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夏楚县。
    一万亩盐碱地经过水的冲刷,如今已经种上了海水稻。
    用水冲刷土地的原因是为了降低含盐量和一些有害物质,之前方惟有过交代,所以这一步没有省略。
    等在这边种植海水稻成功之后,倒是可以按照海水稻种植的含盐量临界值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土壤的物理改良。
    毕竟大西北的水源很金贵,能节约还是要尽量节约。
    “都准备一下,支书应该快到了。”
    忙活了大半天的王木齐,把几个育种小组的成员喊了过来。
    上午他就派司机去机场接方唯,算算时间也回来了。
    随着的话音刚落,一辆皮卡由远及近开了过来,车辆到跟前停下,方唯便从车上走了下来。
    “支书,一路辛苦!”
    “还行,你们都在这儿呢?走,去屋里再说。”
    方唯和大家打了招呼,随即走进了办公室。
    基地的宿舍和办公用房已经投入使用,灌溉系统业已完备,其他的设施还在建设之中。
    从羊城飞过来真的很远,再加上下了飞机还有几百公里的路程,他的确感到有些疲惫。
    在办公室和王木齐等人简单的聊了一会,他便去了宿舍休息,直到晚上八点过才出来吃饭。
    第二天。
    方唯吃过早饭便去了田里,查看海水稻的生长情况。
    因为才插秧不久,禾苗并不高大,但生命力显得很旺盛。这一带是植物的禁区,如今却增添了上万亩的田地,和周边环境看起来格格不入。
    吃过午饭,方唯开始给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讲课。
    种植海水稻是新生事物,方唯需要把一些技术要点给大家讲透,可以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
    “在大西北的盐碱地种子海水稻,和在沿海的滩涂上种植还是有区别的。我让你们在农田下面深埋排水沟,主要目的就是让地下水位下降,避免水位过高引起土壤再次盐碱化.”
    方唯讲了一下午,王木齐等人听得都很认真,一个个还做了笔记。
    他们的基础不算好,有机会学习到实用的知识,都恨不能拼命灌输到脑子里去。
    讲完课,方唯和大家一起回到了宿舍。
    王木齐他们聘请了一位当地大叔专门做饭,今天晚上大叔做了汤饭,另外还有馕饼和烤羊肉。
    方唯吃的很香甜,他本来喜爱美食,口味又比较宽泛,也没什么忌口的东西。
    “支书,我看在这边种植海水稻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收获之后能不能卖出去?”
    王木齐一边吃饭,一边向方唯请教。
    他现在最担心的是海水稻没有销路,一万亩海水稻的产量起码有上千万斤,要是卖不出去投入的成本就没办法收回。
    “这个事情你不必担心,到时候只怕会供不应求。”
    方唯笑了笑,【海稻012】的口味不错,而且经过鉴定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交给销售公司宣传一下绝对畅销。
    物以稀为贵,这玩意的定价比一般的大米肯定高不少。
    “哦,那我就放心了。”
    王木齐松了一口气,他早已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比起呆在寨子里更有意思。
    今年是第一次在这边种植海水稻,暂时不准备在此育种。育种还是在深城试验田那边,毕竟现在的海水稻种子就算大量生产出来了也卖不出去。
    截止目前,【海稻012】依然处于大面积验证阶段。
    不过等大面积验证成功之后,就可以尝试在夏楚县这边进行育种,到时候找县里多要10000亩盐碱地就足够了。
    反正盐碱地是免费的,县里还巴不得方唯能扩大规模呢。
    等到时候,还可以在这边对马教授他们搞出来的耐盐碱作物进行改良,只要能把耐盐临界值提高,就有希望在当地大面积种植。
    第二天。
    吴江得知方唯到了当地,专门抽时间跑过来和对方见了一面。
    他对于方唯的办事效率很欣赏,一看就是做实事的人。这不,一万亩的盐碱地已经全部种上了海水稻,各种附属设施有的已经建好,剩下的也很快就会完工。
    有了真金白银的投入,吴江对方唯愈发的客气。
    “方支书,晚上咱们好好喝几杯。”
    对于吴江的盛情邀请,方唯是盛情难却,晚上又去县里喝了一顿酒。
    县里的其他人一直在旁敲侧击海水稻的经济价值,方唯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等到时候就知道了。
    他在bc县呆了10天,给大家做了一些技术指导,还组织了业务学习,同时将一些琐事也都全部处理完毕。
    随后,他就乘飞机递抵达了羊城。
    方唯没有着急返回村里,杨峰和杜秘书都在集团公司等他,他打算在羊城呆一阵子。
    有他在集团公司坐镇,胡林伟等人纷纷外出巡视,这也是公司的传统。
    好在绝大多数的事务性工作不需要方唯操心,要不然他会忙死。
    “董事长,我接到电话,说有国家级媒体想要采访咱们的海水稻项目。”
    【海稻012】成功问世的消息,在孙士礼、马教授和林教授的等人推动下,已经登上了不少媒体。
    这是一种宣传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科普。
    杨峰接到国家级媒体的电话很兴奋,这对海水稻项目绝对是一大助力。
    “嗯,什么时候来?”
    方唯点点头,觉得这件事不能推脱。
    “后天,大概中午前后抵达深城。人家说要拍摄试验田,所以我们只能在海水稻试验田和他们见面。”
    杨峰不清楚方唯愿不愿意跑一趟深城,所以特意解释了一句。
    “行吧,我提前一天过去。对了,杨助理,你去打电话通知一下马教授和林教授,看他们愿不愿意跑一趟。要是愿意去深城的话,正好一块儿接受采访。”
    方唯考虑了几分钟,觉得跑一趟深城也没啥,就答应了。
    不过海水稻项目还有两个合作人,不管马教授他们来不来,他这边通知一声也是好的。
    “好的,我马上去打电话。”
    杨峰随即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给马教授和林教授打了电话。
    二人听说是接受国家级媒体采访,当即表示明天就动身,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宣传一下海水稻。
    翌日。
    方唯便和杨峰一起去了深城。
    盘莲有挺长时间没见到对方了,中午特意让阿姐烧了几道家乡菜。小洁中午也跑回来吃饭,她现在的孕妇体态已经很明显了,不过还在上班。
    公司老板倒是挺照顾她,给她减轻了不少工作量,也不需要每天打卡,每天回来还能睡一会。
    “爸,听说你现在全国各地到处跑,悠着点啊,别把自己累坏了。”
    小洁见到父亲同样很高兴,一边吃饭一边说个不停。
    “我还好,但是你要注意休息,实在不行就请几个月的假,听到没?”
    方唯笑了笑,对女儿的关心感到很欣慰。
    不过说到女儿的事情,他也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做双标,恨不能现在就让女儿成天在家呆着。
    “没事的,老板很照顾我,上班一点都不累。这么早请假倒没必要,等到时候提前半个月请假就是了。”
    方唯和女儿聊了一会,然后又和盘莲聊了一会,这顿饭才吃完。
    到了下午,马教授和林教授一起已抵达了深城。
    方唯亲自去机场接上他们,然后就直接去了一家酒楼请客人吃饭。
    “夏楚县那边的海水稻已经完成了插秧,目前长势良好。马教授,林教授,什么时候有空可以过去看一下。”
    他给二人介绍了bc县海水稻种植基地的情况,马教授听得连连点头。
    “等采访完,我就和林教授跑一趟夏楚县,去看看咱们的基地。”
    马教授打算最近就去夏楚县的海水稻种植基地看看,林教授也没意见。
    三个人边吃边聊,都没提明天采访的事情。
    大家以前接受过无数次的采访,对于这种事完全能把控。
    翌日。
    媒体记者在临近中午的时候抵达了试验田。
    方唯和马教授、林教授都出现在了镜头前,方唯主要海水稻的培育历程,马教授主要给大家做了科普。
    林教授的话不多,主要谈了未来海水稻的发展前景,特别强调了海水稻的社会意义。
    采访很成功,之后方唯请大家去市里吃了一顿,采访人员便匆匆赶回了京城。这个效率让方唯都感到很惭愧,他外出一般很少这么赶时间。
    马教授和林教授在深城多呆了两天,主要是为了了解海水稻的育种情况。
    然后,他俩就乘飞机去了大西北,辗转到了夏楚县。
    王木齐见过二人,所以他俩的此行很顺利,而且还受到了夏楚县方面的热情接待。
    方唯在深城没有多呆,他返回羊城之后就动身前往各地考察今年的大豆种植情况。
    今年他真的是很忙,一会大西北一会大东北,外出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要多。当然,他外出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和农场,也会在当地的大城市转一转。
    超市、种子公司、农贸市场都会进去看看,主要观察粮油的价格,结果在很多地方都见到了瑶岭大米和瑶岭牌食用油。(本章完)

章节目录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华山弃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华山弃徒.并收藏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