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设立副董事长,院士提名
“你们按照我的要求进行杂交育种,筛选出来的品种需要进行多轮培育,直到让我满意了再开始育种试验。”
方唯把方案发给了试验田的技术人员,并利用两天的时间给他们彻底讲透了。
随后,他们就开始在大棚内进行品种筛选和杂交实验。
至此,方唯已经在深城呆了不短的时间,他便和家人一起去了羊城。
临近年底有几个重要的会议,首先是制定明年的生产计划,其次是关于分红的方案。分红是集团公司层面的事情,可以一并解决。
“在会议开始前,我先宣布一件事情。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任命蔡桐为公司副董事长。”
不过在商量具体问题之前,方唯召开了董事会会议,赋与了蔡桐新的对职务。
他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实际上把蔡桐当做了自己的接班人,也就是未来的董事长人选。
大家感到了很惊讶,不太明白方唯为什么要设立副董事长,因为公司董事会曾长期不设置副董事长一职。
方唯也没有解释,开始按部就班的讨论新年的生产计划。
会议结束之后,胡林伟跟着他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
“支书,你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不会有退休的想法吧?”
“没有!我只是觉得公司有必要这个职位,所以才会这么做。”
方唯现在是不会承认自己的打算,说太早了反而不利于公司的稳定。
只要他不亲口承认,别人就不敢认定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那就好,你可是吓我一跳。”
胡林伟稍微松了一口气,要知道现在公司没有谁能代替方唯,他不行蔡桐也不行。
接下来,两人聊了一会工作上的事情,胡林伟才告辞离去。
两天后。
方唯再次召开会议,讨论了今年的分红方案。
这个没什么异议,就按照每人11000元的标准执行,对公司的现金流根本没有影响。
第二天。
方唯和盘莲去了斌斌的诊所,由于采取了预约制,并限制了每一天的看病人数,所以诊所里看起来不是太忙。
斌斌甚至有时间和他俩聊了一会。
“我现在每天就看40个号,每周至少休息一天,节假日不开门。”
看样子斌斌是听进去了方唯之前说的话,工作固然重要,家庭同样很重要。在家里不缺钱的情况下,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太累。
聊了一会,有病人来看病,方唯和盘莲就去附近转了转。
中午。
他俩和斌斌一起出去吃了顿饭,就离开了。
方唯和盘莲、阿姐已经出来了挺长时间,没过两天就返回了村里。
他给杨峰和杜秘书轮流放了几天假,让他们也好好休息一下。
元旦前,方唯接到了通知,他的【南豆339】大豆获得了大奖,颁奖将在元旦后举行。
但他实在是懒得跑了,就以身体健康为由,让研究员代替自己去领奖。
从元旦到春节这段时间,他几乎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因为多了一个副董事长,又有相当一部分工作分了出去。
杨峰几次想开口,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他觉得董事长这么分权,要是在别的企业说不定就被人架空了。不过想一想对方在瑶岭集团的威望,他觉得自己可能是有点杞人忧天,便没有吱声。
“杨助理,你的能力很不错,人品也值得信任。再过一年半载,你就到公司董事会挂个董事的头衔,能者多劳嘛。”
方唯看出了杨峰的心思,便找了个机会和对方聊了聊。
想让别人对自己忠心耿耿,光靠着人格魅力是不够的,还应该提供一些机会或者好处。
所以,他就把自己的想法提前讲了出来,有他来推动,这件事几乎没什么悬念。
“这这真是太意外了。谢谢董事长,我一定会在你的领导下,认真工作的。”
杨峰的确感到很意外,现在他虽然有资格参加集团公司的高层会议,但身上所有的权力都依附于方唯。
要是方唯决定退休,那么他这个董事长助理就变成了无根之木。
没想到董事长突然说起了对自己的安排,公司董事是非常不错的职位,影响力可不小。
“嗯,你去忙吧。”
方唯点点头,然后挥手把对方打发了出去。
他即便是不再担任集团公司董事长,但依然是瑶岭合作社理事会的理事长。为了公司的未来的运行中不出偏差,他需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影响力。
蔡桐、杨峰甚至是杜婉怡都是可以信任的。
时间匆匆。
转眼就来到了春节前。
方唯给杨峰和杜婉怡都放了假,让他们回去好好过个年。
他自己是不打算动地方了,就在村里过春节。
可有些人偏偏不打算让过安静的日子,春节前夕,省农业厅代表上级来到了家里,专门来慰问方唯。
王林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方唯搞定了高产大豆的育种、海水稻的育种这两项有着重要意义的项目,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感谢各位领导!”
方唯其实不喜欢这个场面,但人家都顾不上忙活过年的事情来看自己,自己当然也得笑脸相迎。
他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然后向王林等人表示了感谢。
“方支书,你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们应该感谢你。接下来你好好过年,希望在以后能再创佳绩。”
王林做了总结性发言,这次慰问活动便结束了。
稍后,方唯把大家送了出去,王林做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便上了车。
今天这种场合实在是不好讲别的,只能等回头打电话再说。
到了大年初一,王林主动打电话过来,说了一个好消息。省农业厅已经将方唯推荐到了部里,参与国家工程院院士的评选。
院士是专业领域优秀人才的至高荣誉,方唯以前也想过,不过这两年的心思也淡了。
为什么?就是因为评选的难度太高,他又懒得上下活动,所以就没了心思。
谁知道借助育种的成绩以及瑶岭农优接纳国资的行为,今年突然有了这个机会。推荐为候选人不一定能评选上,但要是连候选的资格都没有,那就什么机会都没有了。
他其实也有点小小的激动,其实内心深处还是在乎这个荣誉的。
当然,他也不会费精力和时间去钻营,有些事情不是靠钻营就能成功的。他自己安慰自己,好歹这一辈子有过一次机会,吹牛都有资本。
今年过年就方唯和盘莲、阿姐,大年三十把孙道人接过来吃了团年饭。
儿子和女儿两家人都没回来,各有隔得事情,他和婆娘都能体谅。
老道在方唯这边住了三天,然后就返回了三清观。
年后上班,杨峰和杜秘书回来都给方唯带了一些他们家乡的特产,方平就在家里请他们二人吃了顿饭。
“董事长,我已经联系了国内多家有节水灌溉技术的公司,另外还有三家国外的公司。总体上来说,国外公司的技术要先进一些,国内公司的性价比更高。”
年后,各个单位包括杨峰和杜婉怡都忙碌了起来。
方唯现在迫切需要掌握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从别的公司购买材料,但技术一定要转让。
国外公司只有一家答应可以进行技术转让,但要价比较高。
杨峰觉得还是国内公司的性价比更好,人家不仅愿意转让技术,还承诺包教包会。唯有一点,材料要从人家公司购买。
材料这东西倒无所谓,买谁的不是买?但价格一定要公道,胡乱要价可不行。
“杨助理,你先筛选一下,回头我和他们谈。”
这是他自己的事情,杨峰可以帮忙搜集资料,但谈判还得他出马。
盐碱地一般都在干旱或者半干旱地区,所以节水灌溉很重要。虽然夏楚县的自然条件比较好,但以后随着公司的发展,遇到缺水的地方该咋办?
因此,这种事必须未雨绸缪,提前掌握节水灌溉比较好。
“好的,我先进行筛选,最后应该能剩下三家公司。”
杨峰办事很靠谱,几天的功夫就筛选出来了三家公司。
三家公司的业务代表陆续来到了新林县,虽然不是和瑶岭农业谈业务,但谁不知道方唯和瑶岭农业的关系?
所以谈判进行的异常顺利,只用了几天的时间,方唯就和其中的一家公司签订了合同。
另外两家公司也没让人家白跑路,瑶岭农业打算从他们公司购买一批节水灌溉材料。公司准备在江淮基地推行节水灌溉,先看看效果。
至于和方唯签约的这家公司,收获肯定更大。
方唯同样准备在新承包的盐碱地尝试节水灌溉,之前的海水稻田,今年会种植耐盐苜蓿。新承包的盐碱地,第一年肯定是种植海水稻。
这也是马教授的建议,盐碱地的生态比较脆弱,最好是实行轮作。
耐盐碱苜蓿的种子是马教授帮忙联系的,这个品种是他和林教授的杰作,然后授权给别人生产的。
方唯之所以选择苜蓿,就是因为苜蓿是豆科作物,和海水稻一样有着改良土壤功效。(本章完)
方唯把方案发给了试验田的技术人员,并利用两天的时间给他们彻底讲透了。
随后,他们就开始在大棚内进行品种筛选和杂交实验。
至此,方唯已经在深城呆了不短的时间,他便和家人一起去了羊城。
临近年底有几个重要的会议,首先是制定明年的生产计划,其次是关于分红的方案。分红是集团公司层面的事情,可以一并解决。
“在会议开始前,我先宣布一件事情。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任命蔡桐为公司副董事长。”
不过在商量具体问题之前,方唯召开了董事会会议,赋与了蔡桐新的对职务。
他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实际上把蔡桐当做了自己的接班人,也就是未来的董事长人选。
大家感到了很惊讶,不太明白方唯为什么要设立副董事长,因为公司董事会曾长期不设置副董事长一职。
方唯也没有解释,开始按部就班的讨论新年的生产计划。
会议结束之后,胡林伟跟着他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
“支书,你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不会有退休的想法吧?”
“没有!我只是觉得公司有必要这个职位,所以才会这么做。”
方唯现在是不会承认自己的打算,说太早了反而不利于公司的稳定。
只要他不亲口承认,别人就不敢认定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那就好,你可是吓我一跳。”
胡林伟稍微松了一口气,要知道现在公司没有谁能代替方唯,他不行蔡桐也不行。
接下来,两人聊了一会工作上的事情,胡林伟才告辞离去。
两天后。
方唯再次召开会议,讨论了今年的分红方案。
这个没什么异议,就按照每人11000元的标准执行,对公司的现金流根本没有影响。
第二天。
方唯和盘莲去了斌斌的诊所,由于采取了预约制,并限制了每一天的看病人数,所以诊所里看起来不是太忙。
斌斌甚至有时间和他俩聊了一会。
“我现在每天就看40个号,每周至少休息一天,节假日不开门。”
看样子斌斌是听进去了方唯之前说的话,工作固然重要,家庭同样很重要。在家里不缺钱的情况下,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太累。
聊了一会,有病人来看病,方唯和盘莲就去附近转了转。
中午。
他俩和斌斌一起出去吃了顿饭,就离开了。
方唯和盘莲、阿姐已经出来了挺长时间,没过两天就返回了村里。
他给杨峰和杜秘书轮流放了几天假,让他们也好好休息一下。
元旦前,方唯接到了通知,他的【南豆339】大豆获得了大奖,颁奖将在元旦后举行。
但他实在是懒得跑了,就以身体健康为由,让研究员代替自己去领奖。
从元旦到春节这段时间,他几乎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因为多了一个副董事长,又有相当一部分工作分了出去。
杨峰几次想开口,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他觉得董事长这么分权,要是在别的企业说不定就被人架空了。不过想一想对方在瑶岭集团的威望,他觉得自己可能是有点杞人忧天,便没有吱声。
“杨助理,你的能力很不错,人品也值得信任。再过一年半载,你就到公司董事会挂个董事的头衔,能者多劳嘛。”
方唯看出了杨峰的心思,便找了个机会和对方聊了聊。
想让别人对自己忠心耿耿,光靠着人格魅力是不够的,还应该提供一些机会或者好处。
所以,他就把自己的想法提前讲了出来,有他来推动,这件事几乎没什么悬念。
“这这真是太意外了。谢谢董事长,我一定会在你的领导下,认真工作的。”
杨峰的确感到很意外,现在他虽然有资格参加集团公司的高层会议,但身上所有的权力都依附于方唯。
要是方唯决定退休,那么他这个董事长助理就变成了无根之木。
没想到董事长突然说起了对自己的安排,公司董事是非常不错的职位,影响力可不小。
“嗯,你去忙吧。”
方唯点点头,然后挥手把对方打发了出去。
他即便是不再担任集团公司董事长,但依然是瑶岭合作社理事会的理事长。为了公司的未来的运行中不出偏差,他需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影响力。
蔡桐、杨峰甚至是杜婉怡都是可以信任的。
时间匆匆。
转眼就来到了春节前。
方唯给杨峰和杜婉怡都放了假,让他们回去好好过个年。
他自己是不打算动地方了,就在村里过春节。
可有些人偏偏不打算让过安静的日子,春节前夕,省农业厅代表上级来到了家里,专门来慰问方唯。
王林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方唯搞定了高产大豆的育种、海水稻的育种这两项有着重要意义的项目,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感谢各位领导!”
方唯其实不喜欢这个场面,但人家都顾不上忙活过年的事情来看自己,自己当然也得笑脸相迎。
他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然后向王林等人表示了感谢。
“方支书,你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们应该感谢你。接下来你好好过年,希望在以后能再创佳绩。”
王林做了总结性发言,这次慰问活动便结束了。
稍后,方唯把大家送了出去,王林做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便上了车。
今天这种场合实在是不好讲别的,只能等回头打电话再说。
到了大年初一,王林主动打电话过来,说了一个好消息。省农业厅已经将方唯推荐到了部里,参与国家工程院院士的评选。
院士是专业领域优秀人才的至高荣誉,方唯以前也想过,不过这两年的心思也淡了。
为什么?就是因为评选的难度太高,他又懒得上下活动,所以就没了心思。
谁知道借助育种的成绩以及瑶岭农优接纳国资的行为,今年突然有了这个机会。推荐为候选人不一定能评选上,但要是连候选的资格都没有,那就什么机会都没有了。
他其实也有点小小的激动,其实内心深处还是在乎这个荣誉的。
当然,他也不会费精力和时间去钻营,有些事情不是靠钻营就能成功的。他自己安慰自己,好歹这一辈子有过一次机会,吹牛都有资本。
今年过年就方唯和盘莲、阿姐,大年三十把孙道人接过来吃了团年饭。
儿子和女儿两家人都没回来,各有隔得事情,他和婆娘都能体谅。
老道在方唯这边住了三天,然后就返回了三清观。
年后上班,杨峰和杜秘书回来都给方唯带了一些他们家乡的特产,方平就在家里请他们二人吃了顿饭。
“董事长,我已经联系了国内多家有节水灌溉技术的公司,另外还有三家国外的公司。总体上来说,国外公司的技术要先进一些,国内公司的性价比更高。”
年后,各个单位包括杨峰和杜婉怡都忙碌了起来。
方唯现在迫切需要掌握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从别的公司购买材料,但技术一定要转让。
国外公司只有一家答应可以进行技术转让,但要价比较高。
杨峰觉得还是国内公司的性价比更好,人家不仅愿意转让技术,还承诺包教包会。唯有一点,材料要从人家公司购买。
材料这东西倒无所谓,买谁的不是买?但价格一定要公道,胡乱要价可不行。
“杨助理,你先筛选一下,回头我和他们谈。”
这是他自己的事情,杨峰可以帮忙搜集资料,但谈判还得他出马。
盐碱地一般都在干旱或者半干旱地区,所以节水灌溉很重要。虽然夏楚县的自然条件比较好,但以后随着公司的发展,遇到缺水的地方该咋办?
因此,这种事必须未雨绸缪,提前掌握节水灌溉比较好。
“好的,我先进行筛选,最后应该能剩下三家公司。”
杨峰办事很靠谱,几天的功夫就筛选出来了三家公司。
三家公司的业务代表陆续来到了新林县,虽然不是和瑶岭农业谈业务,但谁不知道方唯和瑶岭农业的关系?
所以谈判进行的异常顺利,只用了几天的时间,方唯就和其中的一家公司签订了合同。
另外两家公司也没让人家白跑路,瑶岭农业打算从他们公司购买一批节水灌溉材料。公司准备在江淮基地推行节水灌溉,先看看效果。
至于和方唯签约的这家公司,收获肯定更大。
方唯同样准备在新承包的盐碱地尝试节水灌溉,之前的海水稻田,今年会种植耐盐苜蓿。新承包的盐碱地,第一年肯定是种植海水稻。
这也是马教授的建议,盐碱地的生态比较脆弱,最好是实行轮作。
耐盐碱苜蓿的种子是马教授帮忙联系的,这个品种是他和林教授的杰作,然后授权给别人生产的。
方唯之所以选择苜蓿,就是因为苜蓿是豆科作物,和海水稻一样有着改良土壤功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