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义民(33)
    这一次封印“神庙”,还是以吴观音佑为主,吴金刚保为辅。
    拿了些要紧的法器,就前去“神庙”。
    故而村子之中,只是留下来了些做活的人。
    还有两个睡觉的“童子”。
    大早上的。
    按照寻常惯例的话,猪儿狗儿应该早就起来练功了。
    可是现在,他们二人还是躺在了床上,睡的安安稳稳,十分香甜。
    也没有人打扰他们,叫他们睡的一个安稳。
    只不过在他们的睡梦之中。
    猪儿和狗儿站在了一处十分热闹的广场之上,但是二人一点都不敢乱动。
    因为在他们的身边,是诸多整齐的“靴子”。
    从他们身边经过。
    那些“靴子”的主人,一个一个俱都扛着大纛,从他们身边经过。
    不知道为什么,猪儿狗儿只能看到这些人的靴子和衣服下摆。
    在这些人的上半身,都是一片迷雾。
    还有诸多的纯色马匹在他们的身边经过。
    要是他们一个不小心从此处离开,就会被这些靴子的主人狠狠践踏。
    要是一个不小心,还会卷在了马蹄子下面,筋摧骨折。
    这偌大的广场之下,只有这里才是安全的。
    而带着他们的,还是那位将他们带过来的,赤色面甲的军士。
    只不过此刻,这位军士正在手持一个巨大的板子。
    随后寻找到了地方,将这些和门板一样大的板子。
    一扇一扇的砸在了土里。
    完整的将猪儿和狗儿包围了起来,猪儿和狗儿见到了这架势,一时之间,有些害怕。
    狗儿小声说道:“师兄,这一回不知道又要学习甚么?怎么感觉好多啊。”
    猪儿小声回应说道:“师弟,我也不知道啊。”
    说到了这里,这两个小娃子相互看了一眼,脸上都是苦涩之情,这赤色面甲的“军士”,比师父、大师兄都要厉害,师父和大师兄尚且还关照了他们。
    经常吓唬他们,可是这赤色面甲的军士不一样,这军士是会直接挥舞起来鞭子抽打他们。
    打的皮开肉绽一样的疼。
    可是身上又没有烂掉。
    将这一件事情告诉了师父,师父也没有插手。
    故而这俩童子实在是没法子了。
    他们各自坐在了小马扎之上,在他们的身上,也都各自穿着一套盔甲。
    按照常理,这两个童子这么大小的娃子,是不会有“甲胄”的。
    但是他们就是有,不但有,他们的“甲胄”还是木头编制而成,用的是扎甲编缀的手艺。
    像模像样。
    连带着兜鍪和靴子,也都存在。
    在他们的盔甲之上,还有桃木弓箭,柳木棒子,傩面面具等诸多用以驱邪驱傩之物。
    在他们身上的每一件东西。
    小到了他们的臂甲、吞口。
    大到了弓箭的材料,射箭的时候应该喊甚么,喊几次。
    怎么喊。
    眼前的“赤色面甲”军士,都叫他们牢记在心。
    故而见到了出现的十二面木板,猪儿狗儿,心如死灰。
    等到猪儿狗儿看到这位军士将一杆又一杆的旗子插在了地上的时候。
    这就已经并非是“心如死灰”了。
    因为这些旗子,他们也要记下。
    但是无论如何,赤色面甲的军士都是不会放过他们了。
    “看着这些,我这些天的时间,已经教会给了你们如何走步,如何呼唤,如何驱鬼的事情。
    现在你们要学的,就是如何发难!
    首先你们要看的——”
    伴随着赤色面甲的军士说话,在这十二张板子之上,出现了十二张“傩面”。
    这“十二张傩面”,俱都栩栩如生,但是并不写实。
    每一张面具,都有人在上面加入了明显的“艺术化”处理。
    所以这十二张“傩面”,每一张“傩面”,并不显滑稽。
    反而显得十分的“凶煞”、“凶残”!
    并且在这十二张傩面之上,都自然而然的有一股子的“神韵”。
    这一点“神韵”。
    对着猪儿狗儿说出来,其实就是有了“抛媚眼给瞎子看”的意思。
    因为猪儿狗儿是看不懂,也不明白甚么叫做神韵的。
    但是赤色面甲的神人,也不在意这件事情。
    他对着猪儿狗儿开始指点起来。
    并且强令他们记住。
    因为赤色面甲的神人知道,他们不会,也一定会有人会的,只不过猪儿狗儿也不知道,自己的大师兄在“府城”附近,也算是做了好大的一番事业。
    只不过他们的生活,按部就班。
    自己的大师兄一出去,那就是搅动风云。
    就在如此紧锣密鼓的学习之中,等到了日上三竿的时候。
    猪儿和狗儿才从床上爬了起来。
    这个时间点,都算得上是睡懒觉了,可是理应睡饱了觉的两个童子,脸上都是疲惫,说不出的疲乏。
    浑身上下都像是被人打了一顿一样。
    醒来之后,二人来不及洗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开始围着地上转圈,一边转圈,狗儿对着猪儿问道:“师兄,方才那个凶人说的话,你都记住了吗?”
    猪儿说道:“我好像是记住了。”
    说罢,猪儿问狗儿:“那你记住了吗?”
    狗儿说道:“我好像也记住了。”
    但是话是这么说的,师兄弟两个人面面相觑之后,还是感觉到了一阵心虚。
    原因就是今日那“凶人”说的有些太多了,并且按照他的说法。
    ——“原来是防备着你们贪多嚼不烂,但是现在也顾不上这么许多了。
    能记住多少,就记住多少。
    我教给你们的,这一回你们都要记住。
    不然的话,下一次见面,我就拿着鞭子抽你们。”
    想到了这“凶人”鞭子的滋味。
    师兄弟两个人都缩了缩脖子,整个人一哆嗦。
    随后猪儿说道:“要不然,我们还是对一对他说的罢,不然说错了也不好。”
    狗儿说道:“我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猪儿说道:“今天我们学习了傩面,也学习了旗子。
    几张傩面,几面旗子?”
    狗儿说道:“十二个人,十二张傩面,四面旗子。
    这十二个人,每一个人的生辰都要和傩面相合。
    一定不能犯冲。
    并且这十二个人,都是八岁到十二岁之间的娃娃。
    对他们的生辰,也有要求——”
    在狗儿说完了之后,猪儿说道:“还有四面旗子,这四面旗子,要十六岁的男女一起扛起来。
    一共是三男一女。
    三男没有甚么要求,但是一女,其生辰一定是——”
    这些话里面,有诸多的言语,猪儿狗儿肯定是不明白的,赤色甲面的神人,也压根就不指望他们知道。
    甚至于猪儿狗儿这样说话,根本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
    不过是囫囵将赤色面甲的神人说的话,都复述出来罢了。
    不过这也是赤色面甲的神人想的。
    他只是指望两个童子将这些话语都记住,等到他们明白的时候,自然就会明白,不会失传。
    ……
    县城。
    原本需要几天的路程,吴峰一天就回来了。
    这已经不是奔马可以算的了。
    至于其中原因,自然还是在“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七个大字上。
    此刻的吴峰,甚至于都靠着身上诸多零食的“烟火味道”来为自己身上添补些味道。
    主要他现在身上,是一点味道都没有了。
    见到县令的时候。
    县令更是欢喜的紧,看到吴峰前来,他根本就没有屏退身边之人,而是自己从座位上下来,一只手握住了吴峰的手,另外一只手则是用力的拍打着吴峰的胳膊,说道:“好哇,你终于回来了?
    来了就好,你可是本县此地救灾之中的肱骨之人。
    你可能不知道罢,连同知大人都提到了你的名字!
    说你心性纯真,所做忠良。
    这一路之上,风尘仆仆,这样,今天本官做主,本官做东。
    就在城里,为你开一场接风洗尘的宴席。
    你道如何?”
    吴峰说道:“多谢县令大人,”
    就在二人说话的时候。
    吴峰也察觉到了这偏厅之中剩余几个人,早就站了起来。
    见到县令和吴峰之间的对话结束了之后。
    一个个都围了上来。
    对着吴峰连连拱手,表示亲近。
    马屁声音,不绝于耳。
    甚么“英雄人物”,“恩人”,“年少有为”种种言语,再配合上他们的神色。
    好像是将事情说的“如假似真”一般。
    县令笑盈盈的在一边看完,就为吴峰介绍了他书房之中的三位。
    其中最为矜持的,吴峰还去过他的地界。
    此人是齐家庄的庄主。
    是一个老童生了。
    吴峰叫了一声“齐老爷”,那庄主连忙说不敢。
    但是不敢归于不敢,还是很受用的。
    至于另外一位,则是一位大商。
    他亦是在场所有人之中,态度最为谄媚的一位。
    还有一位,县令介绍的时候,甚至有些出乎吴峰的意料。
    因为这是汤家人。
    汤主簿和汤道人的汤。
    按照道理,遇见了这种事情,其实也就是一个“斗法”的场景。
    看是“过江龙”咬死了“坐地虎”,还是“坐地虎”盘倒了“过江龙”。
    但是现在无论吴峰怎么看,都是县令这位“过江龙”胜了一筹。
    那这样的情况之下,汤家人出现在这里做甚么?甚至于汤家人现在都不是出现在这里做甚么了,是汤家人,应该从此地被连根拔起了!
    这位汤家人满腹的心思,故而连谄媚都做不得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民俗从傩戏班子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夜半探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夜半探窗并收藏民俗从傩戏班子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