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海水稻还是更适合在沿海滩涂种植,大西北缺水,不是每一块盐碱地都适合种植海水稻的。
    方唯接下来会自己培育多种耐盐碱作物的新品种,从育种到种植一条龙。
    但他的公司只是一个小公司,这事儿需要慢慢来。
    这天上午。
    马教授和林教授来到了村里,有些事情需要和方唯好好谈谈。
    方唯让杨峰先把客人领到小会客室,他整理了一些资料,稍后带了过去。
    “马教授,林教授,我先说说聚力农业的基本情况。”
    方唯坐下来之后,便打开了手里的资料,然后介绍了一遍聚力农业的各方面数据。
    目前公司在深城有400亩滩涂,全部属于试验田。另外在大西北的夏楚县拥有3万亩盐碱地,主要用来种植耐盐碱作物,兼具培育耐盐碱作物种子。
    公司已经在夏楚县投入了500万元,加上之前在深城试验田的投入,投入金额高达800万元。
    光是方唯个人就投入了560万元。
    “目前1500万斤海水稻销售情况良好,公司按照每斤3.2元和瑶岭销售公司结算,总货款为4800万元。目前已经回款接近3000万元。
    当然,由于海水稻是一个新生事物,我这边定价较高。如果今后的产量上来了,利润肯定没这么多,但降价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方唯在营销的时候就赋与了海水稻保健的功能,所以,定价并不是参照稻谷的价格而是参照保健食品定价。
    销售公司的卖出价要高一些,不过最终的市场零售价也不会超过8元。
    对于保健食品来说,这个定价并不高。
    “方式书真的是好手段!我们就想不出来这个办法,物以稀为贵,看来你是掌握了营销的精髓啊。听起来很不错,我们的资金足够发展所需吗?”
    虽然听着很提气,这一季就能回笼资金4800万元。
    当年马教授显然很清楚商业运行的规则,这些钱可不是净利润,其中包括了全体股东的投入、费用成本都在里面。
    而且到今年秋收之前,整个公司是没有收入的。
    因此,他担心公司的运营资金能不能维持住。
    “很紧张!接下来还要购买节水灌溉技术,我寻思以后咱们单独成立一个部门,专门从事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产品生产和销售。
    另外,我们还要成立一个研发中心,专门研究耐盐碱作物、培育新品种。这样一算,咱们的资金真的捉襟见肘,可以考虑进行政策性贷款。”
    方唯本来是闲着小打小闹,研究一下海水稻。
    但一路走下来,他就像是被人推着在前进,一发而不可收拾。
    公司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起点高是因为它掌握了先进技术,但对于资金的需求却免不了的。
    所以他考虑申请政策性贷款,毕竟研究、生产耐盐碱作物,治理盐碱地,国家有很大的扶持力度。
    “这个可以有!我和农发行那边比较熟,倒是可以通过熟人联系一下。”
    马教授和林教授对视了一眼,随即同意了方唯的计划。
    虽然他俩不同意也阻止不了方唯的决定,毕竟两人加一起在公司里的股份才有30%。但方唯需要两人帮助的地方还很多,大事商量一下也是对二人的一种尊重。
    三人的理念基本上差不多,所以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这都到中午了,走走走,我请二位去县城吃饭。”
    这会已经到了中午时分,方唯便带着两人去了林河饭店,请二人吃了顿饭。
    马教授和林教授在瑶岭大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动身返回了京城。
    还别说,马教授回去之后很快就和农发行取得了联系,大概率能争取到一笔专项扶持贷款。
    时间匆匆。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瑶岭农业各个单位顿时忙碌了起来。
    方唯没有去各地巡视,而是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蔡桐。
    他现在已经把超过一半的工作都交给了对方,对方这个副董事长可不是空挂名,已经掌握了集团公司董事会相当的权力。
    方唯移交权力的迹象越发的明显,很多人都看出来了。
    三天后。
    方唯去了京城开会,回头让杨峰去夏楚县和自己汇合。
    这次会议没什么可说的,中规中矩。只不过有不少很熟悉的代表提前向他表示了祝福,祝他能顺利当选院士。
    这种事本来就是公开的,其中有一个公示程序,大家迟早都会知道。
    方唯表示了感谢,然后承诺,要是自己能当选的话,到时候一定请大家喝酒。
    会议结束之后,他就直接从京城去了夏楚县。
    此时的南方,春播工作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然而夏楚县这边依然是春寒料峭。所以,王木齐正带人不紧不慢的做准备,等天气再暖和一些才能播种。
    按照计划,今年春播会种植两万亩的海水稻,外加一万亩的苜蓿。
    苜蓿一年下来,少则可以收割四、五茬,多则收割五、六茬,经济效益并不差。夏楚县及其周边的经济支柱主要是畜牧业和农业,苜蓿还是很好卖的。
    “应聘的人什么时候过来?”
    办公室里依然烧着炉火,铁炉子上正在烧茶,屋里顿时飘荡着一股茶香。
    方唯坐在椅子上看向了王木齐,他这次提前过来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招聘的事情。
    夏楚县比较偏远,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不知道能不能招到一些可用的人才。
    “面试的时间定在三天后。”
    王木齐不是很看好这次招聘,想聘用农工那很好办,在当地或者周边县市就能搞定。
    但想要招聘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就很麻烦,需要在整个西北地区招聘,截至目前也不过才收到二十几份简历。
    “嗯,咱们先去地里转转。”
    今年有新的建设方案,比如想建设研发中心包括试验田、育种中心以及新的员工宿舍。
    办公楼已经投入使用,职工宿舍还有一些剩余,但按照新招聘的规模肯定不够用,所以还得继续修建宿舍。
    另外还有建设锅炉房,等锅炉房建好之后,办公室和宿舍就不用烧炉子了,可以通水暖。
    林林总总的项目加一起又是一大笔开销,好在这边的人工便宜,当地的各种建材不缺,成本上还是可以接受的。
    “支书,研发中心和试验田占地500亩,育种中心占地2000亩,并预留了扩展的空间。县里还给公司特批了200亩住宅用地,建楼房甚至是建别墅都行。”
    县里还是很大方的,县城之外的土地很多,只要不是基本农田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甚至还给公司划拨了住宅用地,建设职工住房以及管理层住房,想修建部分别墅都行。
    “呵,县里还真大方。”
    方唯放眼望去,周围还是很荒凉,谁在这里建别墅啊?
    不过,可以建一些带院子的平房,主要给管理层和技术人员使用。他们这些人都是外地的,家属来了总得有个住的地方吧?
    本地的职工就不用管了,保证每人有宿舍就行。
    宿舍是四人间,整个宿舍区有若干的公共浴室、盥洗室和卫生间,条件在当地来说还是不错的。
    现阶段公司还处于创业阶段,该节省的地方还是要节省。
    几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到了面试的日子,方唯一早就来到了会议室。
    昨天下午已经来了一批应聘者,公司给临时安排了住宿和伙食。
    方唯这边面试很快开始,今天还有一批应聘者应该会来,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他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所有的面试就全部结束。
    这次来这边应聘的一共有27人,最差的也有本科学历和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之所以愿意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工作,高工资自然是首要的原因。
    另外,也是由于聚力农业和瑶岭农业有着很深的关系,他们比较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
    这些当中有三个人比较突出,一个是搞管理的齐成、一个是西北农科院的冯小江,一个是搞节水灌溉技术的马雨晨。
    其他人没那么出彩,但都是可用之人。
    方唯把27个人都录用了,让齐成配合王木齐搞好公司的全面工作,让冯小江负责研发中心和试验田的工作,让马雨晨负责节水灌溉方面的工作。
    其他的人马根据各自的专长,分配到了各个部门。
    财务部门的负责人是村里的方启明,早年上大学学的就是财务,一直在瑶岭集团工作。
    过年的时候方唯和他谈了谈,对方愿意到夏楚县来工作,一方面是因为两人有亲戚关系,另一方面也是方唯给的工资很高。
    很快,聚力农业的架子就搭起来了。
    “各位,咱们没时间进行磨合,那就在春播工作中磨合吧。”
    时间匆匆。
    聚力农业终于迎来了春播的日子。
    研发中心还没有建好,但不要紧,试验田是现成的。冯小江直接就开始了工作,他们将展开耐盐碱苜蓿的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产量、二是提高耐盐的临界值。(本章完)

章节目录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华山弃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华山弃徒.并收藏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