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只有自己能看见的耀眼光屏,方诚嘴角微微翘起。
    果然找对路了!
    只不过,解锁的技能並非最初预想中的“空手道”。
    也不是刚刚学会就掌握的“白鹤拳”、“八卦掌”、“鹰爪功”。
    而是更具广泛意义,概括性的【掌法】。
    对此,方诚欣喜之余,並没有感到很意外。
    面板解锁新技能的规则,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摸索,他早已大致清楚其中门道。
    通过不断重复练习基础技法,或者直接挑战自身极限,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都有机率在面板上解锁一项技能栏。
    这个机率大小和掌握的基本功有关,越是熟练,机率越大。
    但是,技能栏的数量本身是存在上限的。
    如果后续不把逐渐增多的同类別技能合成新天赋,自己真正能够掌握的其实也就二十五个技能。
    所以,答案显而易见。
    系统不可能鼓励自己去无限解锁技术相似、效果雷同的技能。
    否则,在基础框架不变或者只做局部微调整的前提下,简单换个名称就算一门新技能,岂不成了儿戏?
    以此类推,当新学习的武学中,相关基本功与已掌握的技能重合度过高时。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如果没有新的突破或本质提升,便很难再解锁独立的技能栏。
    空手道和许多传统武学一样,號称技法全面,踢、打、摔、拿样样皆有。
    可实际上,其中的拳法、腿法、肘法、摔交、擒拿等技术,方诚通过几项格斗技能的练习,早已完全掌握。
    部分甚至都达到了足以开门立派的宗师级別,根本没必要再去低效重复学习其他类似的格斗技术。
    世界上所有武学,万变不离其宗。
    只是侧重点和训练方式不同,內里都遵循著人体运动学的底层逻辑。
    像拳击、散打、柔术、泰拳这些特色鲜明的现代格斗流派。
    相比传统武学虽然少了些包罗万象的深度,但在某个特定领域往往更加专精高效,没有冗余的拳绣腿。
    面板显然更倾向於提炼核心精华,而非铺陈枝节。
    方诚选择学习不同流派的格斗技术,目的是为了弥补自身战斗中存在的各方面短板。
    而手掌功夫的变化,正是他格斗技术拼图上,缺失的那一块。
    也是现代格斗流派长期忽略的部分。
    如今,这块名为“掌法”的拼图,终於补齐了!
    望著闪烁光芒的面板,方诚眼神微凝,心中瞭然。
    在院中游走的身形仅停顿了一瞬,旋即再度动了起来,並未就此停止练习。
    如果说刚才演练的招式,还带著些许模仿与学习的痕跡。
    那么此刻,方诚就是在进行一场独属於自身灵感的创作。
    他不再拘泥於任何一门一派。
    而是將空手道的简洁、白鹤拳的飘逸、八卦掌的浑厚、鹰爪功的狠辣,尽数融入到【掌法】这一整体概念中。
    四种风格迥异的武学,在他手中被彻底拆解、揉捏、重塑,儼然正在形成一门全新的格斗术。
    “好傢伙……这好像不是你们教的任何一门功夫了吧?”
    张海祥瞪大了眼睛,仔细辨认,有些惊讶地问道。
    马建国捻须而笑,望著场中那辗转腾挪的身影,解释道:
    “他不是在模仿,是在吸收,將各个门派功夫的精髓,全部化作滋养身体本能的力量。”
    院中的几位老爷子皆是目不转睛,时而点头讚许,时而低声交流。
    董云川脸庞红彤彤,满是掩饰不住的得意,不时向身旁的人努努嘴:
    “看吧,我没说错,这小子就是个妖孽,连悟性都是天才中的天才!”
    吴德旺教授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著求知的光芒。
    仿佛眼前不是一个练武的年轻人,而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方诚没有丝毫分心,完全沉浸在掌法的世界里。
    终於如愿以偿地解锁一项全新的格斗技能,怎能不令人精神振奋,动力十足?
    他整个人就像彻底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
    之前学过的所有掌、指、爪招式,此刻都如涌泉般,不假思索,便隨心所欲地施展。
    身体各部位摆脱固有的束缚,无拘无束,协同发力,每一寸肌肉都在为掌法的精进服务。
    与此同时,眼前的面板上,一条条提示信息如瀑布般飞速流过。
    【掌法经验+1】
    【掌法经验+1】
    【掌法经验+1】
    ………………
    经验值蹭蹭地往上飞涨,好像停不下来一样。
    面板已经將所掌握的技能精华提炼出来,补上格斗体系中的短板。
    此时趁热打铁,重复练习,无疑是最高效的强化方式。
    但,这还不够!
    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方诚想起吴德旺教授之前的那番话。
    如果不能配合真气来发挥掌法的威力。
    那么,在真正的实战中,其效果依然远不如一记重拳来得直接有效。
    想到这,方诚眼神瞬间变得锐利无比。
    下一刻,丹田內那股湛蓝色的真气,便在他的引导下,如同一条甦醒的细蛇,沿著手臂的经脉飞速奔涌,直衝掌心。
    他身形一旋,面对著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右手五指併拢,化作凌厉的手刀,向前轻轻斩落。
    这不是单纯的肌肉发力,而是將那股內气,在一瞬间尽数灌注於掌缘之上。
    “嗤!”
    一声清晰可闻的尖锐响声,在寂静的庭院中骤然响起,仿佛布帛被瞬间撕裂。
    掌锋所向,空气好似被一柄无形的利刃强行切开。
    恰好有一片枯黄的槐树叶悠悠飘落,正经过他掌锋前方的路径。
    那片树叶微微停顿了下,便被一分为二。
    而后,才像是被风吹动,轻飘飘地落向地面。
    整个庭院,一片鸦雀无声。
    五位在武学上浸淫了一辈子的掌门人,此刻全都像被人施了定身术一般,呆立在原地。
    他们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到骇然,最终凝固成一种近乎於见到奇蹟的狂热。
    “真气离体数寸……”
    陈子振的声音乾涩无比,像是喉咙里塞了一把沙子。
    “不,不是简单的真气离体。”
    吴德旺扶住差点滑落的眼镜,镜片后的双眼写满了不可思议:
    “那是已经將气凝聚成锋芒,真正实现『气练如刀』……”
    “我还是第一次有幸见到,即便是老董,也从未做到过这种程度!”
    被提及的董云川,此刻却是半张著嘴巴,看得格外入神,毫无反驳的意思。
    马建国那张向来祥和的脸庞,也激动得微微泛红,双拳在身侧不自觉地握紧。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地吐出,努力维持仙风道骨的仪態。
    目光锁定在方诚身影上,喃喃自语:
    “我们武学研究会,终於等到了一个真正的……传人!”
    方诚收势站定,气息平稳如常。
    仿佛刚才那惊世骇俗的一击,不过是隨手一挥而已。
    眼前的面板上,几条全新的信息清晰浮现。
    【掌法经验+50】
    【掌法lv0(50/100)】
    【你初步领悟一项气功在实战中的运用法门,技能经验+30】
    【气功lv2(189/500)】
    方诚目光倏然扫过。
    隨即便皱起了眉头,依旧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
    眾人见状,並没有上前打扰。
    身为过来人的他们,知道方诚此刻正处於一种玄妙的顿悟状態中。
    任何干扰都可能打断这种宝贵的体验。
    片刻之后,方诚忽然抬起头,目光落在了距离自己最近的董云川身上。
    “董师叔。”
    方诚语气中带著一丝疑惑与探究:
    “我总感觉发力还是有些不太对。”
    “真气似乎只在肌肉表面流转,无法隨著劲力真正地贯穿出去,稍微离开身体一段距离,大部分气都被挥霍掉了。”
    董云川闻言,这才如梦初醒。
    他老脸一红,连忙走上前去,刚才的失態让他有些不好意思。
    “对,对,你感觉的没错!”
    他定了定神,立刻进入了师长的角色:
    “真气的使用,关键在於『意』,出掌的时候,你的意念不能只停留在掌心,而是要想像著它如何穿透目標,在抵达目標之后仍有余劲。”
    “这叫做,气隨意走,意之所至,气之所达!”
    董云川这话语,颇有些玄之又玄的味道。
    一旁的吴德旺教授笑了笑,隨即用更现代的口吻补充道:
    “阿诚,你可以这么理解,你的身体是枪,你练的功夫是子弹,而『气』,就是火药。”
    “如何调动火药,让子弹以不同的方式射出——是旋转著出去,还是爆裂分散著出去,这就是掌法在內功层面要研究的精髓。”
    “董师兄说的『意』,就是那个扳机,同时也是那个瞄准镜。”
    这番比喻通俗易懂,方诚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中忽然跃跃欲试。
    下意识地环顾四周,目光扫向院子里的假山、石桌、粗壮的树干,甚至掠过了几位师长。
    那眼神,就像一头猛兽在寻找可以测试爪牙锋利程度的猎物。
    被他目光扫过的几位老爷子,没来由地感到后颈一凉。
    “吁——”
    方诚轻呼一口气,压下心头那股衝动,没有继续试验掌法加真气的威力。
    刚才一系列的表现已经足够震撼眾人。
    真要再拿假山石桌开刀,给这几位老爷子震出心臟病来,可就不好收场了。
    “来来来,都坐,都坐。”
    马建国最先反应过来,笑著招呼大家重新在石桌旁坐下。
    然后亲自提起茶壶,为每个人的茶杯都续上了热的茶水。
    微风习习,槐树叶沙沙作响,在石桌上洒下斑驳摇曳的光影。
    茶香裊裊,混合著院子里泥土与茉莉的味道。
    气氛渐渐从刚才的震撼中平復下来,转为热烈而融洽的探討。
    此时此刻,几位老爷子再看方诚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如果说之前是欣赏和敬佩。
    那么现在,就是恨不得把自己压箱底的所有经验和心得,全都倾囊相授。
    所有人的眼里,都带著一种沉甸甸的期许。
    看著方诚,就像看到了整个传统武术界未来的希望。
    在他们眼中,方诚就是第二个厉归真,是这群在黑暗中摸索了一辈子的老派武者,看到的一缕曙光。
    “阿诚,你刚学习掌法,气劲还无法完全贯通,这很正常。”
    马建国呷了一口茶,缓缓开口,语气温和:
    “这其中主要原因,是你平常习惯了用拳的缘故。”
    “拳为勇,掌为巧。拳讲究力贯一点,一击必杀,发力方式直接而刚猛。”
    “而掌法的变化则要丰富得多,拍、按、穿、劈、撩、托,每一种都对应著不同的发力技巧和气劲效果。”
    他放下茶杯,继续深入解释:
    “用掌法发挥真气的威力,不是简单地把气运行到手掌,那样效率太低,真气也容易散逸。”
    “我教你一个法门,你在运气之前,可以先学会如何运劲,等掌握了运劲之后,真气自然而然的,就能隨劲力贯通末梢,更容易释放出去。”
    “我们太极拳里的劲就有多种,包括缠丝劲、螺旋劲、弹抖劲等等,总结来说,运劲之妙,在於『通』与『透』。”
    “『通』是顺畅,如江河无碍,『透』是穿达,如日月照幽冥。”
    “你根基深厚,身体鬆柔,已经得了『通』之精髓,现在要练的,就是『透』劲。”
    “阿诚,记住太极拳谱里的一句话,『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
    马建国谆谆教导著:
    “只有让身体彻底放鬆,意识极度专注,才能让你的气劲毫无阻碍地穿透出去,真正做到收发由心,威力无穷。”
    方诚静静地听著,不住点头,將这些金玉良言牢牢记在心里。
    “哈哈。”
    马建国说到这里,自己也笑了起来:
    “这些其实都是我父亲当年讲给我听的,老头子我也只是懂个皮毛。”
    “真正的关窍,还得你自己在实战中慢慢琢磨。不过以你的悟性,相信很快就能彻底掌握。”
    “哎,別说了!”
    董云川抬头瞧了眼,已经升到头顶的太阳:
    “都快中午了,今天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阿诚,你这回可有口福了。”
    话音刚落,他便兴致勃勃地捲起袖子,大步流星地走向厨房。
    聚会的氛围,立刻从严肃的武学探討,转向了热闹的家庭聚餐。
    “老董又要献丑了。”
    吴德旺笑著摇了摇头,对眾人道:“咱们也別閒著,去搭把手。”
    张海祥从院外车厢里拎来一只大公鸡,嚷嚷地喊道:
    “我来杀鸡!”
    陈子振则撩起袖子,提著一个水桶,走向另一边的水池:
    “那我来处理这几条鱼。”
    方诚见状,也笑著站起身,目光落在庭院里忙碌的眾人身影上。
    仿佛见到当初第一次参加武学研究会时的场景。(本章完)

章节目录

从伏地挺身开始肝经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海风有多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海风有多久并收藏从伏地挺身开始肝经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