口,喜形于色,“齐政,你真是太厉害了,这都被你做到了!”
齐政笑着道:“还是殿下的身份和形象起了作用,让朱会长知道了您的决心,在反复衡量之后,选择了止损。”
卫王也慢慢冷静下来,但依旧笑容满面地请齐政入座,面带回忆的感慨,“想当初,你我初见,你跟我说,别慌,这一局能赢,我说实话,我以为你只是安慰我。”
“而后你跟我说的什么要抢夺战略主动权,要造势,要给他们做局,说了一大堆。老实讲,我的确有了拨云见日之感,明晰了未来的方向,但根子里,我是不太信能够全部实现的,但你言之凿凿,我又别无可选,便也只能放手一搏。”
他看向齐政,“如今看来,你所说的一件件,一样样,全部都按照你的计划实现了。齐政,你真的是天纵奇才啊!诸葛武侯自比管仲乐毅,我看你之才华,亦不在诸葛武侯之下!当今天下之卧龙凤雏,唯你一人!”
齐政连忙避席起身,“殿下此言太过了,在下万万受不起。”
“诶,跟你说过多少次,你我之间不要这样。我不叫你先生,你也不许客套。”
卫王只当是齐政谦虚,连忙示意齐政坐下,然后笑着从怀中取出名单递给齐政,“如今,咱们就按照这份名单来?”
齐政接过,扫了一眼,笑着道:“殿下之前不是一直担心人手不够,后续行动不好开展嘛,如今有了江南商会的配合,只需要派几队沉稳的人,巡视一圈,按名单抓人,此番巡抚江南,基本就能够交差了。”
卫王点了点头,但旋即又苦笑一声,轻轻叹了口气。
齐政轻声道:“殿下可是觉得不甘?”
卫王嗯了一声,“就知道瞒不过你。”
齐政缓缓道:“殿下是觉得,咱们好不容易拿到现在的主动权,就这么算了,实在太过可惜了?”
“是啊。”
“但是殿下再想想,如果继续斗下去,江南集团可并非任我们拿捏,我们想实现我们的全部计划,也不容易。对江南集团而言,这是止损,对我们而言,这又何尝不是见好就收,落袋为安?”
齐政看着卫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殿下不觉得朱俊达能够干脆利落地做出这等壮士断腕的决定,更显得他和江南商会所谋甚大,更难对付吗?”
卫王悚然,缓缓点头,“的确是我把事情想简单了。”
齐政笑着摆了摆手,“殿下也无需如此紧张,此事对我们来说,终究是大好事。饭一口口地吃,路一步步地走,毕竟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卫王下意识地点头,然后猛地一愣,看着齐政,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等下意识飚出一句名言的齐政反应过来,也不由笑了起来。
卫王笑了一阵,缓缓擦了擦眼角,“没想到你说话也能有这么滑稽的时候,我还以为你永远都是智珠在握,一本正经呢!”
等说笑一会儿,他深吸了一口气,“好了好了,说正事儿吧,下一步怎么办?”
齐政轻轻抖了抖手中的那份名单,“很简单,在这份名单的指引下,殿下先挑五个人,要求听话第一,机变第二,不要自作聪明,不要横生枝节,制定出五条路线,带着队伍去走个过场,切实了解一下当地民情,搜集相关情报,顺带看看能不能招揽一些人才,然后按照这上面的名单抓人,这就算是完成了此番巡抚的头等任务。”
“其次,南京省这边,有陆大人在,应该可以相互配合,慢慢巩固殿下在南京省的势力,同时培养挖掘一批人,今后为殿下所用。”
卫王听了忍不住打断道:“你真的觉得陆老大人能够起复担任南京巡抚?”
齐政啧了一声,“这事儿的确是我的猜测,但我感觉八九不离十,应该能猜对。”
“哦另外,还有。”
齐政看着卫王,“如果在下猜得对,陛下真的能够不给殿下赏赐,殿下届时的表演一定要到位,错愕一定要有,但绝对不能露出不忿。”
卫王不禁面露疑惑,“这个我有些没懂啊!按照你的说法,父皇如果大张旗鼓地赏赐我,给出了对等甚至于超出规格的赏赐,那就是把我架在火上烤,说明没有对我进一步看重的意思。”
“如果只是寻常赏赐,可能就是和以前一样不受宠,也可能是想保护我。可如果给出十分寒酸的赏赐,那就是刻意地保护我,并且给朝堂上的一些顶尖的聪明人释放些许信号,向我靠拢,基本就可以确认父皇对我的态度,以及我们谋取大事的前景。”
他认真地看着齐政,“但是,如果是那样,我一点都没有不忿和气恼,是不是装得太过了?太虚伪了?”
齐政微微一笑,“殿下仔细想想,陛下真的会在意你的伪装吗?他是要选一个能在如今这样的局面,维系社稷的接班人,而不是选一个道德楷模。”
“更何况,若是陛下得知殿下已经猜中了他如此行事的目的,他会不会更欣慰,觉得自己选对了人呢?”
卫王缓缓点头,虽然他仍旧觉得有些冲击固有观念,但齐政用这么多事实证明的能力,是他暂时不会去质疑的。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后续的事情,齐政便起身告辞,打算趁着没事,带着誊抄好的名单,去拜访一下陆十安,顺便请他详细指点一下名单上的情况。
反正陆十安睡得晚,没有熬老头儿的担忧。
卫王打算和齐政一道,齐政想了想,“在下建议殿下暂时等等,不要暴露你与陆老大人的关系,能瞒一会儿算一会儿吧。当然,只是建议,也没多大的事儿。”
卫王想了想,“算了,就听你的,再等等吧。”
于是齐政点头告辞,看着齐政的背影,卫王还真有了几分不舍的感觉。
这感觉自然跟情爱无关,只是觉得有齐政在,一切都那么安心,少了他,生怕有点什么突发之事,应对不来一样。
意识到这一点,向来坚毅刚直的卫王赶紧甩了甩脑袋,试图将这份依赖心思甩掉。
回到了房间,他拿起那份名单又瞅了瞅,再想到来江南之前自己的彷徨和担忧,这嘴角渐渐就压不住了。
正美着,忽然田七匆匆推门走入,“殿下,宫里来人了!”
卫王面色一变,猛地起身,迎出门去。
刚走到院子,便瞧见了风尘仆仆的宫中内侍。
“奴婢董世见过卫王殿下。”
卫王礼数上自然没毛病,笑着扶了一下,“董公公切莫多礼,一路辛苦。”
“都是为了朝廷办事,谈不上。殿下,陛下有旨,咱们先宣旨?”
卫王连忙站定,董世面色一肃,“陛下有旨,卫亲王接旨!”
“儿臣在。”
董世从怀中掏出一份卷轴,展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安民之重,首在亲贤。咨尔皇六子卫亲王靖,毓秀天潢,含章帝系。前命巡抚江南,安定民生。尔能整肃流民、疏浚河道、克定倭寇之凶、扶镇苏州之危。朕心嘉悦,特颁殊锡。
兹赐:内帑白银六千两、苏州织造局织金云凤纻丝十六匹、忠孝果毅青玉螭钮章一方。尔靖忠勤体国,克振天家之威严,是为宗室之表率。钦哉!天德十九年六月初九日!”
嘴上念着,董世的目光却一直没离开过卫王的脸,瞧见了他听完圣旨之后,脸上那由衷的错愕,和旋即的平静。
嗯?
竟然没有不满?
要知道,这旨意,就连政事堂的相公都觉得有些太寒碜了,还专门回去找了陛下。
结果陛下直接摆了摆手,“父亲叫儿子去办点事儿,给块吃就行了,他还能跟朕计较不成,就这么定了。”
可卫王殿下竟然没有半点不满?
这是不受宠久了已经习惯了吗?
若是楚王或者齐王做下这等功绩,那赏赐怕是都能上天吧?
果然是人与人不同命啊!
皇子和皇子之间,也不能比啊!
想到这儿,董世的语气也柔和了不少,“殿下,接旨吧?”
卫王点头,“儿臣领旨!”
说着接过圣旨,带着眼底的一丝失望强笑道:“董公公一路辛苦,本王这就吩咐人准备洗漱,稍后设宴为公公接风。”
董世点头,“那就先谢过殿下了,不过奴婢还有事情需要先去办了。”
卫王心头一动,“可需本王帮忙?”
“听说前兵部左侍郎陆十安陆大人正在苏州城中,烦请卫王殿下派人带个路,陛下也有旨意给他。”
卫王心头瞬间剧震,面露惊愕。
这一次,却不是装的。
与此同时,梦安客栈之中,陆十安和齐政正端着酒杯,对坐在房中。
陆十安一脸嫌弃地举起酒杯,“行了,名单我也跟你讲了,喝完这一杯,你赶紧回去吧。”
“再聊会儿嘛!”
“你是真想老夫早点死是吧?老夫死了你也继承不到一文钱的遗产,别费那个心了!”
听见这嘴毒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的言语,齐政只能扯了扯嘴角,“咱俩再商量一下您老当了南京巡抚之后的事。”
“齐政!”
陆十安面色一肃,“这朝廷封疆大吏的任命,也是你能胡乱揣测的?你真觉得你跟苏州这帮官吏士绅斗了一盘就能小觑朝堂诸公,乃至揣摩清楚陛下的心思了?老夫告诉你,不要小觑了天下英雄!”
陆十安这话,更多的是对一个看重后辈的提醒与敲打,故而齐政也没生气。
他只是一脸委屈,“晚辈可没有小觑天下英雄啊!晚辈是真的觉得您老很合适。”
“你觉得有个屁用!”
陆十安翻了个白眼,感慨道:“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这天底下从来就没有非谁不可的说法!”
齐政点头,“那是自然,但有时候,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总会有最合适的人选的。”
“比如现在,天时是苏州方乱,急需有可靠之人坐镇,否则赋税核心失稳,与国不利。”
“地利则是,您老就是江南之人,熟知南京乃至江南诸事,且当前就身在苏州,再合适不过。”
“至于人和。”
齐政微微一笑,“最近晚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晚辈记得卫王殿下曾说,他来苏州,宁妃娘娘为他推荐了三位大才,说可拉拢为臂膀,其中一个就是您?”
陆十安点了点头,提醒道:“宁妃娘娘在宫中可不受宠,她若能把枕边风吹到这个程度,让老夫当上南京巡抚,卫王殿下也不会一直不受宠信了。”
齐政笑了笑,“既然如此,那么宁妃娘娘也想必没什么势力,她又久居深宫,那她是如何知道您,甚至知道沈千钟这种苏州本地人都不知道的人呢?她又如何敢向卫王殿下推荐的呢?”
陆十安浑身一震。
他听懂了!
是啊!宁妃娘娘既然没有什么势力,和自己也没什么交集,那为什么清楚自己的情况,还敢将自己举荐给她儿子?
更关键的是沈千钟,别说是远在深宫之中的宁妃娘娘,就算是他,在苏州这么久,也是此番胜利之后,才从齐政口中得知沈千钟居然一直自囚于钟玉阁顶楼。
宁妃娘娘怎么可能知道!
那么答案就很显然了。
自己这个人,是陛下安排给卫王的。
只不过借由了宁妃娘娘转述。
也是,面对江南这么复杂的局面,陛下怎么可能随便派个没有实力的皇子就动手,那跟去问古堂抽奖听天由命有什么区别?
他们三个,程硕负责士林声望,他负责政务公务,沈千钟负责谋划布局,三个人通力合作,是有可能帮卫王赢下这一局的。
只是没想到这活儿都让齐政一个人干了,还他娘的干成了。
但若是如此,恐怕自己就是简在帝心了?
那么,齐政的猜测还真的有可能?
正当他如此想着的时候,在围墙上放哨的老莫无声跃下,推开房门,“有人来了。”
陆十安和齐政瞬间起身,走出房间,便听到了田七的声音,“陆大人,朝廷有旨意到了。”
陆十安骇然地看着齐政。
齐政微微一笑,小声提醒道:“朝廷旨意可怠慢不得。”
陆十安当然知道,连忙压着心绪上前,朝着董世一礼,“老臣陆十安,见过天使。”
“陆大人不必多礼,咱们先宣旨吧?”
陆十安连忙命人摆上香案,跪地听旨。
董世展开圣旨,开口念诵: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绍膺景命,统御四极。兹者倭夷犯顺,苏州巨镇竟遭荼毒。前南京巡抚马有昌、苏州知府林满身罹锋镝,命绝刀兵。朕每览此报,中夜辗转。”
“原兵部左侍郎陆十安,器识宏远,沉毅善谋特起复尔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京全省十府一州之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赐尔便宜行事.”
“当今海波未靖.尔其勉之!钦哉。天德十九年六月初九日!”
等董世念完,陆十安强压下心头的震撼,朗声道:“臣陆十安,领旨!”
董世将手中圣旨一合,笑着道:“恭喜陆大人了。”
陆十安客套两句,按照规矩,随手附送上了一张银票,董世笑容更是可掬,“谢陆大人赏,奴婢就跟着沾沾喜气了。”
送走董世,陆十安回到小院,看着齐政那张笑吟吟的脸,忍不住骂了一句,“你他娘的真是个妖孽!”
一重重的惊喜,满眼在卫王派系的每一个人脸上。
就连周家和沈家也不例外。
手握巨款的卫王,直接给了周家三十万两的分红赏赐。
而对沈家,则是在以高昂的价格,支付了数十万两的所有水泥货款之后,也额外给予了三十万两的分红赏赐。
主打的就是一个跟着我,不白干,不吃亏,能吃肉!
原本流动性略显枯竭的沈家,瞬间便缓了过来。
紧接着,卫王也派人请来了凌岳,在翌日的傍晚,趁着日头稍缓,和齐政一道登上了竣工的大堤。
“夏汛到了,事情基本做得差不多了,剩下就是一些零碎的活计,以及那边流民小镇的一些修缮事宜了。”
卫王开口为二人讲述着如今情况。
齐政和凌岳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瞧见了一片以青灰色为主的建筑。
原本在苏州城西的窝棚都不在了,流民们基本都搬进了那边自己亲自建起来的屋子。
卫王笑了笑,“如今这些房子,都是流民住着,他们好些人还不想搬呢!”
齐政轻叹一声,“这也正常,对他们来说,有属于自己的坚固的房子,已经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了。但终究是要搬的,那个位置,周边没有耕作,也没有作坊,对流民来说没有生计,只是聚集在那儿容易生出祸患。”
“殿下可以考虑在苏州近郊,容易找到活计的地方,再修一处聚居点,分配给流民之中表现最好的人,具体是卖是送,咱们回头再合计合计,主要还是得先替他们解决生计问题。”
卫王点头,“是啊,没有生计,终究是不能持续的,不过经过先前之事,苏州的士绅豪商们倒是老实了许多,这几日,有不少人在跟我提这个事情了。”
“你们俩找我来,是让我听你们说这些破事儿的吗?”
一直默默听着的凌岳不耐烦地开口。
倒不是他觉得这事儿不重要,而是这事儿压根不需要他在就能聊。
卫王也无语地看了他一眼,“你急个什么。这次找你来,主要是想跟你说说,接下来巡视周遭的事情。”
“我们初步打算是分作五队,你的人,要负责进行护卫和处置一些极端情况。你觉得怎么安排合适?”
凌岳稍作思量,“每队一百人,二十名禁军,外加八十名流民军,剩下还能留下三百人,护卫山中据点,随时可以接应苏州城。”
卫王点了点头,算是认下了这个决定,“但我还有个麻烦,就是之前文会那帮学子,如今跟着程先生也学习了将近两月,不可能一直放在程府,你们说该如何安排这些人?书院我没路子,勉强送进去怕也是被打压,带在身边,我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
齐政笑了笑,“殿下要的是能做事会做事的实干之才,而不是满口之乎者也的腐儒,既然如此,不妨将他们放进巡视的队伍里,还能帮着出点文墨之力,多看多学,回来一人交一份感想,殿下从中选取合格之人,带回京城。”
“至于那些不合格的,就赏点银钱,以供他们后续求学,也算不负相识一场,今后若有缘法,自会再见。”
卫王一听,大喜之下连连点头,“这样好!”
他感慨地看着齐政,“怎么什么事儿到了你的手上,就能这么轻松地迎刃而解呢!”
齐政摆了摆手,正要谦虚,凌岳却轻哼一声,“倒也不尽然。”
他朝着一旁的几处建筑努了努嘴,“要是有些人没将那批生丝泡了水,两个仓库加一起可是足足六七千石的生丝,那又得是多大一笔钱啊!结果只收回了十二万两,这算是失误吧?”
他所指的方向,正是陈家洼的那两个仓库。
当日齐政利用马有昌等人偷偷派出来的掘堤之人,顺势将这一处堤坝掘开一小段,将两个仓库都淹了,最后还逼迫洪成收购了周家仓库的生丝。
当时看起来是挺解气,但现在说来,凌岳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如果这些生丝都正常,洪家没了,顺势抄家过来,可是能多出来不少的合用生丝的。
卫王立刻替齐政解围道:“凌岳,你岂能这么说呢,做事情,是一环扣一环的,必要的牺牲都没有,如何取信于人,如何赢得最大的胜利。”
凌岳瘪了瘪嘴,“我也没说不对,我对这小子也挺佩服,只不过你话说太满了。”
齐政闻言微微一笑,“凌将军,这些生丝也不是全部报废了嘛!”
凌岳眉头一挑,“咋了,泡了水发了霉的生丝你还有办法,你真是神仙下凡啊?”
一听这话,卫王登时精神一振,目光灼灼地看着齐政。
而齐政的神色也立刻古怪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凌岳。
凌岳心头一惊。
而就在这时,一匹快马匆匆而至,沈家大公子沈霆翻身下马,冲上堤坝,先朝几人问候之后,激动地看着齐政,“齐公子,成了!你说的法子果然有效,我们方才试了,那些泡水的生丝,都能够恢复七八成!”
(本章完)
卫王和朱俊达的谈话,并没有持续很久。
对朱俊达来说,虽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但终究是一次屈辱的求和,不可能像盐帮的代表那样,没心没肺地跟卫王畅饮长谈,喝得五迷三倒的。
对卫王也一样,他同样没心思跟一个注定不可能投靠他的人多说什么。
多说多错不谈,他还迫不及待地想要跟齐政分享这个喜悦。
所以,等将朱俊达送走,他便迫不及待地让人叫来了齐政。
哦,不对,是请!早就是请了!
当齐政的身影出现在卫王的房间,迎接他的就是一团冲来的黑影。
也就是田七当即沉声提醒了一句【是殿下】,齐政才忍住了踹向对方后半生幸福起点的脚。
卫王一个超乎当前礼节范畴的熊抱,拍了拍齐政的后背,又捶了捶齐政的胸口,喜形于色,“齐政,你真是太厉害了,这都被你做到了!”
齐政笑着道:“还是殿下的身份和形象起了作用,让朱会长知道了您的决心,在反复衡量之后,选择了止损。”
卫王也慢慢冷静下来,但依旧笑容满面地请齐政入座,面带回忆的感慨,“想当初,你我初见,你跟我说,别慌,这一局能赢,我说实话,我以为你只是安慰我。”
“而后你跟我说的什么要抢夺战略主动权,要造势,要给他们做局,说了一大堆。老实讲,我的确有了拨云见日之感,明晰了未来的方向,但根子里,我是不太信能够全部实现的,但你言之凿凿,我又别无可选,便也只能放手一搏。”
他看向齐政,“如今看来,你所说的一件件,一样样,全部都按照你的计划实现了。齐政,你真的是天纵奇才啊!诸葛武侯自比管仲乐毅,我看你之才华,亦不在诸葛武侯之下!当今天下之卧龙凤雏,唯你一人!”
齐政连忙避席起身,“殿下此言太过了,在下万万受不起。”
“诶,跟你说过多少次,你我之间不要这样。我不叫你先生,你也不许客套。”
卫王只当是齐政谦虚,连忙示意齐政坐下,然后笑着从怀中取出名单递给齐政,“如今,咱们就按照这份名单来?”
齐政接过,扫了一眼,笑着道:“殿下之前不是一直担心人手不够,后续行动不好开展嘛,如今有了江南商会的配合,只需要派几队沉稳的人,巡视一圈,按名单抓人,此番巡抚江南,基本就能够交差了。”
卫王点了点头,但旋即又苦笑一声,轻轻叹了口气。
齐政轻声道:“殿下可是觉得不甘?”
卫王嗯了一声,“就知道瞒不过你。”
齐政缓缓道:“殿下是觉得,咱们好不容易拿到现在的主动权,就这么算了,实在太过可惜了?”
“是啊。”
“但是殿下再想想,如果继续斗下去,江南集团可并非任我们拿捏,我们想实现我们的全部计划,也不容易。对江南集团而言,这是止损,对我们而言,这又何尝不是见好就收,落袋为安?”
齐政看着卫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殿下不觉得朱俊达能够干脆利落地做出这等壮士断腕的决定,更显得他和江南商会所谋甚大,更难对付吗?”
卫王悚然,缓缓点头,“的确是我把事情想简单了。”
齐政笑着摆了摆手,“殿下也无需如此紧张,此事对我们来说,终究是大好事。饭一口口地吃,路一步步地走,毕竟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卫王下意识地点头,然后猛地一愣,看着齐政,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等下意识飚出一句名言的齐政反应过来,也不由笑了起来。
卫王笑了一阵,缓缓擦了擦眼角,“没想到你说话也能有这么滑稽的时候,我还以为你永远都是智珠在握,一本正经呢!”
等说笑一会儿,他深吸了一口气,“好了好了,说正事儿吧,下一步怎么办?”
齐政轻轻抖了抖手中的那份名单,“很简单,在这份名单的指引下,殿下先挑五个人,要求听话第一,机变第二,不要自作聪明,不要横生枝节,制定出五条路线,带着队伍去走个过场,切实了解一下当地民情,搜集相关情报,顺带看看能不能招揽一些人才,然后按照这上面的名单抓人,这就算是完成了此番巡抚的头等任务。”
“其次,南京省这边,有陆大人在,应该可以相互配合,慢慢巩固殿下在南京省的势力,同时培养挖掘一批人,今后为殿下所用。”
卫王听了忍不住打断道:“你真的觉得陆老大人能够起复担任南京巡抚?”
齐政啧了一声,“这事儿的确是我的猜测,但我感觉八九不离十,应该能猜对。”
“哦另外,还有。”
齐政看着卫王,“如果在下猜得对,陛下真的能够不给殿下赏赐,殿下届时的表演一定要到位,错愕一定要有,但绝对不能露出不忿。”
卫王不禁面露疑惑,“这个我有些没懂啊!按照你的说法,父皇如果大张旗鼓地赏赐我,给出了对等甚至于超出规格的赏赐,那就是把我架在火上烤,说明没有对我进一步看重的意思。”
“如果只是寻常赏赐,可能就是和以前一样不受宠,也可能是想保护我。可如果给出十分寒酸的赏赐,那就是刻意地保护我,并且给朝堂上的一些顶尖的聪明人释放些许信号,向我靠拢,基本就可以确认父皇对我的态度,以及我们谋取大事的前景。”
他认真地看着齐政,“但是,如果是那样,我一点都没有不忿和气恼,是不是装得太过了?太虚伪了?”
齐政微微一笑,“殿下仔细想想,陛下真的会在意你的伪装吗?他是要选一个能在如今这样的局面,维系社稷的接班人,而不是选一个道德楷模。”
“更何况,若是陛下得知殿下已经猜中了他如此行事的目的,他会不会更欣慰,觉得自己选对了人呢?”
卫王缓缓点头,虽然他仍旧觉得有些冲击固有观念,但齐政用这么多事实证明的能力,是他暂时不会去质疑的。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后续的事情,齐政便起身告辞,打算趁着没事,带着誊抄好的名单,去拜访一下陆十安,顺便请他详细指点一下名单上的情况。
反正陆十安睡得晚,没有熬老头儿的担忧。
卫王打算和齐政一道,齐政想了想,“在下建议殿下暂时等等,不要暴露你与陆老大人的关系,能瞒一会儿算一会儿吧。当然,只是建议,也没多大的事儿。”
卫王想了想,“算了,就听你的,再等等吧。”
于是齐政点头告辞,看着齐政的背影,卫王还真有了几分不舍的感觉。
这感觉自然跟情爱无关,只是觉得有齐政在,一切都那么安心,少了他,生怕有点什么突发之事,应对不来一样。
意识到这一点,向来坚毅刚直的卫王赶紧甩了甩脑袋,试图将这份依赖心思甩掉。
回到了房间,他拿起那份名单又瞅了瞅,再想到来江南之前自己的彷徨和担忧,这嘴角渐渐就压不住了。
正美着,忽然田七匆匆推门走入,“殿下,宫里来人了!”
卫王面色一变,猛地起身,迎出门去。
刚走到院子,便瞧见了风尘仆仆的宫中内侍。
“奴婢董世见过卫王殿下。”
卫王礼数上自然没毛病,笑着扶了一下,“董公公切莫多礼,一路辛苦。”
“都是为了朝廷办事,谈不上。殿下,陛下有旨,咱们先宣旨?”
卫王连忙站定,董世面色一肃,“陛下有旨,卫亲王接旨!”
“儿臣在。”
董世从怀中掏出一份卷轴,展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安民之重,首在亲贤。咨尔皇六子卫亲王靖,毓秀天潢,含章帝系。前命巡抚江南,安定民生。尔能整肃流民、疏浚河道、克定倭寇之凶、扶镇苏州之危。朕心嘉悦,特颁殊锡。
兹赐:内帑白银六千两、苏州织造局织金云凤纻丝十六匹、忠孝果毅青玉螭钮章一方。尔靖忠勤体国,克振天家之威严,是为宗室之表率。钦哉!天德十九年六月初九日!”
嘴上念着,董世的目光却一直没离开过卫王的脸,瞧见了他听完圣旨之后,脸上那由衷的错愕,和旋即的平静。
嗯?
竟然没有不满?
要知道,这旨意,就连政事堂的相公都觉得有些太寒碜了,还专门回去找了陛下。
结果陛下直接摆了摆手,“父亲叫儿子去办点事儿,给块吃就行了,他还能跟朕计较不成,就这么定了。”
可卫王殿下竟然没有半点不满?
这是不受宠久了已经习惯了吗?
若是楚王或者齐王做下这等功绩,那赏赐怕是都能上天吧?
果然是人与人不同命啊!
皇子和皇子之间,也不能比啊!
想到这儿,董世的语气也柔和了不少,“殿下,接旨吧?”
卫王点头,“儿臣领旨!”
说着接过圣旨,带着眼底的一丝失望强笑道:“董公公一路辛苦,本王这就吩咐人准备洗漱,稍后设宴为公公接风。”
董世点头,“那就先谢过殿下了,不过奴婢还有事情需要先去办了。”
卫王心头一动,“可需本王帮忙?”
“听说前兵部左侍郎陆十安陆大人正在苏州城中,烦请卫王殿下派人带个路,陛下也有旨意给他。”
卫王心头瞬间剧震,面露惊愕。
这一次,却不是装的。
与此同时,梦安客栈之中,陆十安和齐政正端着酒杯,对坐在房中。
陆十安一脸嫌弃地举起酒杯,“行了,名单我也跟你讲了,喝完这一杯,你赶紧回去吧。”
“再聊会儿嘛!”
“你是真想老夫早点死是吧?老夫死了你也继承不到一文钱的遗产,别费那个心了!”
听见这嘴毒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的言语,齐政只能扯了扯嘴角,“咱俩再商量一下您老当了南京巡抚之后的事。”
“齐政!”
陆十安面色一肃,“这朝廷封疆大吏的任命,也是你能胡乱揣测的?你真觉得你跟苏州这帮官吏士绅斗了一盘就能小觑朝堂诸公,乃至揣摩清楚陛下的心思了?老夫告诉你,不要小觑了天下英雄!”
陆十安这话,更多的是对一个看重后辈的提醒与敲打,故而齐政也没生气。
他只是一脸委屈,“晚辈可没有小觑天下英雄啊!晚辈是真的觉得您老很合适。”
“你觉得有个屁用!”
陆十安翻了个白眼,感慨道:“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这天底下从来就没有非谁不可的说法!”
齐政点头,“那是自然,但有时候,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总会有最合适的人选的。”
“比如现在,天时是苏州方乱,急需有可靠之人坐镇,否则赋税核心失稳,与国不利。”
“地利则是,您老就是江南之人,熟知南京乃至江南诸事,且当前就身在苏州,再合适不过。”
“至于人和。”
齐政微微一笑,“最近晚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晚辈记得卫王殿下曾说,他来苏州,宁妃娘娘为他推荐了三位大才,说可拉拢为臂膀,其中一个就是您?”
陆十安点了点头,提醒道:“宁妃娘娘在宫中可不受宠,她若能把枕边风吹到这个程度,让老夫当上南京巡抚,卫王殿下也不会一直不受宠信了。”
齐政笑了笑,“既然如此,那么宁妃娘娘也想必没什么势力,她又久居深宫,那她是如何知道您,甚至知道沈千钟这种苏州本地人都不知道的人呢?她又如何敢向卫王殿下推荐的呢?”
陆十安浑身一震。
他听懂了!
是啊!宁妃娘娘既然没有什么势力,和自己也没什么交集,那为什么清楚自己的情况,还敢将自己举荐给她儿子?
更关键的是沈千钟,别说是远在深宫之中的宁妃娘娘,就算是他,在苏州这么久,也是此番胜利之后,才从齐政口中得知沈千钟居然一直自囚于钟玉阁顶楼。
宁妃娘娘怎么可能知道!
那么答案就很显然了。
自己这个人,是陛下安排给卫王的。
只不过借由了宁妃娘娘转述。
也是,面对江南这么复杂的局面,陛下怎么可能随便派个没有实力的皇子就动手,那跟去问古堂抽奖听天由命有什么区别?
他们三个,程硕负责士林声望,他负责政务公务,沈千钟负责谋划布局,三个人通力合作,是有可能帮卫王赢下这一局的。
只是没想到这活儿都让齐政一个人干了,还他娘的干成了。
但若是如此,恐怕自己就是简在帝心了?
那么,齐政的猜测还真的有可能?
正当他如此想着的时候,在围墙上放哨的老莫无声跃下,推开房门,“有人来了。”
陆十安和齐政瞬间起身,走出房间,便听到了田七的声音,“陆大人,朝廷有旨意到了。”
陆十安骇然地看着齐政。
齐政微微一笑,小声提醒道:“朝廷旨意可怠慢不得。”
陆十安当然知道,连忙压着心绪上前,朝着董世一礼,“老臣陆十安,见过天使。”
“陆大人不必多礼,咱们先宣旨吧?”
陆十安连忙命人摆上香案,跪地听旨。
董世展开圣旨,开口念诵: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绍膺景命,统御四极。兹者倭夷犯顺,苏州巨镇竟遭荼毒。前南京巡抚马有昌、苏州知府林满身罹锋镝,命绝刀兵。朕每览此报,中夜辗转。”
“原兵部左侍郎陆十安,器识宏远,沉毅善谋特起复尔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京全省十府一州之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赐尔便宜行事.”
“当今海波未靖.尔其勉之!钦哉。天德十九年六月初九日!”
等董世念完,陆十安强压下心头的震撼,朗声道:“臣陆十安,领旨!”
董世将手中圣旨一合,笑着道:“恭喜陆大人了。”
陆十安客套两句,按照规矩,随手附送上了一张银票,董世笑容更是可掬,“谢陆大人赏,奴婢就跟着沾沾喜气了。”
送走董世,陆十安回到小院,看着齐政那张笑吟吟的脸,忍不住骂了一句,“你他娘的真是个妖孽!”
一重重的惊喜,满眼在卫王派系的每一个人脸上。
就连周家和沈家也不例外。
手握巨款的卫王,直接给了周家三十万两的分红赏赐。
而对沈家,则是在以高昂的价格,支付了数十万两的所有水泥货款之后,也额外给予了三十万两的分红赏赐。
主打的就是一个跟着我,不白干,不吃亏,能吃肉!
原本流动性略显枯竭的沈家,瞬间便缓了过来。
紧接着,卫王也派人请来了凌岳,在翌日的傍晚,趁着日头稍缓,和齐政一道登上了竣工的大堤。
“夏汛到了,事情基本做得差不多了,剩下就是一些零碎的活计,以及那边流民小镇的一些修缮事宜了。”
卫王开口为二人讲述着如今情况。
齐政和凌岳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瞧见了一片以青灰色为主的建筑。
原本在苏州城西的窝棚都不在了,流民们基本都搬进了那边自己亲自建起来的屋子。
卫王笑了笑,“如今这些房子,都是流民住着,他们好些人还不想搬呢!”
齐政轻叹一声,“这也正常,对他们来说,有属于自己的坚固的房子,已经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了。但终究是要搬的,那个位置,周边没有耕作,也没有作坊,对流民来说没有生计,只是聚集在那儿容易生出祸患。”
“殿下可以考虑在苏州近郊,容易找到活计的地方,再修一处聚居点,分配给流民之中表现最好的人,具体是卖是送,咱们回头再合计合计,主要还是得先替他们解决生计问题。”
卫王点头,“是啊,没有生计,终究是不能持续的,不过经过先前之事,苏州的士绅豪商们倒是老实了许多,这几日,有不少人在跟我提这个事情了。”
“你们俩找我来,是让我听你们说这些破事儿的吗?”
一直默默听着的凌岳不耐烦地开口。
倒不是他觉得这事儿不重要,而是这事儿压根不需要他在就能聊。
卫王也无语地看了他一眼,“你急个什么。这次找你来,主要是想跟你说说,接下来巡视周遭的事情。”
“我们初步打算是分作五队,你的人,要负责进行护卫和处置一些极端情况。你觉得怎么安排合适?”
凌岳稍作思量,“每队一百人,二十名禁军,外加八十名流民军,剩下还能留下三百人,护卫山中据点,随时可以接应苏州城。”
卫王点了点头,算是认下了这个决定,“但我还有个麻烦,就是之前文会那帮学子,如今跟着程先生也学习了将近两月,不可能一直放在程府,你们说该如何安排这些人?书院我没路子,勉强送进去怕也是被打压,带在身边,我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
齐政笑了笑,“殿下要的是能做事会做事的实干之才,而不是满口之乎者也的腐儒,既然如此,不妨将他们放进巡视的队伍里,还能帮着出点文墨之力,多看多学,回来一人交一份感想,殿下从中选取合格之人,带回京城。”
“至于那些不合格的,就赏点银钱,以供他们后续求学,也算不负相识一场,今后若有缘法,自会再见。”
卫王一听,大喜之下连连点头,“这样好!”
他感慨地看着齐政,“怎么什么事儿到了你的手上,就能这么轻松地迎刃而解呢!”
齐政摆了摆手,正要谦虚,凌岳却轻哼一声,“倒也不尽然。”
他朝着一旁的几处建筑努了努嘴,“要是有些人没将那批生丝泡了水,两个仓库加一起可是足足六七千石的生丝,那又得是多大一笔钱啊!结果只收回了十二万两,这算是失误吧?”
他所指的方向,正是陈家洼的那两个仓库。
当日齐政利用马有昌等人偷偷派出来的掘堤之人,顺势将这一处堤坝掘开一小段,将两个仓库都淹了,最后还逼迫洪成收购了周家仓库的生丝。
当时看起来是挺解气,但现在说来,凌岳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如果这些生丝都正常,洪家没了,顺势抄家过来,可是能多出来不少的合用生丝的。
卫王立刻替齐政解围道:“凌岳,你岂能这么说呢,做事情,是一环扣一环的,必要的牺牲都没有,如何取信于人,如何赢得最大的胜利。”
凌岳瘪了瘪嘴,“我也没说不对,我对这小子也挺佩服,只不过你话说太满了。”
齐政闻言微微一笑,“凌将军,这些生丝也不是全部报废了嘛!”
凌岳眉头一挑,“咋了,泡了水发了霉的生丝你还有办法,你真是神仙下凡啊?”
一听这话,卫王登时精神一振,目光灼灼地看着齐政。
而齐政的神色也立刻古怪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凌岳。
凌岳心头一惊。
而就在这时,一匹快马匆匆而至,沈家大公子沈霆翻身下马,冲上堤坝,先朝几人问候之后,激动地看着齐政,“齐公子,成了!你说的法子果然有效,我们方才试了,那些泡水的生丝,都能够恢复七八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