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海龙王的诞生
随着书局有牡丹亭全文售卖的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人聚拢过来,张员外也赶紧让人全部排进队伍。
而瞧见这么多人聚集,苏州府衙也连忙派出了人维持秩序。
其余路过的人瞧见这么多人排队,都不管排的是啥,本着宁可错杀不能错过的心思,也排了进去。
在这个阵势下,清凉居趁机推销冰镇酸梅汤这都是小事,关键是,牡丹亭被这么一炒,再加上本身极其过硬的品质,在苏州城彻底火了,余波也注定将慢慢散开,推向各地。
而作为唯一演出牡丹亭的园子,沧浪园在自身本就过硬的品质之下,一炮而红,如愿爆火,也是在了情理之中。
沧浪园当天晚上的位置,还没过未时,便已是一座难求。
身为这一切幕后操盘手的齐政,却没有什么沾沾自喜,他悄悄来到了沧浪园中,在沈千钟的房间内,将在此处忙活了近半个月的汪直和宋徽叫了过来。
和上次焦头烂额之下的匆匆一面不同,此番好整以暇的齐政,也清晰发现了这二位的精气神,着实比以前差了一大截。
而二者之中,宋徽又要更严重一些,眼底无光,面容麻木,跟被好几个坐地吸土的富婆伺候过好几夜一样,离着行尸走肉也不远了。
让二人坐下,齐政并没有先从宋徽下手,而是看向汪直,“对于将来,你是怎么想的?”
汪直立刻起身,看着这个当初将自己亲手招进流民军,还给自己赐了名字的年轻人,眼神之中充满了尊敬,恭敬道:“回大人,小人不知。”
齐政笑着摆了摆手,“别这么紧张,坐着说话。”
他轻笑一声,“你说你不知,倒是坦诚,也不算有错。你现在这个状态,就叫天生我材必有用,但不知道咋用。要想知道咋用,那就得先明白你的才在哪儿,有多少。”
他看着汪直,“我考你一个问题,此番中条三郎和麾下的倭寇,命丧苏州城,你认为整个南京省的倭寇情况会是如何发展?”
汪直一愣,没想到齐政上来就是这么大的问题。
齐政笑着安抚,“别紧张,想到什么说什么,咱们这儿又没外人。”
汪直想了想,“小人以前是在洪家养猪的,喂猪的时候,猪通常都会抢槽,小人就发现,每次都是那几头能挤在最前面,因为他们强壮而且霸道。”
“倭寇是一群猪,像中条三郎这种,就属于比较强壮的猪。他狡猾、强大,所以能够盘踞在一块大的地盘之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但是,就像猪栏里的猪,被杀掉了一头,那个位置并不会空着一样,当他没了,这个地方并不会理所当然地就清静了,如果朝廷不能毁灭他们的据点,把他们连根拔起,并且不给这些倭寇存活的机会,那就还会有新的倭寇占据这个位置,成为新的中条三郎。”
齐政很满意地鼓了鼓掌,“见微知著,你这脑子就是你的倚仗。”
他看着汪直,“那我现在很正式地问你一个问题。待各方巡视的队伍回转,江南事毕,殿下就将回转中京,你们这支队伍里,愿意从军的,殿下会亲自带回去,不愿意背井离乡的,也会进行妥善的安置。你如何选择?”
汪直显然这些日子没少思考,略作沉吟便开了口,“从小人本心而言,自然是不想离开家乡,但如果留在苏州的,殿下只是发些银钱,我等只能如以前一样浑浑噩噩地度日,那天下之大,小人皆可去得,全凭大人安排!”
齐政微微点头,这一番话倒是真情实意,也没有作伪。
“你想留在江南,但也想建功立业,我倒是有一条路可以给你。”
齐政的话,让汪直瞬间激动,“请大人赐教。”
“去当海盗,取代中条三郎的位置,甚至做到更大。”
齐政缓缓开口,目光则是平静而犀利地盯着汪直的双眼。
汪直面色猛变,扑通一声跪下,“大人,冤枉啊,小人家世清白,也从未有过做贼之心!”
“别着急。”齐政起身将汪直扶起,轻笑道:“不是怀疑你做贼,也不是让你去做贼,而是让你通过做贼这个手段,去建功立业。”
他看着一脸懵逼的汪直,“你啊,还是要多看书,多读历史,以你的脑子,自然就能明白很多事情。”
“就拿此事来说,你可知道你们凌将军的爷爷,也就是定国公,当年如你们这般大的时候,曾做过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
“他当时初入军伍,是个小将,跟在军神大人麾下,去剿灭太行山七十二路贼寇。你说说,这些山贼一般有什么特点?”
汪直想了想,“老巢不好找,大军一来,往深山里一钻,朝廷根本不好清剿。朝廷大军一走,他们又出来为非作歹,咦,这不就跟倭寇一样嘛,除了倭寇比他们难对付点。”
齐政点头,“但是朝廷的大军不可能一直在那儿耗着,人吃马嚼,那可是销不少。于是,本来不难对付的山贼,却成了困扰周边百姓的大难题。”
“军神大人是怎么解决此事的呢,就是让定国公带了一队人马进入太行山装作落草,他们本身能力不俗,又暗中有朝廷支持,慢慢在这群贼寇里面越混越好,最后都快成了七十二路贼寇的龙头了。”
齐政笑着道:“后面便与朝廷大军配合,将这些贼寇聚拢,一场伏击,一战而定。定国公也由此名震天下,很快便袭了爵。所以,你能明白了吗?”
汪直恍然大悟,“大人的意思是,让小人效仿定国公,在海盗和倭寇之中,搜集他们的情报,而后为朝廷的清剿创造机会?”
齐政点了点头,“而且,我们为什么不能想得更深远一些,你若能在这帮人里坐大,将那些穷凶极恶的倭寇以各种名义收拾了,将江南地区的走私都纳入自己的管理,而后在朝廷一声令下,配合朝廷大军,整个海疆都将为之一靖,以你之功,便是封侯称公也不无可能。”
他认真地看着汪直,“届时,汪家便将因你而兴,你的后代,都将不再是只能艳羡别人的泥腿子,而是会被世人尊称一声,海龙王的后代。这一切,都在于你的努力,你的忠诚,你的勇敢,和你的选择。”
汪直的呼吸悄然急促,但就是在这样的诱惑下,他也依旧残存着一丝清明,“此事是卫王殿下的决定,还是朝廷的决定?我一个人做不下来这样的事情。”
齐政的笑容愈发欣慰而满意,“这自然得陛下同意,但不会经过朝廷,也就是说,除开你我、殿下、陛下,其余人都会把你当做真的海盗,这也是为你的安全着想。同时,我们会想办法给你配一些人手,如果你觉得有谁对你很有帮助,一定需要,你也可以跟我说。”
汪直沉默点头,而后又问了一些细节之事,二人的谈话便暂告一段落。
等汪直在那边自顾自地消化着,齐政又将目光看向了宋徽,“听了这么久,你有何感想?”
宋徽麻木道:“全凭大人吩咐。”
齐政叹了口气,“你母亲的死,我们有责任,但是你当明白,一个人若要一心求死,神仙也是拦不住的。”
宋徽依旧麻木,“在下不怪任何人。”
齐政轻轻摇了摇头,“我很想知道,如果没有这些变故,你原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听到这个问题,宋徽的眼神闪过一丝神采,但又转瞬黯淡,“我以前想,考上科举,做一个大官,治理一方百姓,青史留名,死而无憾。如今想来,不过都是些无知少年的梦呓罢了。”
齐政没有发表意见,立刻又问道:“你觉得复仇是一件什么样的事?”
宋徽一愣,抿嘴不语。
齐政缓缓道:“复仇,是一个执念,是支撑人走出绝境的倚仗,但同时,复仇,也应该是一个终点,是一段人生动荡划上的休止符。”
“它是对你那些影响和打乱你人生计划的事情的纠偏。复仇的结束,不该是你人生的结束,而是你新生活的开始!”
齐政看着宋徽,“诚然,你的人生回不去以前的样子了,但难道所有的改变都是坏事吗?”
“以前你只是个小小的苏州推官之子,你能攀上卫王殿下的关系吗?”
“你能让两个国公府共同的后人,前途无量的禁军将军为你的未来操心吗?”
“你能有这一身杀人放火的本事吗?”
“你能听闻这等改变帝国海疆大局的谋划吗?”
“你知道为什么让你听见汪直的去向吗?殿下就是想将手下的整个情报系统交给你,把和汪直配合的重任也交给你,把天下海疆平定的重任也交给你!”
“以前的你,尚且敢喊着青史留名的大话,为何现在却怂得跟个龟孙一样!啊?”
“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
陡然一沉的声音,让宋徽浑身一震,愕然地看着齐政。
卫王府,卫王坐在房间中,看着面前走来走去的身影,终于忍不住开口道:“你能不能坐下,晃得我头疼!”
凌岳没搭理他的话,而是问道:“你说齐政能行吗?”
卫王淡淡道:“你若是不信他,你让他去做甚?”
凌岳也是实诚,“这不死马当活马医嘛!你们不是觉得他是神仙么,就让他试试呗。”
卫王笑了笑,“你不行开口说两句反话呢?”
凌岳翻了个白眼,“你以为我没试过啊,我试了,不是张嘴就来的,我觉得那就是巧合。”
卫王笑着道:“兴许是要你真心实意地说出来才好使,刻意说着就不行。比如现在,你打心底里,觉得齐政能说动这两个你颇为看重寄予厚望的年轻人么?”
凌岳想了想,缓缓摇头,“难!那些日子我也不是没想过法子,都收效甚微,而且齐政这小子,人家下山这么久了也不闻不问,估计就是没想到法子。我看今日,怕是悬了。”
他的话音方落,田七便走入房中,轻声道:“殿下,凌将军,齐公子来了。”
当齐政大步走入,看着卫王和凌岳询问的眼神,他微微一笑,“幸不辱命。”
啪!
凌岳无语地一巴掌扇在自己的嘴巴上。
(本章完)
随着书局有牡丹亭全文售卖的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人聚拢过来,张员外也赶紧让人全部排进队伍。
而瞧见这么多人聚集,苏州府衙也连忙派出了人维持秩序。
其余路过的人瞧见这么多人排队,都不管排的是啥,本着宁可错杀不能错过的心思,也排了进去。
在这个阵势下,清凉居趁机推销冰镇酸梅汤这都是小事,关键是,牡丹亭被这么一炒,再加上本身极其过硬的品质,在苏州城彻底火了,余波也注定将慢慢散开,推向各地。
而作为唯一演出牡丹亭的园子,沧浪园在自身本就过硬的品质之下,一炮而红,如愿爆火,也是在了情理之中。
沧浪园当天晚上的位置,还没过未时,便已是一座难求。
身为这一切幕后操盘手的齐政,却没有什么沾沾自喜,他悄悄来到了沧浪园中,在沈千钟的房间内,将在此处忙活了近半个月的汪直和宋徽叫了过来。
和上次焦头烂额之下的匆匆一面不同,此番好整以暇的齐政,也清晰发现了这二位的精气神,着实比以前差了一大截。
而二者之中,宋徽又要更严重一些,眼底无光,面容麻木,跟被好几个坐地吸土的富婆伺候过好几夜一样,离着行尸走肉也不远了。
让二人坐下,齐政并没有先从宋徽下手,而是看向汪直,“对于将来,你是怎么想的?”
汪直立刻起身,看着这个当初将自己亲手招进流民军,还给自己赐了名字的年轻人,眼神之中充满了尊敬,恭敬道:“回大人,小人不知。”
齐政笑着摆了摆手,“别这么紧张,坐着说话。”
他轻笑一声,“你说你不知,倒是坦诚,也不算有错。你现在这个状态,就叫天生我材必有用,但不知道咋用。要想知道咋用,那就得先明白你的才在哪儿,有多少。”
他看着汪直,“我考你一个问题,此番中条三郎和麾下的倭寇,命丧苏州城,你认为整个南京省的倭寇情况会是如何发展?”
汪直一愣,没想到齐政上来就是这么大的问题。
齐政笑着安抚,“别紧张,想到什么说什么,咱们这儿又没外人。”
汪直想了想,“小人以前是在洪家养猪的,喂猪的时候,猪通常都会抢槽,小人就发现,每次都是那几头能挤在最前面,因为他们强壮而且霸道。”
“倭寇是一群猪,像中条三郎这种,就属于比较强壮的猪。他狡猾、强大,所以能够盘踞在一块大的地盘之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但是,就像猪栏里的猪,被杀掉了一头,那个位置并不会空着一样,当他没了,这个地方并不会理所当然地就清静了,如果朝廷不能毁灭他们的据点,把他们连根拔起,并且不给这些倭寇存活的机会,那就还会有新的倭寇占据这个位置,成为新的中条三郎。”
齐政很满意地鼓了鼓掌,“见微知著,你这脑子就是你的倚仗。”
他看着汪直,“那我现在很正式地问你一个问题。待各方巡视的队伍回转,江南事毕,殿下就将回转中京,你们这支队伍里,愿意从军的,殿下会亲自带回去,不愿意背井离乡的,也会进行妥善的安置。你如何选择?”
汪直显然这些日子没少思考,略作沉吟便开了口,“从小人本心而言,自然是不想离开家乡,但如果留在苏州的,殿下只是发些银钱,我等只能如以前一样浑浑噩噩地度日,那天下之大,小人皆可去得,全凭大人安排!”
齐政微微点头,这一番话倒是真情实意,也没有作伪。
“你想留在江南,但也想建功立业,我倒是有一条路可以给你。”
齐政的话,让汪直瞬间激动,“请大人赐教。”
“去当海盗,取代中条三郎的位置,甚至做到更大。”
齐政缓缓开口,目光则是平静而犀利地盯着汪直的双眼。
汪直面色猛变,扑通一声跪下,“大人,冤枉啊,小人家世清白,也从未有过做贼之心!”
“别着急。”齐政起身将汪直扶起,轻笑道:“不是怀疑你做贼,也不是让你去做贼,而是让你通过做贼这个手段,去建功立业。”
他看着一脸懵逼的汪直,“你啊,还是要多看书,多读历史,以你的脑子,自然就能明白很多事情。”
“就拿此事来说,你可知道你们凌将军的爷爷,也就是定国公,当年如你们这般大的时候,曾做过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
“他当时初入军伍,是个小将,跟在军神大人麾下,去剿灭太行山七十二路贼寇。你说说,这些山贼一般有什么特点?”
汪直想了想,“老巢不好找,大军一来,往深山里一钻,朝廷根本不好清剿。朝廷大军一走,他们又出来为非作歹,咦,这不就跟倭寇一样嘛,除了倭寇比他们难对付点。”
齐政点头,“但是朝廷的大军不可能一直在那儿耗着,人吃马嚼,那可是销不少。于是,本来不难对付的山贼,却成了困扰周边百姓的大难题。”
“军神大人是怎么解决此事的呢,就是让定国公带了一队人马进入太行山装作落草,他们本身能力不俗,又暗中有朝廷支持,慢慢在这群贼寇里面越混越好,最后都快成了七十二路贼寇的龙头了。”
齐政笑着道:“后面便与朝廷大军配合,将这些贼寇聚拢,一场伏击,一战而定。定国公也由此名震天下,很快便袭了爵。所以,你能明白了吗?”
汪直恍然大悟,“大人的意思是,让小人效仿定国公,在海盗和倭寇之中,搜集他们的情报,而后为朝廷的清剿创造机会?”
齐政点了点头,“而且,我们为什么不能想得更深远一些,你若能在这帮人里坐大,将那些穷凶极恶的倭寇以各种名义收拾了,将江南地区的走私都纳入自己的管理,而后在朝廷一声令下,配合朝廷大军,整个海疆都将为之一靖,以你之功,便是封侯称公也不无可能。”
他认真地看着汪直,“届时,汪家便将因你而兴,你的后代,都将不再是只能艳羡别人的泥腿子,而是会被世人尊称一声,海龙王的后代。这一切,都在于你的努力,你的忠诚,你的勇敢,和你的选择。”
汪直的呼吸悄然急促,但就是在这样的诱惑下,他也依旧残存着一丝清明,“此事是卫王殿下的决定,还是朝廷的决定?我一个人做不下来这样的事情。”
齐政的笑容愈发欣慰而满意,“这自然得陛下同意,但不会经过朝廷,也就是说,除开你我、殿下、陛下,其余人都会把你当做真的海盗,这也是为你的安全着想。同时,我们会想办法给你配一些人手,如果你觉得有谁对你很有帮助,一定需要,你也可以跟我说。”
汪直沉默点头,而后又问了一些细节之事,二人的谈话便暂告一段落。
等汪直在那边自顾自地消化着,齐政又将目光看向了宋徽,“听了这么久,你有何感想?”
宋徽麻木道:“全凭大人吩咐。”
齐政叹了口气,“你母亲的死,我们有责任,但是你当明白,一个人若要一心求死,神仙也是拦不住的。”
宋徽依旧麻木,“在下不怪任何人。”
齐政轻轻摇了摇头,“我很想知道,如果没有这些变故,你原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听到这个问题,宋徽的眼神闪过一丝神采,但又转瞬黯淡,“我以前想,考上科举,做一个大官,治理一方百姓,青史留名,死而无憾。如今想来,不过都是些无知少年的梦呓罢了。”
齐政没有发表意见,立刻又问道:“你觉得复仇是一件什么样的事?”
宋徽一愣,抿嘴不语。
齐政缓缓道:“复仇,是一个执念,是支撑人走出绝境的倚仗,但同时,复仇,也应该是一个终点,是一段人生动荡划上的休止符。”
“它是对你那些影响和打乱你人生计划的事情的纠偏。复仇的结束,不该是你人生的结束,而是你新生活的开始!”
齐政看着宋徽,“诚然,你的人生回不去以前的样子了,但难道所有的改变都是坏事吗?”
“以前你只是个小小的苏州推官之子,你能攀上卫王殿下的关系吗?”
“你能让两个国公府共同的后人,前途无量的禁军将军为你的未来操心吗?”
“你能有这一身杀人放火的本事吗?”
“你能听闻这等改变帝国海疆大局的谋划吗?”
“你知道为什么让你听见汪直的去向吗?殿下就是想将手下的整个情报系统交给你,把和汪直配合的重任也交给你,把天下海疆平定的重任也交给你!”
“以前的你,尚且敢喊着青史留名的大话,为何现在却怂得跟个龟孙一样!啊?”
“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
陡然一沉的声音,让宋徽浑身一震,愕然地看着齐政。
卫王府,卫王坐在房间中,看着面前走来走去的身影,终于忍不住开口道:“你能不能坐下,晃得我头疼!”
凌岳没搭理他的话,而是问道:“你说齐政能行吗?”
卫王淡淡道:“你若是不信他,你让他去做甚?”
凌岳也是实诚,“这不死马当活马医嘛!你们不是觉得他是神仙么,就让他试试呗。”
卫王笑了笑,“你不行开口说两句反话呢?”
凌岳翻了个白眼,“你以为我没试过啊,我试了,不是张嘴就来的,我觉得那就是巧合。”
卫王笑着道:“兴许是要你真心实意地说出来才好使,刻意说着就不行。比如现在,你打心底里,觉得齐政能说动这两个你颇为看重寄予厚望的年轻人么?”
凌岳想了想,缓缓摇头,“难!那些日子我也不是没想过法子,都收效甚微,而且齐政这小子,人家下山这么久了也不闻不问,估计就是没想到法子。我看今日,怕是悬了。”
他的话音方落,田七便走入房中,轻声道:“殿下,凌将军,齐公子来了。”
当齐政大步走入,看着卫王和凌岳询问的眼神,他微微一笑,“幸不辱命。”
啪!
凌岳无语地一巴掌扇在自己的嘴巴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