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加强技术储备,暗中支持
    会议结束之后,大家便纷纷散去。
这些人是瑶岭集团的中坚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子事,一个比一个更忙。
方唯回到了办公室,便坐下来开始处理公务。
之前他向上面反映的蒙桑托转基因大豆种子问题,王林打电话来回了话。有关方面表示会长期跟踪这件事,但因为没有证据,暂时不会针对蒙桑托采取任何措施。
而且现在有不少人对蒙桑托推崇备至,这无疑又加大了处理的难度。
一周后。
进口大豆的价格再次下调,搞得大豆种植户怨声载道。
有道是谷贱伤农,现在大豆的价格一个劲的往下掉,种植户的收益预期也在不断的降低。不用说,要是到了收获季节还是这般的低价,那么今后种植大豆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方唯这些天一直呆在研究所和两个育种小组,为新一代大豆培育的项目做准备工作。
蒙桑托的转基因大豆给了他压力,在决定推出【南豆339】之后,他便准备研究下一代的高产大豆。
“下一代高产大豆咱们走杂交大豆的技术路线,你们先搜集育种材料,我这边争取尽快拿出来框架方案。”
所有的育种项目都是以方唯为主,要在他的方案指导下进行。
今天他开出了搜集育种材料的清单,紧接着他还要制定好方案,大家随即就忙碌了起来。
回到办公室,他开始埋头工作,开始书写新一代大豆的培育方案。方案不需要写的太细,这是一份纲领性的文件,属于方向性的东西,不宜限制太死。
即便如此,他也是熬了好几个通宵才把这份方案做出来。
以后会根据项目的进展、变化再作出修正,当前是够用了。
同时,他还启动了新一代杂交水稻、新一代杂交玉米、新一代高产生以及新一代油菜的预研工作。
蒙桑托肆无忌惮的进攻,让他有了深深地危机感。
育种研究所经过这么多年的投入,也该给他们加加担子了,不能总是过得这般的悠闲。
育种小组也应该加强技术力量,在他的主导下,一大队的育种小组和瑶寨嘚瑟育种小组都扩充了人员数量。
方唯把精力放在了育种上,日常工作基本上都落到了杨峰和杜婉怡的头上。
集团公司在胡林伟的领导下蒸蒸日上,他这个董事长已经隐居幕后,不是重大的问题他几乎很少插手。
当然,整个瑶岭集团依然在他的掌控之下,只不过强化了总经理和管理层的职权。
这天上午。
方唯来到了瑶寨,在试验田里见到了王三七和王松林。
“三哥,听说咱们又要开始研究新一代杂交水稻了?”
王松林见到方唯,笑嘻嘻的问了一句。
他其实在心里觉得没必要,瑶岭农业的稻种独霸天下,就拿【南光五号】来说,虽然是早些年的科研成果,但放到今天依然没有任何的对手。
“是预研,时间跨度可以拉长一些,我们总不能一直吃老本吧?”
方唯看了一眼王松林,给出了很合理的解释。
王松林有点不好意思,他知道对方在点自己,看来这些年自己的确是有些松懈了呢。
“对对对,用你的话说吗,这叫加强技术储备。”
王三七刚才没吱声,这会儿忍不住笑了起来:“知道你还问?”
三个人随后聊了一些闲话,方唯便钻进了试验田里开始忙碌起来。
之前种植蒙桑托转基因大豆的那一亩试验田,如今还荒着,正在休养生息蓄养地力。方唯记录了种种的变化,其实也是在想办法尽快回复耕种。
对于瑶寨来说这一亩地不算啥事,但还有那么多的大豆种植户也种植了转基因大豆,他们该怎么办?
所以他也一直在研究尽快回复地力的方法,目前看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直忙活到中午,王三七过来喊他和王松林去家里吃饭。
“松林,接下来可能会很忙,你的身体扛得住吗?”
吃饭的时候,方唯突然问了一句。
接下来有那么多的研究项目和预研项目,育种小组肯定会非常忙碌,他有点担心王松林的身体吃不消。
“没问题,我的身体恢复的很好,过年的时候彬彬还帮我看过,已经没事了。”
王松林表示自己能胜任育种小组的工作,本来也不用他干体力活。
“那就好!”
方唯没有多说什么,现在正值多事之秋,等忙过这几年就好了。
吃过饭,发休息了一会,再次去了试验田那边。
匆匆数日。
各地传来了消息,都说蒙桑托的转基因大豆生长的很好,对于病虫害的抗性很高。
方唯不予置评,等到了丰收的时候,种植了转基因大豆的人们还会有最后的狂欢,为大豆的高产而欢呼。
虽然大豆的单价跌下来了,但如果总产量有较大的提高,总收入还是不错的。
只不过,这都是大家的幻想而已。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方唯基本上就不再去研究所和试验田。
各个研究项目和预研项目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他不需要再给大家施加压力,甚至连时间表都没有。
王松林那天的话没错,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增强技术储备。
忙碌了这么长时间,方唯终于稍微清闲了一些。
一大早,他开车进了山,去查看了一下林业公司的树种替换计划进度。
首先他来到了试验林这边,大量的树苗已经被转移了,纷纷移栽到了其他的地方。
接下来他才去了几片野生林,尤其是野生油茶树林的景象超出了他的意料。按照他的判断,目前的树种替换计划已经达到了75%左右,搞不好到了秋天就能达到90%甚至是100%。
这么一看,树种替换计划大概会提前完成。
随后,他原路返回,又去了各乡镇的林地查看。漫山遍野的油茶树长势喜人,有的油茶树高度甚至已经达到了五米。
普遍来说,山上的油茶树高度在3米到5米之间,到处都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林下种植的草药也一样长势良好,有一些品种的草药在今年秋天就可以采摘,还有一些品种的草药到明年也基本成熟。
林业公司很快将迎来收获期,经济效益会大幅提升。
方唯在各乡镇转了一圈,中午去二姐家里吃的饭,晚饭就直接去县里的临河饭店解决。
第二天。
他刚走进办公室,就接到了县里的电话,说省农业厅的领导今天上午会到瑶岭乡视察工作。
方唯猜测大概是王林来了,就是不晓得对方是特意过来还是顺路过来的。
临近中午,王林一行人来到了社里,然后去了大食堂吃饭。
吃饭的时候,王林单独和方唯坐在了一起,大家吃的吃快餐,方便简单。
“方支书,我最近也一直在关注大豆的行情。目前国内大豆的价格连续走低,价格偏离的很严重,我心里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很不幸,你的预感是准确的。蒙桑托的手法并不希奇,低价倾销抢占市场,一举打垮国内的大豆种植户。
接下来,巨头们肯定会涨价,价格翻一倍甚至翻数倍,食用油企业、饲料企业、养殖企业等等,都会受到重创。”
王林谈到了自己的担心,方唯便给他描绘了一副惨淡的景象。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他也不知道【南豆339】是否能抵抗住转基因大豆的进攻,但好歹还留有一线希望。
“是啊,很快就要见分晓了。你这边的【南豆339】种子产量如何?如果有关部门开始强势推广这个大豆品种,你们的种子产量能否跟得上?”
王林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他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要知道他这次来瑶岭乡视察是带着任务来的,好在不都是坏消息。
上面并不怕打大豆战争,哪怕再艰苦都会坚决支持国内的企业和种植户。他们就怕国内的大豆产业一触即溃,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
【南豆339】大豆,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在内部被人所知,这也是很多人寄予厚望的东西。
王林今天过来的目的就是先摸底,然后他才好和上面汇报。
这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他就不再言语,开始埋头吃饭。
吃过饭,王林一行人在方唯的陪同下去了大豆育种基地。将近10万亩的旱田如今正在培育【南豆339】大豆种子。
方唯向王林等人介绍了【南豆339】的基本信息,以及截至目前的生长状况。
“这就很好,期待你们的丰收。方支书,回头你写份报告上来,有关部门会在是适当的时候大力推广这种大豆。”
王林说的很含蓄,实际上不光是会得到大力扶持,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专项补贴。
看来方方面面都已经意识到了大豆危机的后果,虽然明面上没啥动静,但暗中已经开始有行动了。
离开了大豆育种基地之后,王林一行人便乘车离去。
“支书,领导他们今天就是为【南豆339】来的吧?”
就连合作社生产基地的负责人都看出了问题,方唯也没啥好隐瞒的,便点了点头。(本章完)
这些人是瑶岭集团的中坚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子事,一个比一个更忙。
方唯回到了办公室,便坐下来开始处理公务。
之前他向上面反映的蒙桑托转基因大豆种子问题,王林打电话来回了话。有关方面表示会长期跟踪这件事,但因为没有证据,暂时不会针对蒙桑托采取任何措施。
而且现在有不少人对蒙桑托推崇备至,这无疑又加大了处理的难度。
一周后。
进口大豆的价格再次下调,搞得大豆种植户怨声载道。
有道是谷贱伤农,现在大豆的价格一个劲的往下掉,种植户的收益预期也在不断的降低。不用说,要是到了收获季节还是这般的低价,那么今后种植大豆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方唯这些天一直呆在研究所和两个育种小组,为新一代大豆培育的项目做准备工作。
蒙桑托的转基因大豆给了他压力,在决定推出【南豆339】之后,他便准备研究下一代的高产大豆。
“下一代高产大豆咱们走杂交大豆的技术路线,你们先搜集育种材料,我这边争取尽快拿出来框架方案。”
所有的育种项目都是以方唯为主,要在他的方案指导下进行。
今天他开出了搜集育种材料的清单,紧接着他还要制定好方案,大家随即就忙碌了起来。
回到办公室,他开始埋头工作,开始书写新一代大豆的培育方案。方案不需要写的太细,这是一份纲领性的文件,属于方向性的东西,不宜限制太死。
即便如此,他也是熬了好几个通宵才把这份方案做出来。
以后会根据项目的进展、变化再作出修正,当前是够用了。
同时,他还启动了新一代杂交水稻、新一代杂交玉米、新一代高产生以及新一代油菜的预研工作。
蒙桑托肆无忌惮的进攻,让他有了深深地危机感。
育种研究所经过这么多年的投入,也该给他们加加担子了,不能总是过得这般的悠闲。
育种小组也应该加强技术力量,在他的主导下,一大队的育种小组和瑶寨嘚瑟育种小组都扩充了人员数量。
方唯把精力放在了育种上,日常工作基本上都落到了杨峰和杜婉怡的头上。
集团公司在胡林伟的领导下蒸蒸日上,他这个董事长已经隐居幕后,不是重大的问题他几乎很少插手。
当然,整个瑶岭集团依然在他的掌控之下,只不过强化了总经理和管理层的职权。
这天上午。
方唯来到了瑶寨,在试验田里见到了王三七和王松林。
“三哥,听说咱们又要开始研究新一代杂交水稻了?”
王松林见到方唯,笑嘻嘻的问了一句。
他其实在心里觉得没必要,瑶岭农业的稻种独霸天下,就拿【南光五号】来说,虽然是早些年的科研成果,但放到今天依然没有任何的对手。
“是预研,时间跨度可以拉长一些,我们总不能一直吃老本吧?”
方唯看了一眼王松林,给出了很合理的解释。
王松林有点不好意思,他知道对方在点自己,看来这些年自己的确是有些松懈了呢。
“对对对,用你的话说吗,这叫加强技术储备。”
王三七刚才没吱声,这会儿忍不住笑了起来:“知道你还问?”
三个人随后聊了一些闲话,方唯便钻进了试验田里开始忙碌起来。
之前种植蒙桑托转基因大豆的那一亩试验田,如今还荒着,正在休养生息蓄养地力。方唯记录了种种的变化,其实也是在想办法尽快回复耕种。
对于瑶寨来说这一亩地不算啥事,但还有那么多的大豆种植户也种植了转基因大豆,他们该怎么办?
所以他也一直在研究尽快回复地力的方法,目前看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直忙活到中午,王三七过来喊他和王松林去家里吃饭。
“松林,接下来可能会很忙,你的身体扛得住吗?”
吃饭的时候,方唯突然问了一句。
接下来有那么多的研究项目和预研项目,育种小组肯定会非常忙碌,他有点担心王松林的身体吃不消。
“没问题,我的身体恢复的很好,过年的时候彬彬还帮我看过,已经没事了。”
王松林表示自己能胜任育种小组的工作,本来也不用他干体力活。
“那就好!”
方唯没有多说什么,现在正值多事之秋,等忙过这几年就好了。
吃过饭,发休息了一会,再次去了试验田那边。
匆匆数日。
各地传来了消息,都说蒙桑托的转基因大豆生长的很好,对于病虫害的抗性很高。
方唯不予置评,等到了丰收的时候,种植了转基因大豆的人们还会有最后的狂欢,为大豆的高产而欢呼。
虽然大豆的单价跌下来了,但如果总产量有较大的提高,总收入还是不错的。
只不过,这都是大家的幻想而已。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方唯基本上就不再去研究所和试验田。
各个研究项目和预研项目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他不需要再给大家施加压力,甚至连时间表都没有。
王松林那天的话没错,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增强技术储备。
忙碌了这么长时间,方唯终于稍微清闲了一些。
一大早,他开车进了山,去查看了一下林业公司的树种替换计划进度。
首先他来到了试验林这边,大量的树苗已经被转移了,纷纷移栽到了其他的地方。
接下来他才去了几片野生林,尤其是野生油茶树林的景象超出了他的意料。按照他的判断,目前的树种替换计划已经达到了75%左右,搞不好到了秋天就能达到90%甚至是100%。
这么一看,树种替换计划大概会提前完成。
随后,他原路返回,又去了各乡镇的林地查看。漫山遍野的油茶树长势喜人,有的油茶树高度甚至已经达到了五米。
普遍来说,山上的油茶树高度在3米到5米之间,到处都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林下种植的草药也一样长势良好,有一些品种的草药在今年秋天就可以采摘,还有一些品种的草药到明年也基本成熟。
林业公司很快将迎来收获期,经济效益会大幅提升。
方唯在各乡镇转了一圈,中午去二姐家里吃的饭,晚饭就直接去县里的临河饭店解决。
第二天。
他刚走进办公室,就接到了县里的电话,说省农业厅的领导今天上午会到瑶岭乡视察工作。
方唯猜测大概是王林来了,就是不晓得对方是特意过来还是顺路过来的。
临近中午,王林一行人来到了社里,然后去了大食堂吃饭。
吃饭的时候,王林单独和方唯坐在了一起,大家吃的吃快餐,方便简单。
“方支书,我最近也一直在关注大豆的行情。目前国内大豆的价格连续走低,价格偏离的很严重,我心里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很不幸,你的预感是准确的。蒙桑托的手法并不希奇,低价倾销抢占市场,一举打垮国内的大豆种植户。
接下来,巨头们肯定会涨价,价格翻一倍甚至翻数倍,食用油企业、饲料企业、养殖企业等等,都会受到重创。”
王林谈到了自己的担心,方唯便给他描绘了一副惨淡的景象。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他也不知道【南豆339】是否能抵抗住转基因大豆的进攻,但好歹还留有一线希望。
“是啊,很快就要见分晓了。你这边的【南豆339】种子产量如何?如果有关部门开始强势推广这个大豆品种,你们的种子产量能否跟得上?”
王林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他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要知道他这次来瑶岭乡视察是带着任务来的,好在不都是坏消息。
上面并不怕打大豆战争,哪怕再艰苦都会坚决支持国内的企业和种植户。他们就怕国内的大豆产业一触即溃,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
【南豆339】大豆,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在内部被人所知,这也是很多人寄予厚望的东西。
王林今天过来的目的就是先摸底,然后他才好和上面汇报。
这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他就不再言语,开始埋头吃饭。
吃过饭,王林一行人在方唯的陪同下去了大豆育种基地。将近10万亩的旱田如今正在培育【南豆339】大豆种子。
方唯向王林等人介绍了【南豆339】的基本信息,以及截至目前的生长状况。
“这就很好,期待你们的丰收。方支书,回头你写份报告上来,有关部门会在是适当的时候大力推广这种大豆。”
王林说的很含蓄,实际上不光是会得到大力扶持,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专项补贴。
看来方方面面都已经意识到了大豆危机的后果,虽然明面上没啥动静,但暗中已经开始有行动了。
离开了大豆育种基地之后,王林一行人便乘车离去。
“支书,领导他们今天就是为【南豆339】来的吧?”
就连合作社生产基地的负责人都看出了问题,方唯也没啥好隐瞒的,便点了点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