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最后的收割(三合一大杯)
听着古十二得意的言语,那个中年文士懵逼地和乔三对视了一眼。
事实摆在眼前,他的确是没办法不信!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会不会只是个巧合呢?
他正想说话,又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门口的护卫沉声道:“三爷,秦先生,楚王殿下也派人送来了请帖,请您过府一叙。”
秦先生几乎是下意识地捂着嘴,还好!自己没有跟个傻子一样开口反驳。
乔三应了一声,然后看着古十二,“那齐公子有没有交待,如果两边都请,我该先去哪边?”
古十二呵呵一笑,“你别说,齐公子还真想到这个了。”
“他怎么说?”
“他说,如果这个都要他教,让你自己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乔三一愣,旋即哈哈一笑,“也是,那我就先去了。”
说完,乔三便朝着二人点了点头,大步出了府门。
秦先生看着古十二,在他对面坐下,“这个齐公子,真的这么神?”
古十二摆了摆手,“秦先生,咱们闹着玩逗两句笑也就罢了,您是高人大才,怎么也跟着我们起哄啊?”
秦先生倒也听得出古十二言语当中隐隐的奚落,尬笑一声,“实在是太过震惊了,没想到这位齐公子远在江南,居然能将中京的事情算得那么准,还提前这么多天,着实有些佩服啊!”
古十二见状倒也没有为难这位曾经卫王颇为倚重的人才,事实上若非齐政的对比太过鲜明,他依旧会觉得秦先生这个读书人比自己厉害得多。
他开口道:“虽然不知道这世上到底有没有神仙,但齐公子啊,在我们眼里,真真是神仙手段。当初我等与殿下,初到江南.”
“别听他们瞎吹,我哪儿有那么厉害!”
苏州城中,齐政坐在饭桌前,看着周元礼和周陆氏,笑着摆了摆手。
周元礼却一脸郑重道:“他们可不算瞎吹啊,洪家在咱们这些人眼里,那是何等庞然大物啊!更别提直接被你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轻轻松松就收拾了。反正,现在你是彻底出名了,连带着我这种小人物,一下子也成了好多人的座上宾了。”
周元礼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说,悄悄吞了,但眼中的佩服却没有丝毫减少。
这一刻,他不是齐政的义父,而是齐政的忠实拥趸。
齐政轻笑道:“义父这些日子的宴请交际,确实是很频繁。”
他没有直接把话挑明,而是学着那些人的姿态,在将寒冬的冷意藏进吹面不寒的春风中。
义父此番鞍前马后,已经赢得了卫王的信任和看重,有自己这层关系在,正常发展,未来绝对是不逊于洪家的存在,那么他就必须要适应这样的交流。
“可不是么!”周元礼开心地笑着,“我跟你说,就连那位政事堂老相公的府上,都派人”
他正说得起劲,忽然小腿被周陆氏默默踢了一脚。
他登时一愣,在周陆氏的目光示意下,猛地反应过来,声音一低,看向齐政,“齐政,我是不是不应该去?”
齐政微微一笑,“义父觉得,他们为何奉承你,甚至巴结你?”
周元礼道:“自然是因为我有你这么个好义子,从而得到了卫王殿下的看重。”
“义父也不必妄自菲薄,你已经证明了你的能力,在苏州也绝对称得上有头有脸的商人了。”
齐政先安慰了一句,接着话锋一转,“但是,像那些地位不俗的缙绅豪族,将义父奉为座上宾,的确是因为卫王的看重。既然如此,义父若因为沉迷这些人的奉承,没把殿下交代的事情做好,从而失了殿下的看重,岂不是舍本逐末?”
周元礼一怔,旋即重重点头,“是极是极,齐政,你说得很对!”
他满是感慨道:“看着往日那些对我都不屑一顾的老大人、大官人,如今都笑脸相迎,亲近有加,心头的确有些飘然,齐政你提醒得很对,殿下还交代了要将咱们手上的生丝都卖出去,这事儿都还没弄完,我在这儿,得意洋洋个什么劲儿呢!哎!”
忽然他又仿佛想到了什么,再度面色一变,有些迟疑地看着齐政,“不会是卫王叫你来敲打我的吧?”
瞧着周元礼的样子,齐政是既有几分欣慰,又有几分好笑。
欣慰他已经能“举一反三”了,好笑则是觉得反应有些过大了。
他连忙安慰道:“义父勿忧,这也才过去了数日,没多大事,卫王殿下也不曾提起过什么。”
“那就好,那就好。”周元礼抚了抚胸口,说着便叫来管家,“你稍后去王员外和张员外府上走一趟,就说我今日有要事,改日再聚。”
然后周元礼笑着对齐政道:“只要卫王的看重不减,就不用在意这些人的态度对吧?”
齐政笑着点头,“稍后吃过早餐,义父随我一道出门吧,那批生丝的事情,也差不多该解决了。”
周元礼脸色一喜,“好好好,哎呀,这批生丝还真有点让我急得头疼,你是不知道”
“夫君,粥都凉了。”
周陆氏轻声提醒一句,打断了周元礼的话,周元礼连忙反应过来,“对对对,先吃饭,吃完了再说。”
齐政慢慢吃完了饭,笑着对周陆氏道:“义母,坚哥儿这些日子在程夫子府上住得可还习惯?”
周陆氏温柔地笑着点头,“习惯的。旬日之前我去见他时,他还说呢,这程夫子忽然对他态度更好了不少,每日监督得更严厉了,他还跟我叫苦,被我好一顿收拾。如今看他那样子,怕是真的能如程夫子说的,明年开春的院试里有所成就呢!”
齐政当然知道程夫子为何忽然对周坚态度更好了,自己给他把养老钱都挣足了,那态度能不好嘛!
他微笑点头,“会的。坚哥儿的科举,定会有好前程的。”
他并不是胡乱安慰周陆氏的,而是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如此。
以前靠察举和举荐的朝代自不用说,哪怕到了科举盛行的时代,许多家族自从出了一个牛人之后,便能接着在一两代之内,再出许多的优秀后辈,这固然有言传身教,教育资源跃升的关系,但真的只有那一层原因吗?
在齐政熟悉的那个时空,申时行高中之前,申家可从不是什么诗礼世家,但他青云直上后,他的长子、孙子,便能接连高中进士;
徐阶当初高中之前,也是他的叔叔率先中了进士,为华亭徐家打开了上升通道,而等徐阶发迹,他的弟弟、孙子便俱都高中;
最夸张的就是张居正,他发迹之后,他的三个儿子,齐齐高中,其中更是一个状元、一个榜眼,你说这玩意儿没猫腻谁信呢?
所以,以如今的情况,周坚既有程夫子这等名师大儒教导,又有齐政这个义兄弟作为卫王身边的红人,通过一个府县的院试很难吗?
甚至只要齐政真的能帮卫王坐上那个位置,卫王赏周坚一个一甲也不是全无可能。
想到这儿,齐政对于坐视着周坚被程夫子蹂躏的负罪感也减轻了许多。
吃过饭,周陆氏自是带着婢女收拾并且管理家中,如今周家门楣眼看着就要高了,身为当家主母,周陆氏劲头更足了。
周元礼和齐政则一起朝着门外走去,坐上马车,周元礼就低声跟齐政讲述起来自己的苦恼。
“咱们手上一共两万石生丝,听说沈家手上还有一万石,有这么多生丝,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如今卫王殿下声威正盛,其余人也不敢冒头的时候,联合沈家掌控生丝的价格,慢慢出货。”
“但你不说义父也知道,殿下可不是来江南做生意的,也不会一直在苏州,这些生丝要化作银钱,在更好更值得的地方。可问题是,咱们手上的生丝数量太多了,眼下生丝的价格都还在慢慢恢复,如果一下子砸出去这么大的量,这价格就不好说了。”
他略显心疼地道:“那怕每斤少半钱银子,这将近两万石的生丝,都得少赚多少钱啊!”
齐政点了点头,“眼下的生丝价格,好像才回到四钱半,五钱左右吧?这价格,确实低了些。”
周元礼深以为然,“是啊,这批生丝,怎么着都得卖到个六钱,甚至七钱,才能对得起殿下的信任啊!”
齐政哈哈一笑,“别担心,我有办法,这事儿不难的。”
周元礼登时大喜,正要开口询问,马车忽然停了下来,骑马跟在一旁的护卫张先开口提醒道:“公子,是江南商会的人。”
齐政挑开车帘看了一眼,只见一辆悬挂着江南商会标识的马车拦住了齐政所在马车的去路,而后从车上走下一个衣着不俗的中年人。
他来到马车旁,微微欠了欠身,“在下江南商会朱会长府上管家朱贵,见过齐公子。”
齐政挑开侧帘,冷眼看着他,“有事?”
朱贵一脸欠揍的微笑,“我家老爷已经抵达苏州,想请齐公子一叙。”
齐政挑眉,“你家老爷面子这么大啊?”
朱贵到底是能给朱家这等地位做管家的人,面对齐政的冷嘲热讽,依旧面露微笑,“人生在世,多个朋友多条路。我家老爷很欣赏齐公子,想与齐公子交个朋友,比如齐公子眼下手上的近两万石生丝,我家老爷便可以替齐公子一下子解决。如果齐公子能办好这个事情,想必卫王殿下也会很开心的吧?”
说完朱贵望着齐政,微微的笑容里充满了自信。
他相信,齐政无法拒绝这个提议。
自家老爷找个这个入手之处,想到这个手段,是了很多功夫,做过很多盘算的。
如果齐政是个聪明人,就应该能从中明白很多事情。
为何是直接来找他?
为何是当街拦路的方式?
为何能以这生丝为筹码,为何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库存?
这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藏着诸多值得深思的魔鬼细节。
齐政忽然笑了笑,“看你的样子,你对我答应这件事情很有自信?”
朱贵欠了欠身,“我们只是相信齐公子不会拒绝多交个朋友,尤其是我家老爷这样的朋友。”
“那你还真猜错了。”
齐政笑容骤然一冷,“滚回去告诉你家老爷,摆正位置,认清形势!”
说完,他将侧帘一放,张先立刻喊道:“走!”
看着马车重新启程,朱贵眼中的错愕依旧凝固不散。
他真的很难相信,自己就这么被拒绝了!
老子可是江南商会会长的管家啊!
是传达会长老爷的邀请啊!
他怎么敢拒绝会长老爷啊!
还摆正位置,认清形势!摆不正位置的是他好吧!
继续前行的马车里,周元礼也同样一脸担心地看着齐政,“齐政,你这么说,会不会,额,就是有什么不太好的影响?”
他已经在尽量斟酌着用词了,毕竟那可是江南商会的会长啊!
对江南的许多人,尤其是经商之人来说,衙门里的官老爷时不时就换,但江南商会的会长老爷,那可是一直在他们头上笼罩的天。
齐政笑着摆了摆手,“什么狗屁会长,洪成一死,他都火烧屁股坐不住了,不然他为什么跑到苏州来?他真要有底气,留在杭州等着我们过去找他呗,他有那个底气和胆量吗?”
他不屑地冷哼一声,“既想跪,想媾和,又拉不下脸,要装逼,我才不惯着他!”
周元礼虽然听不懂装逼什么意思,但能明白齐政的意思,不过他还有个更关心的问题。
“你方才说你有办法解决生丝的麻烦,是不是就是算到了江南商会头上?那你现在拒绝了他们,又当如何?”
齐政闻言轻笑,“怎么说呢,是,也不是。”
他看着周元礼,“你知道为何我们明明知道了织造局那位杨公公勾结江南商会和倭寇的诸多事迹,却没杀他吗?”
周元礼一愣,齐政笑着道:“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马车一路前行,来到了卫王府。
虽然如今卫王已经成为了苏州实际意义上的掌控者,但府衙有苏州同知蒋琰盯着,城防和周边盗贼、倭寇有苏州卫指挥使张世忠负责,他只需要坐镇自己的府邸就行了。
如今这间不算豪奢的宅院门口,堵着比以前还要多得多的马车,等着比以前更多的人。
齐政和周元礼见状只能提前下了车,步行走去。
一路上,在巷子中等着的人都看向这二位,默默地主动让开道路。
有不知情的还在疑惑这两人是谁,竟然这么嚣张地直接过去,在得到旁人的提醒后,目光之中立刻带上了几分谄媚和艳羡。
甚至有不少胆大脸厚的主动上前,拜不到卫王这尊大佛,拜拜齐公子这个传说中的护法罗汉也是好的嘛。
对于这些人,齐政面露和善的微笑,但脚下不停,手上不动,主打的就是一个态度没毛病,但半点不接茬。
周元礼跟在齐政身旁,原本小商人的自卑,在这一刻,被这一道道艳羡的目光彻底冲刷了干净。
二人来到门前,早已对齐政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值守护卫自然不可能有丝毫阻拦,亲切甚至谦卑地将齐政迎了进去。
当二人一路来到书房,卫王瞧见齐政,也十分亲切地起身,还主动给齐政倒茶,周元礼也顺带着享受了一番这个服务,这也让他愈发惶恐。
若是生丝的事情,不能解决,自己哪儿有脸啊!
齐政笑着道:“殿下,江南商会的会长来苏州了,时候差不多了,生丝的问题也该解决了。”
周元礼连忙清了清嗓子,正准备说话,卫王已经点头道:“也是,田七,去把杨进叫来。”
没过多久,穿着官服的杨进匆匆抵达。
一进屋,就光速滑跪,“老奴杨进,拜见殿下。”
齐政和周元礼都坐在一扇屏风之后,安静地听着。
卫王并没有直接叫杨进起身,就任由他这么跪着。
房间内一片死寂,只有外面的蝉鸣愈发聒噪。
死寂渐渐成了惶恐,惶恐又催生了不安,在跪伏在地的杨进头顶,凝结成了大颗大颗的汗珠。
当一滴汗珠滴落地面,卫王的声音终于缓缓响起。
“杨进,你该死。”
杨进连忙磕头不止,“老奴该死,老奴的确该死!”
身为织造局太监,他曾十分自信地以为,卫王绝不敢杀他。
但在亲眼看见了马有昌和林满的尸首之后,他彻底怂了。
同时,在宫里养出的揣摩本能让他懂得,若是卫王真要杀他,他不会有见这一面的机会。
要想不死,就必须把握住这一次关键的会面。
“就你干的那些事,哪怕你是童公公的人,本王也可以直接将你就地正法,童公公也不会多说什么。”
“是是是,老奴鬼迷心窍,多谢殿下开恩。”
“别这么急着就讨活命符。”
卫王轻哼一声,“但童公公在宫里,对本王的母妃,多有照顾,本王承他的情,所以,本王可以给你机会。”
杨进连忙磕头,“老奴该如何做,请殿下示下,老奴定当竭尽全力。”
“三日之后,本王会率苏州官吏,再度巡查织造局,尤其是库房等重地,若再出了任何纰漏,别说本王没给过你机会!”
听着卫王杀气腾腾的话,杨进几乎是瞬间便明白了过来,当即叩头,“老奴谢殿下不杀之恩,殿下放心,老奴定当竭力,不负殿下宽仁。”
“好了,下去吧。”
看着杨进千恩万谢离去的背影,卫王轻哼了一声,“你说这人,给了他四五日时间了,都不知道主动来办,还要我指点敲打。”
齐政笑着从屏风后面走出来,“他或许是能想到,但是他就那点筹码,一旦用了,万一殿下志不在此,他可就没了腾挪空间了,不如干脆赌一把,等着看殿下会不会找他。所以,难怪会让他来坐镇苏州织造局,这倒是个狠人啊!”
齐政看着卫王,笑容玩味,“如此,既能解决我们的麻烦,又能卖童公公一个面子,倒是两全其美了。”
卫王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无需如此试探我,他若只是勾结地方势力,我还能饶了他。但他通倭资敌,我若饶了他,那些无辜惨死的百姓又当如何?我的念头如何通达?得罪童公公又如何,他死定了!”
齐政肃容一拜,“殿下高义!在下佩服。”
周元礼看得一愣一愣的,懵逼地跟着一拜,同时心里在纳闷着,然后呢?
不是要解决生丝的事情吗?
怎么一个字儿没提啊?
好想问一句,但好怕他们说我蠢啊!
“你多虑了,我不亲自去见那齐政,真不是自大愚蠢。”
苏州的某处园子中,水榭之中,湖风微带凉意,解了几分暑热,江南商会的会长朱俊达叹了口气,和一个随行的商会成员开口解释道:
“如今卫王这一手釜底抽薪来得太绝,中条三郎多半在他手上,咱们更不知道他从苏州府衙和洪家弄到了多少把柄。咱们的确是不得不妥协,但这妥协,也是要讲策略的。”
他手中拿着一柄黄金如意轻轻敲着桌子,丝毫不在意会不会磕坏,“若是我们上来就是一副任打任骂的姿态,那卫王和他的人就会变本加厉,更不将我们放在眼里,保不齐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儿。”
“而且,你想想,这时候有多少人正在看着我们?等着看我们的态度。我们若是怕了,跪了,他们会怎么办?”
“这就好比一座房子,现在倒了半面墙,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尽力把这半面墙撑起来,而不是立刻把剩下的半面也推了。如果那样,整个屋子也将不存在了。”
“这个齐政,我仔细研究过情报,他的确是卫王的一个智囊。但我始终怀疑,他的身份太过低微,很可能只是被推到台前的人,用来彰显卫王的虚怀若谷,好吸纳江南的寒门才子。真正厉害的,应该是另有其人,比如沈家那个消失了多年的沈千钟。”
“可不管怎么说,他依旧是卫王当前的红人,能跟卫王说得上话,也真的有几分本事。若是能走通他的门路,这事儿咱们就有转圜的机会。今日派朱贵去,他若是聪明,自然知道接住我们递去的台阶,咱们这事儿就有解决的希望了。”
对面的人点头,“还是会长看得深远,在下佩服。”
话音刚落,朱贵的身影便匆匆出现在水榭中,将会面的情况说了。
尤其是听到齐政送的那八个字时,朱俊达还没说话,随行的人便彻底愤怒了,一拍桌子站起,“他算个什么东西,一个小商人家里的书童,是他娘的一个奴仆,也配说让会长大人摆正位置?”
但朱俊达却并未动怒,淡淡一笑,“这么说来,我反而更有信心了些。”
他看着两人,“说明这个什么齐政,真的没看懂我今日举措的深意,不是个够格的聪明人,那这样的人,反倒更容易拿捏。”
他笑着起身,负手望着眼前的湖面,嗤笑道:“原以为他真的是一个惊世之才,演了一番风云际会,自微末中崛起的故事,如今看来,果然只是被推到台前,用来邀买人心的手段。什么义子,不过就和咱们江南这些大户一样,不过是奴仆的另一种称呼罢了。”
其余二人听他这么一说,都觉得有几分道理。
朱贵问道:“老爷,那我们接下来如何行事?”
朱俊达呵呵一笑,“等,等着他们来求我们!周家手上两万石生丝,卫王想尽快出手,他们除了找我们,哪儿还有别的路子。现在就是熬鹰,看谁先坐不住了!”
“老爷英明!”
朱贵的吹捧声才刚落,门外匆匆走来一个随行护卫。
“老爷,苏州织造局杨公公求见。”
朱俊达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但还是吩咐护卫将对方请进来。
“杨公公,自去岁一别,公公风采,更胜往昔啊!”
对杨进知道自己的住处,朱俊达并不意外,笑着拱手打起了招呼。
杨进敷衍地行了一礼,落座之后,直接道:“今日前来,是有一事。”
朱俊达一听这话,心头猛地生出几分不详的预感,“公公请讲。”
“织造局先前为了配合你们打生丝的价格战,挪用了三万石生丝给你们,这事儿被卫王知道了,他三日之后要巡查织造局。还要劳烦朱会长立刻去将周家手上的两万石生丝和沈家手上的一万石生丝买了。”
朱俊达闻言如遭雷击,竟然还有这事儿?!
洪成,我干你娘!
事实上,洪成若是真的在天有灵,他也叫苦,他们就挪了两万两千石,哪有三万石啊!
朱俊达皱着眉头,开始跟杨进扯皮,“杨公公,这事儿恐怕不好办吧?”
但杨进如今刀架在脖子上,哪儿有心思听他说这些,甚至连绕圈子的耐心都没有。
“咱们都是合作多年的人了,客套话我也不想多说。如今这局势,三天之内,这事儿办不了,我就得死!”
“我这个人,对朋友仗义,三万石说挪也就挪了。但是朋友若是对我不仗义,我死的时候,拖几个人下水还是办得到的!”
“这三万石生丝,就劳烦朱会长和江南商会尽快办好。”
“我有一句话送给朱会长,认清形势,摆正态度!”
(本章完)
听着古十二得意的言语,那个中年文士懵逼地和乔三对视了一眼。
事实摆在眼前,他的确是没办法不信!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会不会只是个巧合呢?
他正想说话,又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门口的护卫沉声道:“三爷,秦先生,楚王殿下也派人送来了请帖,请您过府一叙。”
秦先生几乎是下意识地捂着嘴,还好!自己没有跟个傻子一样开口反驳。
乔三应了一声,然后看着古十二,“那齐公子有没有交待,如果两边都请,我该先去哪边?”
古十二呵呵一笑,“你别说,齐公子还真想到这个了。”
“他怎么说?”
“他说,如果这个都要他教,让你自己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乔三一愣,旋即哈哈一笑,“也是,那我就先去了。”
说完,乔三便朝着二人点了点头,大步出了府门。
秦先生看着古十二,在他对面坐下,“这个齐公子,真的这么神?”
古十二摆了摆手,“秦先生,咱们闹着玩逗两句笑也就罢了,您是高人大才,怎么也跟着我们起哄啊?”
秦先生倒也听得出古十二言语当中隐隐的奚落,尬笑一声,“实在是太过震惊了,没想到这位齐公子远在江南,居然能将中京的事情算得那么准,还提前这么多天,着实有些佩服啊!”
古十二见状倒也没有为难这位曾经卫王颇为倚重的人才,事实上若非齐政的对比太过鲜明,他依旧会觉得秦先生这个读书人比自己厉害得多。
他开口道:“虽然不知道这世上到底有没有神仙,但齐公子啊,在我们眼里,真真是神仙手段。当初我等与殿下,初到江南.”
“别听他们瞎吹,我哪儿有那么厉害!”
苏州城中,齐政坐在饭桌前,看着周元礼和周陆氏,笑着摆了摆手。
周元礼却一脸郑重道:“他们可不算瞎吹啊,洪家在咱们这些人眼里,那是何等庞然大物啊!更别提直接被你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轻轻松松就收拾了。反正,现在你是彻底出名了,连带着我这种小人物,一下子也成了好多人的座上宾了。”
周元礼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说,悄悄吞了,但眼中的佩服却没有丝毫减少。
这一刻,他不是齐政的义父,而是齐政的忠实拥趸。
齐政轻笑道:“义父这些日子的宴请交际,确实是很频繁。”
他没有直接把话挑明,而是学着那些人的姿态,在将寒冬的冷意藏进吹面不寒的春风中。
义父此番鞍前马后,已经赢得了卫王的信任和看重,有自己这层关系在,正常发展,未来绝对是不逊于洪家的存在,那么他就必须要适应这样的交流。
“可不是么!”周元礼开心地笑着,“我跟你说,就连那位政事堂老相公的府上,都派人”
他正说得起劲,忽然小腿被周陆氏默默踢了一脚。
他登时一愣,在周陆氏的目光示意下,猛地反应过来,声音一低,看向齐政,“齐政,我是不是不应该去?”
齐政微微一笑,“义父觉得,他们为何奉承你,甚至巴结你?”
周元礼道:“自然是因为我有你这么个好义子,从而得到了卫王殿下的看重。”
“义父也不必妄自菲薄,你已经证明了你的能力,在苏州也绝对称得上有头有脸的商人了。”
齐政先安慰了一句,接着话锋一转,“但是,像那些地位不俗的缙绅豪族,将义父奉为座上宾,的确是因为卫王的看重。既然如此,义父若因为沉迷这些人的奉承,没把殿下交代的事情做好,从而失了殿下的看重,岂不是舍本逐末?”
周元礼一怔,旋即重重点头,“是极是极,齐政,你说得很对!”
他满是感慨道:“看着往日那些对我都不屑一顾的老大人、大官人,如今都笑脸相迎,亲近有加,心头的确有些飘然,齐政你提醒得很对,殿下还交代了要将咱们手上的生丝都卖出去,这事儿都还没弄完,我在这儿,得意洋洋个什么劲儿呢!哎!”
忽然他又仿佛想到了什么,再度面色一变,有些迟疑地看着齐政,“不会是卫王叫你来敲打我的吧?”
瞧着周元礼的样子,齐政是既有几分欣慰,又有几分好笑。
欣慰他已经能“举一反三”了,好笑则是觉得反应有些过大了。
他连忙安慰道:“义父勿忧,这也才过去了数日,没多大事,卫王殿下也不曾提起过什么。”
“那就好,那就好。”周元礼抚了抚胸口,说着便叫来管家,“你稍后去王员外和张员外府上走一趟,就说我今日有要事,改日再聚。”
然后周元礼笑着对齐政道:“只要卫王的看重不减,就不用在意这些人的态度对吧?”
齐政笑着点头,“稍后吃过早餐,义父随我一道出门吧,那批生丝的事情,也差不多该解决了。”
周元礼脸色一喜,“好好好,哎呀,这批生丝还真有点让我急得头疼,你是不知道”
“夫君,粥都凉了。”
周陆氏轻声提醒一句,打断了周元礼的话,周元礼连忙反应过来,“对对对,先吃饭,吃完了再说。”
齐政慢慢吃完了饭,笑着对周陆氏道:“义母,坚哥儿这些日子在程夫子府上住得可还习惯?”
周陆氏温柔地笑着点头,“习惯的。旬日之前我去见他时,他还说呢,这程夫子忽然对他态度更好了不少,每日监督得更严厉了,他还跟我叫苦,被我好一顿收拾。如今看他那样子,怕是真的能如程夫子说的,明年开春的院试里有所成就呢!”
齐政当然知道程夫子为何忽然对周坚态度更好了,自己给他把养老钱都挣足了,那态度能不好嘛!
他微笑点头,“会的。坚哥儿的科举,定会有好前程的。”
他并不是胡乱安慰周陆氏的,而是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如此。
以前靠察举和举荐的朝代自不用说,哪怕到了科举盛行的时代,许多家族自从出了一个牛人之后,便能接着在一两代之内,再出许多的优秀后辈,这固然有言传身教,教育资源跃升的关系,但真的只有那一层原因吗?
在齐政熟悉的那个时空,申时行高中之前,申家可从不是什么诗礼世家,但他青云直上后,他的长子、孙子,便能接连高中进士;
徐阶当初高中之前,也是他的叔叔率先中了进士,为华亭徐家打开了上升通道,而等徐阶发迹,他的弟弟、孙子便俱都高中;
最夸张的就是张居正,他发迹之后,他的三个儿子,齐齐高中,其中更是一个状元、一个榜眼,你说这玩意儿没猫腻谁信呢?
所以,以如今的情况,周坚既有程夫子这等名师大儒教导,又有齐政这个义兄弟作为卫王身边的红人,通过一个府县的院试很难吗?
甚至只要齐政真的能帮卫王坐上那个位置,卫王赏周坚一个一甲也不是全无可能。
想到这儿,齐政对于坐视着周坚被程夫子蹂躏的负罪感也减轻了许多。
吃过饭,周陆氏自是带着婢女收拾并且管理家中,如今周家门楣眼看着就要高了,身为当家主母,周陆氏劲头更足了。
周元礼和齐政则一起朝着门外走去,坐上马车,周元礼就低声跟齐政讲述起来自己的苦恼。
“咱们手上一共两万石生丝,听说沈家手上还有一万石,有这么多生丝,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如今卫王殿下声威正盛,其余人也不敢冒头的时候,联合沈家掌控生丝的价格,慢慢出货。”
“但你不说义父也知道,殿下可不是来江南做生意的,也不会一直在苏州,这些生丝要化作银钱,在更好更值得的地方。可问题是,咱们手上的生丝数量太多了,眼下生丝的价格都还在慢慢恢复,如果一下子砸出去这么大的量,这价格就不好说了。”
他略显心疼地道:“那怕每斤少半钱银子,这将近两万石的生丝,都得少赚多少钱啊!”
齐政点了点头,“眼下的生丝价格,好像才回到四钱半,五钱左右吧?这价格,确实低了些。”
周元礼深以为然,“是啊,这批生丝,怎么着都得卖到个六钱,甚至七钱,才能对得起殿下的信任啊!”
齐政哈哈一笑,“别担心,我有办法,这事儿不难的。”
周元礼登时大喜,正要开口询问,马车忽然停了下来,骑马跟在一旁的护卫张先开口提醒道:“公子,是江南商会的人。”
齐政挑开车帘看了一眼,只见一辆悬挂着江南商会标识的马车拦住了齐政所在马车的去路,而后从车上走下一个衣着不俗的中年人。
他来到马车旁,微微欠了欠身,“在下江南商会朱会长府上管家朱贵,见过齐公子。”
齐政挑开侧帘,冷眼看着他,“有事?”
朱贵一脸欠揍的微笑,“我家老爷已经抵达苏州,想请齐公子一叙。”
齐政挑眉,“你家老爷面子这么大啊?”
朱贵到底是能给朱家这等地位做管家的人,面对齐政的冷嘲热讽,依旧面露微笑,“人生在世,多个朋友多条路。我家老爷很欣赏齐公子,想与齐公子交个朋友,比如齐公子眼下手上的近两万石生丝,我家老爷便可以替齐公子一下子解决。如果齐公子能办好这个事情,想必卫王殿下也会很开心的吧?”
说完朱贵望着齐政,微微的笑容里充满了自信。
他相信,齐政无法拒绝这个提议。
自家老爷找个这个入手之处,想到这个手段,是了很多功夫,做过很多盘算的。
如果齐政是个聪明人,就应该能从中明白很多事情。
为何是直接来找他?
为何是当街拦路的方式?
为何能以这生丝为筹码,为何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库存?
这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藏着诸多值得深思的魔鬼细节。
齐政忽然笑了笑,“看你的样子,你对我答应这件事情很有自信?”
朱贵欠了欠身,“我们只是相信齐公子不会拒绝多交个朋友,尤其是我家老爷这样的朋友。”
“那你还真猜错了。”
齐政笑容骤然一冷,“滚回去告诉你家老爷,摆正位置,认清形势!”
说完,他将侧帘一放,张先立刻喊道:“走!”
看着马车重新启程,朱贵眼中的错愕依旧凝固不散。
他真的很难相信,自己就这么被拒绝了!
老子可是江南商会会长的管家啊!
是传达会长老爷的邀请啊!
他怎么敢拒绝会长老爷啊!
还摆正位置,认清形势!摆不正位置的是他好吧!
继续前行的马车里,周元礼也同样一脸担心地看着齐政,“齐政,你这么说,会不会,额,就是有什么不太好的影响?”
他已经在尽量斟酌着用词了,毕竟那可是江南商会的会长啊!
对江南的许多人,尤其是经商之人来说,衙门里的官老爷时不时就换,但江南商会的会长老爷,那可是一直在他们头上笼罩的天。
齐政笑着摆了摆手,“什么狗屁会长,洪成一死,他都火烧屁股坐不住了,不然他为什么跑到苏州来?他真要有底气,留在杭州等着我们过去找他呗,他有那个底气和胆量吗?”
他不屑地冷哼一声,“既想跪,想媾和,又拉不下脸,要装逼,我才不惯着他!”
周元礼虽然听不懂装逼什么意思,但能明白齐政的意思,不过他还有个更关心的问题。
“你方才说你有办法解决生丝的麻烦,是不是就是算到了江南商会头上?那你现在拒绝了他们,又当如何?”
齐政闻言轻笑,“怎么说呢,是,也不是。”
他看着周元礼,“你知道为何我们明明知道了织造局那位杨公公勾结江南商会和倭寇的诸多事迹,却没杀他吗?”
周元礼一愣,齐政笑着道:“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马车一路前行,来到了卫王府。
虽然如今卫王已经成为了苏州实际意义上的掌控者,但府衙有苏州同知蒋琰盯着,城防和周边盗贼、倭寇有苏州卫指挥使张世忠负责,他只需要坐镇自己的府邸就行了。
如今这间不算豪奢的宅院门口,堵着比以前还要多得多的马车,等着比以前更多的人。
齐政和周元礼见状只能提前下了车,步行走去。
一路上,在巷子中等着的人都看向这二位,默默地主动让开道路。
有不知情的还在疑惑这两人是谁,竟然这么嚣张地直接过去,在得到旁人的提醒后,目光之中立刻带上了几分谄媚和艳羡。
甚至有不少胆大脸厚的主动上前,拜不到卫王这尊大佛,拜拜齐公子这个传说中的护法罗汉也是好的嘛。
对于这些人,齐政面露和善的微笑,但脚下不停,手上不动,主打的就是一个态度没毛病,但半点不接茬。
周元礼跟在齐政身旁,原本小商人的自卑,在这一刻,被这一道道艳羡的目光彻底冲刷了干净。
二人来到门前,早已对齐政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值守护卫自然不可能有丝毫阻拦,亲切甚至谦卑地将齐政迎了进去。
当二人一路来到书房,卫王瞧见齐政,也十分亲切地起身,还主动给齐政倒茶,周元礼也顺带着享受了一番这个服务,这也让他愈发惶恐。
若是生丝的事情,不能解决,自己哪儿有脸啊!
齐政笑着道:“殿下,江南商会的会长来苏州了,时候差不多了,生丝的问题也该解决了。”
周元礼连忙清了清嗓子,正准备说话,卫王已经点头道:“也是,田七,去把杨进叫来。”
没过多久,穿着官服的杨进匆匆抵达。
一进屋,就光速滑跪,“老奴杨进,拜见殿下。”
齐政和周元礼都坐在一扇屏风之后,安静地听着。
卫王并没有直接叫杨进起身,就任由他这么跪着。
房间内一片死寂,只有外面的蝉鸣愈发聒噪。
死寂渐渐成了惶恐,惶恐又催生了不安,在跪伏在地的杨进头顶,凝结成了大颗大颗的汗珠。
当一滴汗珠滴落地面,卫王的声音终于缓缓响起。
“杨进,你该死。”
杨进连忙磕头不止,“老奴该死,老奴的确该死!”
身为织造局太监,他曾十分自信地以为,卫王绝不敢杀他。
但在亲眼看见了马有昌和林满的尸首之后,他彻底怂了。
同时,在宫里养出的揣摩本能让他懂得,若是卫王真要杀他,他不会有见这一面的机会。
要想不死,就必须把握住这一次关键的会面。
“就你干的那些事,哪怕你是童公公的人,本王也可以直接将你就地正法,童公公也不会多说什么。”
“是是是,老奴鬼迷心窍,多谢殿下开恩。”
“别这么急着就讨活命符。”
卫王轻哼一声,“但童公公在宫里,对本王的母妃,多有照顾,本王承他的情,所以,本王可以给你机会。”
杨进连忙磕头,“老奴该如何做,请殿下示下,老奴定当竭尽全力。”
“三日之后,本王会率苏州官吏,再度巡查织造局,尤其是库房等重地,若再出了任何纰漏,别说本王没给过你机会!”
听着卫王杀气腾腾的话,杨进几乎是瞬间便明白了过来,当即叩头,“老奴谢殿下不杀之恩,殿下放心,老奴定当竭力,不负殿下宽仁。”
“好了,下去吧。”
看着杨进千恩万谢离去的背影,卫王轻哼了一声,“你说这人,给了他四五日时间了,都不知道主动来办,还要我指点敲打。”
齐政笑着从屏风后面走出来,“他或许是能想到,但是他就那点筹码,一旦用了,万一殿下志不在此,他可就没了腾挪空间了,不如干脆赌一把,等着看殿下会不会找他。所以,难怪会让他来坐镇苏州织造局,这倒是个狠人啊!”
齐政看着卫王,笑容玩味,“如此,既能解决我们的麻烦,又能卖童公公一个面子,倒是两全其美了。”
卫王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无需如此试探我,他若只是勾结地方势力,我还能饶了他。但他通倭资敌,我若饶了他,那些无辜惨死的百姓又当如何?我的念头如何通达?得罪童公公又如何,他死定了!”
齐政肃容一拜,“殿下高义!在下佩服。”
周元礼看得一愣一愣的,懵逼地跟着一拜,同时心里在纳闷着,然后呢?
不是要解决生丝的事情吗?
怎么一个字儿没提啊?
好想问一句,但好怕他们说我蠢啊!
“你多虑了,我不亲自去见那齐政,真不是自大愚蠢。”
苏州的某处园子中,水榭之中,湖风微带凉意,解了几分暑热,江南商会的会长朱俊达叹了口气,和一个随行的商会成员开口解释道:
“如今卫王这一手釜底抽薪来得太绝,中条三郎多半在他手上,咱们更不知道他从苏州府衙和洪家弄到了多少把柄。咱们的确是不得不妥协,但这妥协,也是要讲策略的。”
他手中拿着一柄黄金如意轻轻敲着桌子,丝毫不在意会不会磕坏,“若是我们上来就是一副任打任骂的姿态,那卫王和他的人就会变本加厉,更不将我们放在眼里,保不齐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儿。”
“而且,你想想,这时候有多少人正在看着我们?等着看我们的态度。我们若是怕了,跪了,他们会怎么办?”
“这就好比一座房子,现在倒了半面墙,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尽力把这半面墙撑起来,而不是立刻把剩下的半面也推了。如果那样,整个屋子也将不存在了。”
“这个齐政,我仔细研究过情报,他的确是卫王的一个智囊。但我始终怀疑,他的身份太过低微,很可能只是被推到台前的人,用来彰显卫王的虚怀若谷,好吸纳江南的寒门才子。真正厉害的,应该是另有其人,比如沈家那个消失了多年的沈千钟。”
“可不管怎么说,他依旧是卫王当前的红人,能跟卫王说得上话,也真的有几分本事。若是能走通他的门路,这事儿咱们就有转圜的机会。今日派朱贵去,他若是聪明,自然知道接住我们递去的台阶,咱们这事儿就有解决的希望了。”
对面的人点头,“还是会长看得深远,在下佩服。”
话音刚落,朱贵的身影便匆匆出现在水榭中,将会面的情况说了。
尤其是听到齐政送的那八个字时,朱俊达还没说话,随行的人便彻底愤怒了,一拍桌子站起,“他算个什么东西,一个小商人家里的书童,是他娘的一个奴仆,也配说让会长大人摆正位置?”
但朱俊达却并未动怒,淡淡一笑,“这么说来,我反而更有信心了些。”
他看着两人,“说明这个什么齐政,真的没看懂我今日举措的深意,不是个够格的聪明人,那这样的人,反倒更容易拿捏。”
他笑着起身,负手望着眼前的湖面,嗤笑道:“原以为他真的是一个惊世之才,演了一番风云际会,自微末中崛起的故事,如今看来,果然只是被推到台前,用来邀买人心的手段。什么义子,不过就和咱们江南这些大户一样,不过是奴仆的另一种称呼罢了。”
其余二人听他这么一说,都觉得有几分道理。
朱贵问道:“老爷,那我们接下来如何行事?”
朱俊达呵呵一笑,“等,等着他们来求我们!周家手上两万石生丝,卫王想尽快出手,他们除了找我们,哪儿还有别的路子。现在就是熬鹰,看谁先坐不住了!”
“老爷英明!”
朱贵的吹捧声才刚落,门外匆匆走来一个随行护卫。
“老爷,苏州织造局杨公公求见。”
朱俊达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但还是吩咐护卫将对方请进来。
“杨公公,自去岁一别,公公风采,更胜往昔啊!”
对杨进知道自己的住处,朱俊达并不意外,笑着拱手打起了招呼。
杨进敷衍地行了一礼,落座之后,直接道:“今日前来,是有一事。”
朱俊达一听这话,心头猛地生出几分不详的预感,“公公请讲。”
“织造局先前为了配合你们打生丝的价格战,挪用了三万石生丝给你们,这事儿被卫王知道了,他三日之后要巡查织造局。还要劳烦朱会长立刻去将周家手上的两万石生丝和沈家手上的一万石生丝买了。”
朱俊达闻言如遭雷击,竟然还有这事儿?!
洪成,我干你娘!
事实上,洪成若是真的在天有灵,他也叫苦,他们就挪了两万两千石,哪有三万石啊!
朱俊达皱着眉头,开始跟杨进扯皮,“杨公公,这事儿恐怕不好办吧?”
但杨进如今刀架在脖子上,哪儿有心思听他说这些,甚至连绕圈子的耐心都没有。
“咱们都是合作多年的人了,客套话我也不想多说。如今这局势,三天之内,这事儿办不了,我就得死!”
“我这个人,对朋友仗义,三万石说挪也就挪了。但是朋友若是对我不仗义,我死的时候,拖几个人下水还是办得到的!”
“这三万石生丝,就劳烦朱会长和江南商会尽快办好。”
“我有一句话送给朱会长,认清形势,摆正态度!”
(本章完)