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不好拍的时间循环(求月
第133章 不好拍的时间循环(求月票)
9月18号。
筹备大半年的《开端》,终于在岛城开机。
开拍当天,活跃在燕京的娱乐记者,哗啦啦全部跑来了岛城。
意外。
太意外了。
《开端》的男主角竟然是沈良!
一周前,剧组官宣定妆照,什么刚刚杀青的《金粉世家》,即将开机的《天龙八部》,正在进行后期的《射雕》、《倚天》、《还珠3》。
热度统统被抢。
远在浙省的大胡子,气的骂骂咧咧。
抢不过啊,抢不过。
五月戛纳折金,九月威尼斯夺银的导演,突然跑来小荧幕拍戏,这热度,谁抢得过?
就算他原地女装,那都抢不过。
发布会现场,到了记者提问环节,远道而来的记者们,终于可以放开膀子提问。
这年头的记者都很敢问,程好还在当面,娱乐信报的记者上来就是一个边新闻。
“沈导,范彬彬在宝岛宣传新剧时,自称‘沈女郎’,你怎么看这件事?”
“有吗?我怎么不知道?”
“有的。”
没等记者把话说完,陶坤已经抬手。
“下一位。”
“沈导,你以后是想往演员方向发展吗?”
“不是,只是过过戏瘾,尝试一下,未来的主业肯定是拍电影。”
“沈导,你的新电影大概什么时候上映?”
“抱歉,今天是《开端》的发布会,接下来我只会回答跟电视剧相关的问题。”
“……”
整场发布会,超过七成的问题都跟沈良有关。
娱记就是这么现实。
谁火问谁。
遍数《开端》剧组的主创团队,除了沈良,也就程好的知名度稍微高一点。
其他的,导演、主演、配角都是热度不高的新人,或者戏骨。
如果沈良只是监制,不是主演,《开端》的热度恐怕没有现在这么高。
对于影视剧而言,热度就是命!
张大胡子为啥热衷于选角炒作、剧组爆料,还不是为了热度!
有了热度,才能卖出高价!
没热度?
狗都不买!
没办法。
互联网没有崛起之前,电视台就是爷,各大电视台采购中心的权力,大得惊人。
尤其是实力雄厚的省级电视台,以及部分卫视,如果没有关系,那种没有卡司,毫无热度的电视剧,人家连瞧都不会瞧上一眼。
次日。
跟《开端》相关的新闻,满天乱飞。
【《开端》于昨日在岛城开机,沈良笑谈:这是全新版本的悬疑剧】
【程好对《开端》充满自信,现场力挺男友】
【沈良否认‘沈女郎’称号,直言演员就是演员,没有某某女郎】
【电视剧《开端》单集成本过百万,创现代剧记录!】
【……】
外面热度高昂,《开端》剧组内部却很安静。
岛城电视台为了电视剧拍摄,专门在开发区附近申请了一条特殊的封闭路段。
这条路已经修好,但暂时没有通车。
原计划是11月上旬通车,现在?
开发区政府大手一挥,延迟到12月上旬通车。
时间不够,还能再商量!
如果没有金棕榈,即使有岛城电视台协调,《开端》剧组只怕也没有这个待遇。
除了拍摄路段,周围的街景搭建,开发区官方也是全力协助。
毕竟是一条新路,道路两侧,除了绿化带,那是啥也没有。
空荡荡的,显然不符合剧情里‘闹市区’的设定。
所以。
道路两侧必须搭景。
当然。
也不至于真盖房子,搭一些效果逼真的样子货就行。
封闭路段、搭景、群演,那都是基操。
《开端》最麻烦的是拍摄。
电视剧里呈现出来的画面,公交车是正常行驶,不过,拍摄时,肯定不能在行驶的车上拍。
真那么干,镜头指定晃的不行。
解决办法只有一条,上轨道!
公交车全程熄火。
没有发动机,就没有共振。
移动靠轨道。
没有轮胎就没有颠簸。
然而。
即使这些客观困难全部克服了,主观上的困难,依旧不少。
因为是时间循环题材,除了男、女主两位自由人,其他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同一时间段。
妆容、发型、服装、道具、打光、街景、群演等等,方方面面都要特别注意。
稍微出点岔子,那就穿帮了。
而且。
只要是公交车上的人,不论戏份多少,都要陪着主演一起拍完所有车上的戏份。
不存在提前杀青。
最后。
也是最最麻烦的地方,拍摄公交车的戏份,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拍摄时间。
太早不行,太晚也不行。
不仅看时间,还得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
遇到阴天,或者刮风下雨,大半个剧组都得歇菜。
主观、客观的困难那么多,《开端》剧组上上下下,从沈良到导演、摄像、演员……群演,全部没拍过这种题材。
因此。
ng是常态!
“咔!”
“那个穿蓝衣服的,你是第五个上车的,别乱抢!”
……
“咔。”
“沈导,你的背包拉链没拉上。”
……
“咔!”
“化妆师!化妆师!”
“怎么搞的??”
“啊?说过多少遍了,每次补妆之前一定要看照片,不能出错!不能出错!”
……
“咔!”
“场务!”
“移动速度不要太快了!镜头晃得都不能用了!”
……
“咔!”
“灯光师呢,打光打错了,高了,调低一点!”
……
磕磕绊绊拍了一个礼拜,老天爷突然不给面子,一连下了三天雨。
幸好剧组早有预案。
像阴雨天、傍晚、夜里,那就先拍一些内景戏。
不过。
沈良和程好拍内景戏,吴钢、陈锦、王双宝、丁勇岱等人就闲着没事干了。
这不,下午几人又聚在一起打牌。
聊着,聊着,话题又拐到了电视剧身上。
“这雨也不知道要下几天,预报真是一点都不准。”
“对二!”
“我刚刚听预报了,说是明天就天晴。”
“四个三。”
“谁知道准不准,昨天还报今天天晴呢。”
“准不准就那样,虽然耽误时间,但这个戏拍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这倒是,头一回拍这种剧,我听剧组里其他人说,沈导的创意来自外国的一部电影。”
“对,那部电影叫《土拨鼠之日》,我看过,不过,我们这部剧比那部电影难拍。”
“我虽然没看过,但我也觉得这应该是最难拍的几类电视剧。”
“难拍是难拍,但剧组很专业啊,完全不像是新人。”
“听说筹备了大半年,我听北电摄影系的学生提过,沈导有一个习惯,开拍之前,计划做的特别充分,各种备案都有。”
“确实,我混过那么多组,就没见过几个这么专业的组,大部分都是草台班子一样。”
“哈哈,人家连拿金棕榈、银狮,能不专业吗?”
(本章完)
9月18号。
筹备大半年的《开端》,终于在岛城开机。
开拍当天,活跃在燕京的娱乐记者,哗啦啦全部跑来了岛城。
意外。
太意外了。
《开端》的男主角竟然是沈良!
一周前,剧组官宣定妆照,什么刚刚杀青的《金粉世家》,即将开机的《天龙八部》,正在进行后期的《射雕》、《倚天》、《还珠3》。
热度统统被抢。
远在浙省的大胡子,气的骂骂咧咧。
抢不过啊,抢不过。
五月戛纳折金,九月威尼斯夺银的导演,突然跑来小荧幕拍戏,这热度,谁抢得过?
就算他原地女装,那都抢不过。
发布会现场,到了记者提问环节,远道而来的记者们,终于可以放开膀子提问。
这年头的记者都很敢问,程好还在当面,娱乐信报的记者上来就是一个边新闻。
“沈导,范彬彬在宝岛宣传新剧时,自称‘沈女郎’,你怎么看这件事?”
“有吗?我怎么不知道?”
“有的。”
没等记者把话说完,陶坤已经抬手。
“下一位。”
“沈导,你以后是想往演员方向发展吗?”
“不是,只是过过戏瘾,尝试一下,未来的主业肯定是拍电影。”
“沈导,你的新电影大概什么时候上映?”
“抱歉,今天是《开端》的发布会,接下来我只会回答跟电视剧相关的问题。”
“……”
整场发布会,超过七成的问题都跟沈良有关。
娱记就是这么现实。
谁火问谁。
遍数《开端》剧组的主创团队,除了沈良,也就程好的知名度稍微高一点。
其他的,导演、主演、配角都是热度不高的新人,或者戏骨。
如果沈良只是监制,不是主演,《开端》的热度恐怕没有现在这么高。
对于影视剧而言,热度就是命!
张大胡子为啥热衷于选角炒作、剧组爆料,还不是为了热度!
有了热度,才能卖出高价!
没热度?
狗都不买!
没办法。
互联网没有崛起之前,电视台就是爷,各大电视台采购中心的权力,大得惊人。
尤其是实力雄厚的省级电视台,以及部分卫视,如果没有关系,那种没有卡司,毫无热度的电视剧,人家连瞧都不会瞧上一眼。
次日。
跟《开端》相关的新闻,满天乱飞。
【《开端》于昨日在岛城开机,沈良笑谈:这是全新版本的悬疑剧】
【程好对《开端》充满自信,现场力挺男友】
【沈良否认‘沈女郎’称号,直言演员就是演员,没有某某女郎】
【电视剧《开端》单集成本过百万,创现代剧记录!】
【……】
外面热度高昂,《开端》剧组内部却很安静。
岛城电视台为了电视剧拍摄,专门在开发区附近申请了一条特殊的封闭路段。
这条路已经修好,但暂时没有通车。
原计划是11月上旬通车,现在?
开发区政府大手一挥,延迟到12月上旬通车。
时间不够,还能再商量!
如果没有金棕榈,即使有岛城电视台协调,《开端》剧组只怕也没有这个待遇。
除了拍摄路段,周围的街景搭建,开发区官方也是全力协助。
毕竟是一条新路,道路两侧,除了绿化带,那是啥也没有。
空荡荡的,显然不符合剧情里‘闹市区’的设定。
所以。
道路两侧必须搭景。
当然。
也不至于真盖房子,搭一些效果逼真的样子货就行。
封闭路段、搭景、群演,那都是基操。
《开端》最麻烦的是拍摄。
电视剧里呈现出来的画面,公交车是正常行驶,不过,拍摄时,肯定不能在行驶的车上拍。
真那么干,镜头指定晃的不行。
解决办法只有一条,上轨道!
公交车全程熄火。
没有发动机,就没有共振。
移动靠轨道。
没有轮胎就没有颠簸。
然而。
即使这些客观困难全部克服了,主观上的困难,依旧不少。
因为是时间循环题材,除了男、女主两位自由人,其他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同一时间段。
妆容、发型、服装、道具、打光、街景、群演等等,方方面面都要特别注意。
稍微出点岔子,那就穿帮了。
而且。
只要是公交车上的人,不论戏份多少,都要陪着主演一起拍完所有车上的戏份。
不存在提前杀青。
最后。
也是最最麻烦的地方,拍摄公交车的戏份,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拍摄时间。
太早不行,太晚也不行。
不仅看时间,还得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
遇到阴天,或者刮风下雨,大半个剧组都得歇菜。
主观、客观的困难那么多,《开端》剧组上上下下,从沈良到导演、摄像、演员……群演,全部没拍过这种题材。
因此。
ng是常态!
“咔!”
“那个穿蓝衣服的,你是第五个上车的,别乱抢!”
……
“咔。”
“沈导,你的背包拉链没拉上。”
……
“咔!”
“化妆师!化妆师!”
“怎么搞的??”
“啊?说过多少遍了,每次补妆之前一定要看照片,不能出错!不能出错!”
……
“咔!”
“场务!”
“移动速度不要太快了!镜头晃得都不能用了!”
……
“咔!”
“灯光师呢,打光打错了,高了,调低一点!”
……
磕磕绊绊拍了一个礼拜,老天爷突然不给面子,一连下了三天雨。
幸好剧组早有预案。
像阴雨天、傍晚、夜里,那就先拍一些内景戏。
不过。
沈良和程好拍内景戏,吴钢、陈锦、王双宝、丁勇岱等人就闲着没事干了。
这不,下午几人又聚在一起打牌。
聊着,聊着,话题又拐到了电视剧身上。
“这雨也不知道要下几天,预报真是一点都不准。”
“对二!”
“我刚刚听预报了,说是明天就天晴。”
“四个三。”
“谁知道准不准,昨天还报今天天晴呢。”
“准不准就那样,虽然耽误时间,但这个戏拍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这倒是,头一回拍这种剧,我听剧组里其他人说,沈导的创意来自外国的一部电影。”
“对,那部电影叫《土拨鼠之日》,我看过,不过,我们这部剧比那部电影难拍。”
“我虽然没看过,但我也觉得这应该是最难拍的几类电视剧。”
“难拍是难拍,但剧组很专业啊,完全不像是新人。”
“听说筹备了大半年,我听北电摄影系的学生提过,沈导有一个习惯,开拍之前,计划做的特别充分,各种备案都有。”
“确实,我混过那么多组,就没见过几个这么专业的组,大部分都是草台班子一样。”
“哈哈,人家连拿金棕榈、银狮,能不专业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