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这片地区,放山人很多,人参也不少,一年四季都有人来卖参。
    但是,除了穀雨之后的两三个月,基本没有鲜参!
    大多都是风乾参!
    “有高人!”
    这个念头在吴老头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如果只是一苗人参,或许还能说是运气好、巧合。
    但整整5苗人参,只能说明一点,对方的队伍里有顶尖的放山人!
    也只有那种高手,才能不单纯依靠看红榔头,
    而是结合山势、水流走向、地形等多种因素,最后分析出哪里有人参!
    他在这里坐镇了五年多,也只遇到过两次这种情况,而每一次都意味著有老参!
    想到这里,吴老头也忍不住兴奋起来。
    就像鉴宝人以鉴宝为乐,美食家以品尝美食为乐一样,
    作为把眼师傅,吴老头每次见到老参,也会感到激动和亢奋。
    之前看到夏长海与王喜栋是年轻小伙子,表现得那么漫不经心,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以为不会有什么好东西。
    懂行的不只是吴师傅,围观的群眾中也有不少见多识广的人。
    “居然是鲜参!”
    “这个季节没有红榔头,怎么会有鲜参呢?”
    “笨蛋,没有红榔头只是不容易找到,又不代表地下没有人参!”
    “看来是有高人出手了!”
    “这种高人没有把握一般是不会出手的,看来这次有老人参!”
    “话说,他们怎么敢让两个毛头小子出来卖人参呢?”
    “人家背著枪,年龄大小又有什么关係。”
    “好像也是,估计这两个小子是那高人的亲戚……”
    先不说周围人的议论,夏长海先打开了一个打参包子。
    刘大宝说这边比国营商店公道,並不代表夏长海就完全相信。
    他得先询问价格!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夏长海打开第一个打参包子,
    里面是二品叶人参,参的个头不大,五形、六体也只是一般水平,不过好在全须全尾。
    这更让吴老头相信夏长海背后有高人。
    运气只能让人发现人参,却不可能让人將其完整地从泥土中挖出来!
    或者说,外行人挖参,100%会弄断一根须!
    真以为隨便一个人带把铁锹就能进山挖参了?
    別做梦了!
    就算事先知道人参在哪里,最后挖出来的人参能不能卖到一半的价钱都是个问题。
    夏长海左手托著打参包子的下端,右手扶著上端,
    將里面的人参倾斜著完全展现在吴老头面前。
    “麻烦您老给个价。”
    老头虽然有些小毛病,但能在供销社里担当门面,水平自然是有的。
    见夏长海把打参包子转过来,露出里面的人参。
    他从隨身的小盒子里拿出一副眼镜,戴上之后,凑近仔细观察那苗人参。
    “二品叶,芦头较小,鲜参……”
    一番点评之后,老头直接伸出手,右手轻轻捏住芦头,
    小心翼翼地將其从苔蘚上提起来,
    左手適时插入人参与苔蘚之间,托住人参的主体,
    待参须基本完全脱离苔蘚时,
    稍加用力,整苗人参就被拔了起来,细长的参须完全悬浮在半空中。
    只是一苗二品叶人参,吴老头自然敢直接伸手去拿。
    拎起人参,老头將其反过来检查了一下背面,
    芦、体、纹、皮、须,人参的五形各不相同,
    哪怕只是一根须子存在瑕疵,价值都会打折扣!
    这也是供销社专门请把眼师傅坐镇的原因。
    確认没有问题后,老头將人参放在旁边的天平上。
    检验人参,一是看品相,二是称重量。
    品相合格,接下来自然就是称重了。
    老把眼师傅就是老把眼师傅,吴老头没有从小砝码开始尝试,
    而是一上来就直接用小镊子捏起一个5g的砝码,
    见天平没有平衡,又加了两个1g的砝码上去。
    这下刚好,连游標尺都不需要调整。
    不多不少,这苗人参正好7g!
    看到这一幕,夏长海暗暗点头,
    可別觉得这个称重过程好像很简单,
    实际上想要像这老头一样快速完成,需要极其敏锐的手感。
    要是换做一般人来称的话,肯定是先放2g砝码,
    发现无法平衡后,再一点点往上加。
    加超了就换1g砝码,加少了就继续加砝码。
    而眼前的这老头直接放5g砝码,然后又加了两次就达到了平衡状態。
    这说明对方在称重之前,心里就已经大概清楚这苗人参有多重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按斤称的萝卜,而是以几厘来计算重量的人参。
    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经过无数次的练习之外,没有別的办法!
    当然了,夏长海可不会认为这手绝活只是架子。
    他在意的是,对方既然有真本事,那么他这一趟就不算白跑。
    他不想占別人的便宜,但也绝不让別人占自己的便宜!
    “7g,品相一般,全须全尾……”
    吴老头思索了片刻,比划了个手势:
    “六十!”
    “还行。”
    夏长海点了点头,这个价位和他推测的差不多。
    可別觉得少,7g人参卖六十元,
    算下来还不到10元一克,也就是猪肉价格的十倍而已,从现在的角度来评价。
    但是別忘了,在那个时代,钱的价值是很实在的!
    普通工人上一个月班才六七十元工资,林场里那些拉楞的散工,一天的工资还不到1元钱!
    只是一苗二品叶人参就能抵得上那些人一个月的收入,已经相当奢侈了!
    见对方没有反对,吴老头也暗暗鬆了口气。
    按理说,商家收货,价格肯定是越低越好,
    压价虽然不能为他带来实际的收益,
    但作为把头师傅,位置决定了他的立场,自然不可能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
    在合理的范围內,以低价收到好货,说出去都有面子。
    相反,如果以高价收货,人们只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谁不会开高价呢?
    不过,今天他报的这个价格,確实不低!
    甚至比平时还要高出几块钱!
    原因也很简单:
    一是因为对方拿出来的是鲜参,物以稀为贵,
    这个时节鲜参很少见,自然要更值钱一些。
    二就是出於私心了。

章节目录

重生80:从深山打猎开始致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黄二狗听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黄二狗听书并收藏重生80:从深山打猎开始致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