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宝生涯 作者:吃仙丹
分卷阅读573
捡宝生涯 作者:吃仙丹
分卷阅读573
对于唐三彩,国内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大宗交易与拍卖,一般都是圈子里私下进行。或者有人专门走私到国外去卖得高价。
在国内,唐三彩的价值比起国外来说差远了,除了上面说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赝品泛滥。
自上世纪初唐三彩被发现以来,便受到我国以及世界艺术界的关注,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唐三彩的研究更是火热,不少专家纷纷把研究成果公诸于众。
由于唐三彩烧成温度最高约1100度左右,其制作工艺不算复杂,制作原料随处可见,胎釉配方早已公开,仿造高手人才辈出,有的还是唐三彩研究的专家。
试想,行家运用现代技术“克隆”出来的仿品与真品还会有什么差别呢?回答是肯定的,真品三彩的基本特征,高仿三彩都具备了。
可以说,相同点已经达到了99%以上,余下1%是较为特殊的特征,目前是无法仿造的,因为这特殊之处惟有千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人力暂时无法仿制。
但即使这样,别说普通藏家,就算是专家也很难辨别真伪,等到赝品泛滥的时候,还有人会买它吗?这也正是国内唐三彩市场,价格一直起不来的一个原因。
由唐三彩市场可见,孟子涛他们为什么对那个仿制高手这么重视,想要尽快把他抓住了。不然等仿品泛滥,市场也会玩完。
言归正传,过了片刻,一尊唐三彩陶马俑传到了孟子涛面前。
孟子涛仔细观察,只见眼前的这尊唐三彩陶马高约40厘米,长约50厘米,周身大部以蓝绿釉点缀,马首笼头配上浅褐色嚼饰物,马前胸贴有圆雕宫铃椒花。马座后则贴“心”字经文花泥,马的造型给人一种盛唐雄马的震撼感。
另外,从马表面的特征来看,应该是出土文物,保存也十分完好,历经千年,色彩依旧艳丽,实为一尊相当珍贵的唐三彩陶马俑。
虽然认为这尊陶马俑应该是真品,不过孟子涛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用了异能,结果让他心中一怔,没想到,这件在他眼里的真品,居然还就是一件高仿的西贝货,这让他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好在孟子涛心理控制力比较强大,脸上没有现出了愕然之色,接着他连忙仔细鉴定,他运气还不错,马上就发现了一个作伪的现象。这个时候,旁边有人催促他快点,他也只能放下观察。
许建伟问道:“老弟,这件唐三彩怎么样?”
孟子涛轻声说道:“有妖气。”
“嗯?”许建伟明显愣了愣,虽然马上就恢复了过来,但还是让刘沂平和王约礼注意到了。
刘沂平和王约礼的反应不同,刘沂平若有所思,王约礼则还是一幅胸有成竹的模样,但眼中好像闪着莫名的光彩。
这时,许建伟小声问道:“老弟,能不能详细说一下啊?”
刚才许建伟的反应,给孟子涛诧异和不可思议的感觉,孟子涛估计许建伟是没想到,他能看出东西有问题吧,这让他觉得很有意思。
孟子涛小声说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见唐三彩传世品的报道,几乎都是出土物,其釉面一般均可见有泥土腐蚀的痕迹,不同的只是腐蚀的程度和方式。”
“一般情况下,唐三彩表面土咬的细孔随意自然地出现于釉表,或通体或局部出现,细孔大小、深浅不一,有的密密麻麻,有的寥若晨星。腐蚀的程度不一,有的要仔细观察才可发现。在放大镜下观察部分土咬细孔,其边缘的釉面有轻微的腐蚀过渡。”
“但刚才那尊唐三彩陶马俑,上面的细孔虽然做的逼真,仔细看,还是流于形式,给人一种死板的感觉,这在真品上不可能存在……”
除了土咬方面的破绽之外,孟子涛只是简单说了几个理由,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并不想跟许建伟说出更多的细节,免得仿制者知道了,会因此而提高仿制水平。
孟子涛说到最后,另一尊陶马也即将到达自己的面前,让他意外又情理之中的是,这尊陶马居然是真品。
等所有人鉴定完之后,黑猫告诉大家,由于两尊陶马是一对,所以不能分开报价,这一点,在孟子涛得知陶马一真一假之后也想到了,这下,在座这些人之中,肯定有个人要倒霉了……
第392章 神树
像这种情况,一般是先看正品的那边的最容易上当,况且,大家应该也不会想到,黑猫居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拿出了西贝货,而且还是一件能够以假乱真的西贝货,看看周围那么多人势在必得的样子,估计就有少人中招。
孟子涛向黑猫那边看了看,就见刘沂平冲着他露出了一个善意的微笑,他马上反应过来,应该是刘沂平刚才看到了许建伟的表现,觉得不对劲,放弃了竞争这对唐三彩陶马的打算。
不管到底是怎么回事,孟子涛回了一个善意的笑容,继续等待接下来的古董。
收了大家的标单,黑猫接着拿出两件古董,这回是两件明代的青花瓷,都是真品,很是不错,又引起了大家的注目。
接下来,古董一件件的出现,虽然现场没有喊价的热闹,但因为是暗标,为了保证自己看上的物件能够中标,大家也都绞尽了脑汁,注意着各人的神色,想要从中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不过,在座的人物,哪个不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基本不会把情绪表现出来,就算一直盯着,估计也很难有所发现。
但正因为如此,为竞价增加了不少的变数,大家想要中标,就要拿出更高的价钱不说,而且还要猜测别人出价的风格,不然的话,万一最后别人的报价只比自己多了一块钱,那还不得气得吐血。
很快,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古董也拿出来了三分之二,期间,孟子涛也看上了一些古董,不过他只是选了其中并不出色,也并不差劲的三件,为的只是不想节外生枝。
在两件青铜器之后,黑猫让人拿出了两尊雕像,首先传到孟子涛手里的,是一尊神像。
从造型特征上看,此像与佛道教造像中的护法神完全一致,由此基本可以判断它属于道教中的护法神像。
不过,具体是哪尊神像,孟子涛一时有些搞不清楚,最后姑且认为这应该是一尊水将神像。
根据道教的说法,水将是玄武大帝的两大护法之一,他与火将不可分离,一般通称水火二将,又称龟蛇二将。
他们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他们来自真武大帝的腑脏,也就是由玄武大帝的肚子和肠子变化而来。
据传,真武大帝当年修行时,不食五谷,经常受到饥饿的困扰。一次他实在饿到了极点,肚子和肠子不停地翻腾,闹得他心烦不已,于是就将它们掏了出来,扔在了脚下。
后来真
分卷阅读573
-
分卷阅读573
-
分卷阅读573
捡宝生涯 作者:吃仙丹
分卷阅读573
对于唐三彩,国内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大宗交易与拍卖,一般都是圈子里私下进行。或者有人专门走私到国外去卖得高价。
在国内,唐三彩的价值比起国外来说差远了,除了上面说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赝品泛滥。
自上世纪初唐三彩被发现以来,便受到我国以及世界艺术界的关注,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唐三彩的研究更是火热,不少专家纷纷把研究成果公诸于众。
由于唐三彩烧成温度最高约1100度左右,其制作工艺不算复杂,制作原料随处可见,胎釉配方早已公开,仿造高手人才辈出,有的还是唐三彩研究的专家。
试想,行家运用现代技术“克隆”出来的仿品与真品还会有什么差别呢?回答是肯定的,真品三彩的基本特征,高仿三彩都具备了。
可以说,相同点已经达到了99%以上,余下1%是较为特殊的特征,目前是无法仿造的,因为这特殊之处惟有千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人力暂时无法仿制。
但即使这样,别说普通藏家,就算是专家也很难辨别真伪,等到赝品泛滥的时候,还有人会买它吗?这也正是国内唐三彩市场,价格一直起不来的一个原因。
由唐三彩市场可见,孟子涛他们为什么对那个仿制高手这么重视,想要尽快把他抓住了。不然等仿品泛滥,市场也会玩完。
言归正传,过了片刻,一尊唐三彩陶马俑传到了孟子涛面前。
孟子涛仔细观察,只见眼前的这尊唐三彩陶马高约40厘米,长约50厘米,周身大部以蓝绿釉点缀,马首笼头配上浅褐色嚼饰物,马前胸贴有圆雕宫铃椒花。马座后则贴“心”字经文花泥,马的造型给人一种盛唐雄马的震撼感。
另外,从马表面的特征来看,应该是出土文物,保存也十分完好,历经千年,色彩依旧艳丽,实为一尊相当珍贵的唐三彩陶马俑。
虽然认为这尊陶马俑应该是真品,不过孟子涛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用了异能,结果让他心中一怔,没想到,这件在他眼里的真品,居然还就是一件高仿的西贝货,这让他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好在孟子涛心理控制力比较强大,脸上没有现出了愕然之色,接着他连忙仔细鉴定,他运气还不错,马上就发现了一个作伪的现象。这个时候,旁边有人催促他快点,他也只能放下观察。
许建伟问道:“老弟,这件唐三彩怎么样?”
孟子涛轻声说道:“有妖气。”
“嗯?”许建伟明显愣了愣,虽然马上就恢复了过来,但还是让刘沂平和王约礼注意到了。
刘沂平和王约礼的反应不同,刘沂平若有所思,王约礼则还是一幅胸有成竹的模样,但眼中好像闪着莫名的光彩。
这时,许建伟小声问道:“老弟,能不能详细说一下啊?”
刚才许建伟的反应,给孟子涛诧异和不可思议的感觉,孟子涛估计许建伟是没想到,他能看出东西有问题吧,这让他觉得很有意思。
孟子涛小声说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见唐三彩传世品的报道,几乎都是出土物,其釉面一般均可见有泥土腐蚀的痕迹,不同的只是腐蚀的程度和方式。”
“一般情况下,唐三彩表面土咬的细孔随意自然地出现于釉表,或通体或局部出现,细孔大小、深浅不一,有的密密麻麻,有的寥若晨星。腐蚀的程度不一,有的要仔细观察才可发现。在放大镜下观察部分土咬细孔,其边缘的釉面有轻微的腐蚀过渡。”
“但刚才那尊唐三彩陶马俑,上面的细孔虽然做的逼真,仔细看,还是流于形式,给人一种死板的感觉,这在真品上不可能存在……”
除了土咬方面的破绽之外,孟子涛只是简单说了几个理由,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并不想跟许建伟说出更多的细节,免得仿制者知道了,会因此而提高仿制水平。
孟子涛说到最后,另一尊陶马也即将到达自己的面前,让他意外又情理之中的是,这尊陶马居然是真品。
等所有人鉴定完之后,黑猫告诉大家,由于两尊陶马是一对,所以不能分开报价,这一点,在孟子涛得知陶马一真一假之后也想到了,这下,在座这些人之中,肯定有个人要倒霉了……
第392章 神树
像这种情况,一般是先看正品的那边的最容易上当,况且,大家应该也不会想到,黑猫居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拿出了西贝货,而且还是一件能够以假乱真的西贝货,看看周围那么多人势在必得的样子,估计就有少人中招。
孟子涛向黑猫那边看了看,就见刘沂平冲着他露出了一个善意的微笑,他马上反应过来,应该是刘沂平刚才看到了许建伟的表现,觉得不对劲,放弃了竞争这对唐三彩陶马的打算。
不管到底是怎么回事,孟子涛回了一个善意的笑容,继续等待接下来的古董。
收了大家的标单,黑猫接着拿出两件古董,这回是两件明代的青花瓷,都是真品,很是不错,又引起了大家的注目。
接下来,古董一件件的出现,虽然现场没有喊价的热闹,但因为是暗标,为了保证自己看上的物件能够中标,大家也都绞尽了脑汁,注意着各人的神色,想要从中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不过,在座的人物,哪个不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基本不会把情绪表现出来,就算一直盯着,估计也很难有所发现。
但正因为如此,为竞价增加了不少的变数,大家想要中标,就要拿出更高的价钱不说,而且还要猜测别人出价的风格,不然的话,万一最后别人的报价只比自己多了一块钱,那还不得气得吐血。
很快,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古董也拿出来了三分之二,期间,孟子涛也看上了一些古董,不过他只是选了其中并不出色,也并不差劲的三件,为的只是不想节外生枝。
在两件青铜器之后,黑猫让人拿出了两尊雕像,首先传到孟子涛手里的,是一尊神像。
从造型特征上看,此像与佛道教造像中的护法神完全一致,由此基本可以判断它属于道教中的护法神像。
不过,具体是哪尊神像,孟子涛一时有些搞不清楚,最后姑且认为这应该是一尊水将神像。
根据道教的说法,水将是玄武大帝的两大护法之一,他与火将不可分离,一般通称水火二将,又称龟蛇二将。
他们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他们来自真武大帝的腑脏,也就是由玄武大帝的肚子和肠子变化而来。
据传,真武大帝当年修行时,不食五谷,经常受到饥饿的困扰。一次他实在饿到了极点,肚子和肠子不停地翻腾,闹得他心烦不已,于是就将它们掏了出来,扔在了脚下。
后来真
分卷阅读573
-
分卷阅读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