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这他娘的还能这么玩?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把凌岳是真不信了。
哪有那么多那么巧的事情,在他看来,这就是齐政和沈霆故意安排来逗他的。
就是为了坐实他那张“言出法随”的嘴的!
沈霆并没有听到三人之前的言语,开口道:“凌将军,此事千真万确,在下岂敢拿这等事情来欺瞒。”
凌岳道:“生丝泡了水,便会发霉,发了霉,就毁了。这是我这个门外汉都知道的铁律,他怎么可能做到?”
沈霆解释道:“起初我等也都以为这批生丝报废了,但是齐公子说可以用石灰熏蒸法抢救一下,应该能成。若不是齐公子说的,我们都觉得是逗闷子,但他既然如此说了,我们就立刻尝试了一下。”
“一开始不太成功,生丝变化不大,但通过不断调整配方和作坊的设备,经过十余日的整理,还真的成了!按照常理已经完全不能要的生丝,被这么熏蒸下来,居然真的能恢复大半。不能说有原本的样子,但绝对能用,制成丝绸,卖到西南土司部落或者卖去海外,肯定能行的。”
凌岳听他说得天乱坠,也没被说服,他就认定了一个道理,这事儿就是诓他的,当即道:“带我去看看!”
沈霆看了一眼卫王和齐政,二人都点了点头,于是一行人便各自上马,朝着沈家作坊而去。
等到了作坊,瞧见实打实的成品,凌岳沉默了。
凌岳咽了口口水,老子真的有这么神?
这小子也真的有这么神?
那到底是老子神,还是这小子神?
卫王也是一脸的惊喜。
六千石泡水生丝,那是众人公认的废物,当初抄家都没人管。
如果能够恢复,哪怕卖四钱一斤,这又是多少钱?
以前几千两银子都能感到捉襟见肘的他,跟着齐政之后,这钱怎么挣得这般容易了!
关键是听沈霆的话,齐政是在一开始布这个局的时候就想到了这后续,这份心思也太厉害了!
弄不清到底是谁更神的凌岳带着一脑门子官司,郁闷地转身,“我想喝酒了。”
齐政低声跟卫王说了句什么,卫王看了沈霆一眼,笑着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跟着一起。
受宠若惊的沈霆跟着齐政,一路来到了卫王宅。
四人围坐,菜还没上来,凌岳便端起酒杯,残阳佐酒,喝得跟个落拓江湖的侠客一样。
三杯饮尽,他看着齐政,“你小子真是有点本事,我服气了。正好,我现在还真有个麻烦,你帮我解决解决?”
齐政谦虚地摆着手,“凌将军这话就见外了,能为将军排忧解难,是在下的荣幸。”
凌岳捏着酒杯,缓缓道:“你还记得汪直和宋徽吧?”
齐政点头,这两人,一个是他心血来潮,亲自为对方改名想图个好彩头的苏州流民;
一个是原本与他有血仇,却被他一通手段悄然化解,反倒成了自己忠实拥趸的犯官之后。
他看着凌岳,“听说他俩在流民军中表现得非常出色?”
“不错。”凌岳也嗯了一声,“不止是不错,他们俩算是流民军里颇为出挑的。年轻,有活力,关键脑子还好使,学东西也快,还有一股子狠劲儿。”
卫王在一旁也附和道:“当日去府衙我也见了,宋徽的表现可圈可点。至于那个汪直,据说比宋徽还要厉害。”
“可问题就恰恰出在那天。”
凌岳叹了口气,“宋徽这小子,原本就是个文弱书生,全靠一口复仇的气吊着,把汪直当目标,玩了命地练,成效也很快。那天晚上,咱们成人之美,让他亲手砍下了林满的脑袋,算是了了他的大愿。”
一旁的沈霆听得眉心直跳,他是知道当天晚上的大概的,但没有这么细节。
在听得胆战心惊的同时,也生出几分【我也能够参与这等密谋了】的激动。
“结果,等到了天亮,我们回了山里,这小子就跟丢了魂一样,平日里那股劲儿一下子泄了,训练也无精打采的,虽没到应付了事的程度,但比起他该有的样子还是差了一大截。”
“老实讲,他的情况我大概是有预料的,但我没想到,汪直那小子也不对劲了。”
“我原以为他是被宋徽影响了,但转念一想,他之前也没啥仇啊怨的啊,在洪家做工的时候,似乎也谈不上跟洪家有什么血海深仇。我就把他叫来一问,这一问,是给我问得又气又喜。”
“这小子跟我说,他知道他们这批军队不可能像队伍中的禁军老大哥一样,回京之后继续当差,他不知道未来的出路在哪儿,也不知道练这一身本事的目的是啥。你知道他还跟我说什么?”
凌岳苦笑道:“他说,殿下终究是要离开江南的,会带着他们走吗?他们的父母家人都在这儿,他们这帮人又有多少人想走呢?如果很多人都不想走,那殿下把他们培养起来的目的是啥?”
“你说这人,没读过几本书,看问题看事情却还真有几分独到,但这脑子里想得一多,管起来就麻烦了啊!”
凌岳说着,那苦恼之色真不是演的。
他虽出身军伍世家,自小都跟军伍打交道,但接触的都是大梁军伍的顶层,哪怕寻常军士也是禁军这等精锐。
带着这批流民军,亲眼看着他们从什么都不会,到能够在强悍倭寇面前爆发出那般惊人的战斗力,他非常有成就感。
但这些人所拥有的烦恼,也是他从未接触过的。
毕竟对于禁军精锐们而言,他们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他看着齐政,“你说这事儿咱们该怎么办?”
沈霆下意识想着,这好办啊,二叔当初就跟家里说过,但凡手下人出问题,就两个事儿:钱没给到位,心受委屈了。
凌将军能够这么说,说明心没受委屈,那就加钱!
加钱能治百病!
但他终究还是成熟谨慎,压着心头的想法,并没有贸然显摆。
而卫王闻言也在思考,抛开宋徽的特殊情况不谈,想汪直的事情,其实很有代表性。
他当初在跟父皇的密信坦诚了这支军队的存在,打的算盘也是今后将这支队伍带入京城,交给朝廷之后,不论被编进哪里,都能让自己的势力在军方再度增长。
他相信这些都是好兵,也自认都给了他们更好的前程,但却独独忽略了一个可能:
他们愿意吗?
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
如果齐政此刻能听到卫王的想法,说不定便会鼓励一句,殿下能想到这一层就比许多的人上人好了。
但他此刻并不知道,所以,他只是在思索后眉头微挑,看向卫王,“殿下,说起来,在下也还有个问题,咱们一直没说,那就是在苏州等待各路队伍回转的日子里,我们留守苏州的时候,该做些什么呢?”
凌岳眉头一皱,但自小的教养与城府,终究让他按捺住了心头的躁动。
卫王微感诧异,不过这些日子到底是让他培养起来了几分和齐政的默契,旋即明白了齐政心思,笑着道:“你有何见解?”
齐政嘿嘿一笑,“咱们好不容易把江南撕开这么大个口子,虽然不能再大刀阔斧地砍人,但不埋点钉子进去,不趁机多做些准备,岂不是太过浪费?”
“哦?怎么说?”卫王登时来了兴趣。
“第一,殿下接下来肯定是要进京的,咱们可以现在就为进京开始准备,毕竟到了中京城后,以殿下如今的势力情况,想做事情的阻力,恐怕不是一般地大。但苏州不一样,如今的苏州上上下下已经尽入殿下之手,殿下完全可以放手施为。”
卫王缓缓点头,又问道:“可苏州布的局,在中京如何有用呢?”
齐政笑了笑,“能用的很多,比如情报,就是最直接的。”
“你要开青楼?”
凌岳一听就来劲了,连方才的问题都忘了,目光灼灼地看着齐政。
他爷爷说过,情报嘛,自古就跟青楼紧密相连!
卫王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能不能不要胡闹!”
齐政笑着道:“青楼的确是个好办法,但那个东西手底下要沾染的腌臜事太多,不适合。咱们可以开酒楼。”
看着三人都有几分疑惑和质疑的神色,齐政笑着讲了自己的计划。
“首先,倾力在苏州打造一个顶级的酒楼,要的就是成为苏州达官贵人聚会的首选。这个酒楼,未来就能成为殿下在苏州的情报点,为殿下搜集苏州乃至整个江南的情报。”
“其次,利用打造这个酒楼的过程,培养一批足用之人,接着就可以在殿下进京之前,在京城复制同样的模式。”
“而后,苏州这个酒楼,可以请沈家帮忙,但表面上最好也不要由沈家亲自出面,万万不能暴露与殿下的关系。中京城的酒楼也是一样,可以请凌将军身后的定国公府或者安国公府为后盾。”
听到这儿,卫王忍不住嘴角一抽。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齐政要专门让他把沈霆叫来一起,原来在这儿等着他呢!
但为何不能暴露与他的关系呢?
齐政接下来的话给了他答案。
“这样做的好处是啥呢?第一是让人放松戒备嘛,但最关键的是,我们可以造势。”
“苏州这边,暂时都在我们手上,好说,咱们可以尽快推起来。但中京城高档酒楼可不缺,要想突围可不容易,这时候,咱们就可以人为制造中京那间酒楼跟苏州这个酒楼的对立。咱们就明目张胆地瞧不起苏州,苏州搞纸醉金迷,中京就要搞大气恢宏,苏州是情情爱爱,中京就是家国权力,总之就瞄着苏州的靶子打。苏州也不甘示弱,直接回骂,然后煽动情绪,搞地域对立,然后咱们就能迅速起号,哦不,起势。”
齐政嘿嘿一笑,“谁能想到,这两个酒楼都是殿下手底下的一家人呢?”
听着齐政的骚操作,其余三人都愣了。
脏,真他娘的太脏了!
这他娘的还能这么玩?
但在震惊之后,聪明的他们又都觉得,这他娘的好像还真的能这么玩!
江南这些年富庶无比,本来就有些自视甚高,但中京身为天下核心,看江南人也有几分不顺眼。
抱有这层心思的人,不在少数。
只要有充足的话题和讨论,这两家酒楼成为两地最火爆的所在,的确不成问题。
至于话题和讨论,他们已经不怀疑齐政能够搞定这一切了。
齐政看着众人都没谁出言反对,便接着道:
“在情报之外,咱们还可以做的第二点,就是和陛下一样,在江南这边铁板里面,钉钉子、掺沙子。如今南京巡抚是陆大人,根据那位董公公的说法,苏州知府也是陛下的人,而且还未到任,咱们便可趁机在南京省内,做些事情。”
“凌将军麾下的流民军,忠诚度是没得说的。但如果不愿意背井离乡,咱们就可以组织一帮人,占据中条三郎等人覆灭之后的势力真空。间谍的道理诸位都懂吧?”
齐政这么一提醒,凌岳便登时眼前一亮。
这事儿对他而言的确不陌生,他的爷爷直到现在都还引以为傲的功绩就是当年初入军伍,在跟着军神大人剿灭太行山七十二路贼寇的时候,根据军神大人的指示,去太行山七十二路贼寇中当山贼,而后在军神大人的暗中支持下坐大,最后一举覆灭整个太行山的贼寇。
他啧啧道:“如果这帮人能够混成海上的巨寇,那整个海上的动向不就是咱们说了算了?想什么时候剿就什么时候剿?”
齐政点头,“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但具体牵扯到许多方面,包括陛下那边的允准、人员的选定、如何联络,如何保证他们的忠诚等等,都需要我们从长计议。”
卫王道:“不过既然有了方向,相信其余的事情,就是徐徐图之的事情了。”
他笑着道:“先前还担心最近无所事事荒废了时间,现在事情这不就来了嘛!”
齐政点头,看着凌岳,“至于凌将军方才的问题,在我看来,宋徽你就让他跟着我,他的经历和性格,其实很适合在酒楼这边历练。至于汪直。”
齐政脑海中浮现出关于那位另一个时空的海上巨擘的记载,轻笑道:“或许,他真的当一个海龙王呢!”
凌岳嗯了一声,“行,我也懒得操心,我先把这两个货给你送来,你先亲自问问他们的想法和心思,然后咱们再一起商量这些流民军到底如何安置,反正等这些流民军跟着去巡视江南,一来一回,没个一两个月成不了。”
齐政自然也没有异议,当即便先将苏州这家酒楼的事情交代给沈霆,让他先帮忙暗中物色一个好地段好地方,最好是不需要大拆大建的。
同时什么不要暴露之类的事情,自然沈霆也明白。
对沈家而言,既然已经上了卫王的船,这等加深关系,并且掌握一件利器的事情,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沈霆当即兴奋地答应下来。
安排得差不多了,凌岳忽然对齐政开口道:“我承认啊,你这个计划很好。苏州也的确尽在掌握,但酒楼这个东西,咱们不能逼着人去吧?你想要生意大火,恐怕不容易。”
沈霆也点了点头,“凌将军说的,其实也是在下的担忧。这个东西有钱的确能搞,但要做到齐公子所说的声势,恐怕不那么容易。”
卫王对这些商贾之事倒不是很懂,但既然沈霆都这么说了,他也不由看向齐政,目光既担忧又期待。
齐政微微一笑,“对别人来说,的确很难,但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难。”
他竖起一根手指,“一家高档而火爆的酒楼,在水准之上的口味之外,靠的就是两点,第一,大人物的聚集。第二留得住人的人气。”
“大人物的聚集,有卫王殿下在,陆大人也还没动身,未来的苏州知府、同知、推官,沈家这些豪商,咱们都有办法吧?”
“至于第二点,交给我就行了。反正你们也没法出面。”
“不过沈公子可以暗中帮在下做个事情,在还未解散的流民,或者市井之中,帮忙招募一批会唱曲儿,会说书,口齿伶俐的人。”
听着齐政的话,三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卫王定了调子,“别愣着了,咱们当然是相信他啊!”
众人不禁一笑,这倒也是,就他做下的那些事,怎么能不相信他!
就眼前这局面,除了相信他又能如何!
众人又商量了一阵,而后畅饮一番,在夜色深沉中,凌岳留在卫王府,齐政和沈霆各回各家。
回到周宅,坐在自己的房间中,齐政喝了一杯茶定了定神,摊开笔墨,长出一口酒气,提笔落字。
【天下女子有情,有如杜丽娘者乎?】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非情之至也。】
(本章完)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把凌岳是真不信了。
哪有那么多那么巧的事情,在他看来,这就是齐政和沈霆故意安排来逗他的。
就是为了坐实他那张“言出法随”的嘴的!
沈霆并没有听到三人之前的言语,开口道:“凌将军,此事千真万确,在下岂敢拿这等事情来欺瞒。”
凌岳道:“生丝泡了水,便会发霉,发了霉,就毁了。这是我这个门外汉都知道的铁律,他怎么可能做到?”
沈霆解释道:“起初我等也都以为这批生丝报废了,但是齐公子说可以用石灰熏蒸法抢救一下,应该能成。若不是齐公子说的,我们都觉得是逗闷子,但他既然如此说了,我们就立刻尝试了一下。”
“一开始不太成功,生丝变化不大,但通过不断调整配方和作坊的设备,经过十余日的整理,还真的成了!按照常理已经完全不能要的生丝,被这么熏蒸下来,居然真的能恢复大半。不能说有原本的样子,但绝对能用,制成丝绸,卖到西南土司部落或者卖去海外,肯定能行的。”
凌岳听他说得天乱坠,也没被说服,他就认定了一个道理,这事儿就是诓他的,当即道:“带我去看看!”
沈霆看了一眼卫王和齐政,二人都点了点头,于是一行人便各自上马,朝着沈家作坊而去。
等到了作坊,瞧见实打实的成品,凌岳沉默了。
凌岳咽了口口水,老子真的有这么神?
这小子也真的有这么神?
那到底是老子神,还是这小子神?
卫王也是一脸的惊喜。
六千石泡水生丝,那是众人公认的废物,当初抄家都没人管。
如果能够恢复,哪怕卖四钱一斤,这又是多少钱?
以前几千两银子都能感到捉襟见肘的他,跟着齐政之后,这钱怎么挣得这般容易了!
关键是听沈霆的话,齐政是在一开始布这个局的时候就想到了这后续,这份心思也太厉害了!
弄不清到底是谁更神的凌岳带着一脑门子官司,郁闷地转身,“我想喝酒了。”
齐政低声跟卫王说了句什么,卫王看了沈霆一眼,笑着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跟着一起。
受宠若惊的沈霆跟着齐政,一路来到了卫王宅。
四人围坐,菜还没上来,凌岳便端起酒杯,残阳佐酒,喝得跟个落拓江湖的侠客一样。
三杯饮尽,他看着齐政,“你小子真是有点本事,我服气了。正好,我现在还真有个麻烦,你帮我解决解决?”
齐政谦虚地摆着手,“凌将军这话就见外了,能为将军排忧解难,是在下的荣幸。”
凌岳捏着酒杯,缓缓道:“你还记得汪直和宋徽吧?”
齐政点头,这两人,一个是他心血来潮,亲自为对方改名想图个好彩头的苏州流民;
一个是原本与他有血仇,却被他一通手段悄然化解,反倒成了自己忠实拥趸的犯官之后。
他看着凌岳,“听说他俩在流民军中表现得非常出色?”
“不错。”凌岳也嗯了一声,“不止是不错,他们俩算是流民军里颇为出挑的。年轻,有活力,关键脑子还好使,学东西也快,还有一股子狠劲儿。”
卫王在一旁也附和道:“当日去府衙我也见了,宋徽的表现可圈可点。至于那个汪直,据说比宋徽还要厉害。”
“可问题就恰恰出在那天。”
凌岳叹了口气,“宋徽这小子,原本就是个文弱书生,全靠一口复仇的气吊着,把汪直当目标,玩了命地练,成效也很快。那天晚上,咱们成人之美,让他亲手砍下了林满的脑袋,算是了了他的大愿。”
一旁的沈霆听得眉心直跳,他是知道当天晚上的大概的,但没有这么细节。
在听得胆战心惊的同时,也生出几分【我也能够参与这等密谋了】的激动。
“结果,等到了天亮,我们回了山里,这小子就跟丢了魂一样,平日里那股劲儿一下子泄了,训练也无精打采的,虽没到应付了事的程度,但比起他该有的样子还是差了一大截。”
“老实讲,他的情况我大概是有预料的,但我没想到,汪直那小子也不对劲了。”
“我原以为他是被宋徽影响了,但转念一想,他之前也没啥仇啊怨的啊,在洪家做工的时候,似乎也谈不上跟洪家有什么血海深仇。我就把他叫来一问,这一问,是给我问得又气又喜。”
“这小子跟我说,他知道他们这批军队不可能像队伍中的禁军老大哥一样,回京之后继续当差,他不知道未来的出路在哪儿,也不知道练这一身本事的目的是啥。你知道他还跟我说什么?”
凌岳苦笑道:“他说,殿下终究是要离开江南的,会带着他们走吗?他们的父母家人都在这儿,他们这帮人又有多少人想走呢?如果很多人都不想走,那殿下把他们培养起来的目的是啥?”
“你说这人,没读过几本书,看问题看事情却还真有几分独到,但这脑子里想得一多,管起来就麻烦了啊!”
凌岳说着,那苦恼之色真不是演的。
他虽出身军伍世家,自小都跟军伍打交道,但接触的都是大梁军伍的顶层,哪怕寻常军士也是禁军这等精锐。
带着这批流民军,亲眼看着他们从什么都不会,到能够在强悍倭寇面前爆发出那般惊人的战斗力,他非常有成就感。
但这些人所拥有的烦恼,也是他从未接触过的。
毕竟对于禁军精锐们而言,他们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他看着齐政,“你说这事儿咱们该怎么办?”
沈霆下意识想着,这好办啊,二叔当初就跟家里说过,但凡手下人出问题,就两个事儿:钱没给到位,心受委屈了。
凌将军能够这么说,说明心没受委屈,那就加钱!
加钱能治百病!
但他终究还是成熟谨慎,压着心头的想法,并没有贸然显摆。
而卫王闻言也在思考,抛开宋徽的特殊情况不谈,想汪直的事情,其实很有代表性。
他当初在跟父皇的密信坦诚了这支军队的存在,打的算盘也是今后将这支队伍带入京城,交给朝廷之后,不论被编进哪里,都能让自己的势力在军方再度增长。
他相信这些都是好兵,也自认都给了他们更好的前程,但却独独忽略了一个可能:
他们愿意吗?
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
如果齐政此刻能听到卫王的想法,说不定便会鼓励一句,殿下能想到这一层就比许多的人上人好了。
但他此刻并不知道,所以,他只是在思索后眉头微挑,看向卫王,“殿下,说起来,在下也还有个问题,咱们一直没说,那就是在苏州等待各路队伍回转的日子里,我们留守苏州的时候,该做些什么呢?”
凌岳眉头一皱,但自小的教养与城府,终究让他按捺住了心头的躁动。
卫王微感诧异,不过这些日子到底是让他培养起来了几分和齐政的默契,旋即明白了齐政心思,笑着道:“你有何见解?”
齐政嘿嘿一笑,“咱们好不容易把江南撕开这么大个口子,虽然不能再大刀阔斧地砍人,但不埋点钉子进去,不趁机多做些准备,岂不是太过浪费?”
“哦?怎么说?”卫王登时来了兴趣。
“第一,殿下接下来肯定是要进京的,咱们可以现在就为进京开始准备,毕竟到了中京城后,以殿下如今的势力情况,想做事情的阻力,恐怕不是一般地大。但苏州不一样,如今的苏州上上下下已经尽入殿下之手,殿下完全可以放手施为。”
卫王缓缓点头,又问道:“可苏州布的局,在中京如何有用呢?”
齐政笑了笑,“能用的很多,比如情报,就是最直接的。”
“你要开青楼?”
凌岳一听就来劲了,连方才的问题都忘了,目光灼灼地看着齐政。
他爷爷说过,情报嘛,自古就跟青楼紧密相连!
卫王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能不能不要胡闹!”
齐政笑着道:“青楼的确是个好办法,但那个东西手底下要沾染的腌臜事太多,不适合。咱们可以开酒楼。”
看着三人都有几分疑惑和质疑的神色,齐政笑着讲了自己的计划。
“首先,倾力在苏州打造一个顶级的酒楼,要的就是成为苏州达官贵人聚会的首选。这个酒楼,未来就能成为殿下在苏州的情报点,为殿下搜集苏州乃至整个江南的情报。”
“其次,利用打造这个酒楼的过程,培养一批足用之人,接着就可以在殿下进京之前,在京城复制同样的模式。”
“而后,苏州这个酒楼,可以请沈家帮忙,但表面上最好也不要由沈家亲自出面,万万不能暴露与殿下的关系。中京城的酒楼也是一样,可以请凌将军身后的定国公府或者安国公府为后盾。”
听到这儿,卫王忍不住嘴角一抽。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齐政要专门让他把沈霆叫来一起,原来在这儿等着他呢!
但为何不能暴露与他的关系呢?
齐政接下来的话给了他答案。
“这样做的好处是啥呢?第一是让人放松戒备嘛,但最关键的是,我们可以造势。”
“苏州这边,暂时都在我们手上,好说,咱们可以尽快推起来。但中京城高档酒楼可不缺,要想突围可不容易,这时候,咱们就可以人为制造中京那间酒楼跟苏州这个酒楼的对立。咱们就明目张胆地瞧不起苏州,苏州搞纸醉金迷,中京就要搞大气恢宏,苏州是情情爱爱,中京就是家国权力,总之就瞄着苏州的靶子打。苏州也不甘示弱,直接回骂,然后煽动情绪,搞地域对立,然后咱们就能迅速起号,哦不,起势。”
齐政嘿嘿一笑,“谁能想到,这两个酒楼都是殿下手底下的一家人呢?”
听着齐政的骚操作,其余三人都愣了。
脏,真他娘的太脏了!
这他娘的还能这么玩?
但在震惊之后,聪明的他们又都觉得,这他娘的好像还真的能这么玩!
江南这些年富庶无比,本来就有些自视甚高,但中京身为天下核心,看江南人也有几分不顺眼。
抱有这层心思的人,不在少数。
只要有充足的话题和讨论,这两家酒楼成为两地最火爆的所在,的确不成问题。
至于话题和讨论,他们已经不怀疑齐政能够搞定这一切了。
齐政看着众人都没谁出言反对,便接着道:
“在情报之外,咱们还可以做的第二点,就是和陛下一样,在江南这边铁板里面,钉钉子、掺沙子。如今南京巡抚是陆大人,根据那位董公公的说法,苏州知府也是陛下的人,而且还未到任,咱们便可趁机在南京省内,做些事情。”
“凌将军麾下的流民军,忠诚度是没得说的。但如果不愿意背井离乡,咱们就可以组织一帮人,占据中条三郎等人覆灭之后的势力真空。间谍的道理诸位都懂吧?”
齐政这么一提醒,凌岳便登时眼前一亮。
这事儿对他而言的确不陌生,他的爷爷直到现在都还引以为傲的功绩就是当年初入军伍,在跟着军神大人剿灭太行山七十二路贼寇的时候,根据军神大人的指示,去太行山七十二路贼寇中当山贼,而后在军神大人的暗中支持下坐大,最后一举覆灭整个太行山的贼寇。
他啧啧道:“如果这帮人能够混成海上的巨寇,那整个海上的动向不就是咱们说了算了?想什么时候剿就什么时候剿?”
齐政点头,“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但具体牵扯到许多方面,包括陛下那边的允准、人员的选定、如何联络,如何保证他们的忠诚等等,都需要我们从长计议。”
卫王道:“不过既然有了方向,相信其余的事情,就是徐徐图之的事情了。”
他笑着道:“先前还担心最近无所事事荒废了时间,现在事情这不就来了嘛!”
齐政点头,看着凌岳,“至于凌将军方才的问题,在我看来,宋徽你就让他跟着我,他的经历和性格,其实很适合在酒楼这边历练。至于汪直。”
齐政脑海中浮现出关于那位另一个时空的海上巨擘的记载,轻笑道:“或许,他真的当一个海龙王呢!”
凌岳嗯了一声,“行,我也懒得操心,我先把这两个货给你送来,你先亲自问问他们的想法和心思,然后咱们再一起商量这些流民军到底如何安置,反正等这些流民军跟着去巡视江南,一来一回,没个一两个月成不了。”
齐政自然也没有异议,当即便先将苏州这家酒楼的事情交代给沈霆,让他先帮忙暗中物色一个好地段好地方,最好是不需要大拆大建的。
同时什么不要暴露之类的事情,自然沈霆也明白。
对沈家而言,既然已经上了卫王的船,这等加深关系,并且掌握一件利器的事情,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沈霆当即兴奋地答应下来。
安排得差不多了,凌岳忽然对齐政开口道:“我承认啊,你这个计划很好。苏州也的确尽在掌握,但酒楼这个东西,咱们不能逼着人去吧?你想要生意大火,恐怕不容易。”
沈霆也点了点头,“凌将军说的,其实也是在下的担忧。这个东西有钱的确能搞,但要做到齐公子所说的声势,恐怕不那么容易。”
卫王对这些商贾之事倒不是很懂,但既然沈霆都这么说了,他也不由看向齐政,目光既担忧又期待。
齐政微微一笑,“对别人来说,的确很难,但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难。”
他竖起一根手指,“一家高档而火爆的酒楼,在水准之上的口味之外,靠的就是两点,第一,大人物的聚集。第二留得住人的人气。”
“大人物的聚集,有卫王殿下在,陆大人也还没动身,未来的苏州知府、同知、推官,沈家这些豪商,咱们都有办法吧?”
“至于第二点,交给我就行了。反正你们也没法出面。”
“不过沈公子可以暗中帮在下做个事情,在还未解散的流民,或者市井之中,帮忙招募一批会唱曲儿,会说书,口齿伶俐的人。”
听着齐政的话,三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卫王定了调子,“别愣着了,咱们当然是相信他啊!”
众人不禁一笑,这倒也是,就他做下的那些事,怎么能不相信他!
就眼前这局面,除了相信他又能如何!
众人又商量了一阵,而后畅饮一番,在夜色深沉中,凌岳留在卫王府,齐政和沈霆各回各家。
回到周宅,坐在自己的房间中,齐政喝了一杯茶定了定神,摊开笔墨,长出一口酒气,提笔落字。
【天下女子有情,有如杜丽娘者乎?】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非情之至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